-
言语参数测量在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指标评估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嗓音障碍的有效性,分析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方法:采用言语主观功能评估将29例言语障碍患者分为重度言语障碍组(19例)和轻度言语障碍组(10例),用计算机言语测量仪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范围、平均强度、共振峰、下颌距和舌距的异常发生比率及其均值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的MPT和MCA值均存在异常,且重度组患者的MPT值[(4.37±3.89)s]明显短于轻度组[(8.22±4.03)s],MCA值[(3.39±3.77)s]亦明显弱于轻度组[(8.56±3.24)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组在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F2(i)以及舌距指标中存在异常情况的比率为73.68%、63.16%、73.68%和78.95%,明显高于轻度组(30.00%、30.00%、30.00%和40.0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言语参数测量可以有效评估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出现言语呼吸功能受损的现象非常普遍,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的汉语听力康复训练系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开发一套符合汉语特点的听力康复训练网络系统,以克服听力残障患者人工康复训练的缺点,与国际听力研究接轨.方法 利用Dreamweaver CS6、ASP、Access2010等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充分考虑汉语语音学特点和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开发系统.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注册、留言板、5个听力康复模块(字词长短、单词声调、元音辨别、辅音辨别、整句辨别),每个模块包括练习、测试、训练三部分,每一部分均可以保存及查看成绩.结果 通过本平台使听力康复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可以查询自己的历史成绩,以便于对比分析训练效果,并且可以在线留言与医学专家或病友进行交流讨论.结论 本系统可以提高患者言语交流能力,促进我国听力康复训练的信息化、科学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艺术嗓音医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艺术嗓音医学是嗓音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除了对歌唱表演人才的科学选拔、科学训练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之外,还有研究歌唱发声的生理、声学、心理特征和嗓音病理以及防治嗓音疾病的功能.它以医学耳鼻咽喉科临床为基础,与医学中的基础、临床各科关系密切,还与声乐学、戏曲学、戏剧学、言语学、语音学、心理学、教育学、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有着广泛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惠州地区客家话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编制的初步工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根据言语测听及客家话语音学的要求,编制惠州地区客家话言语测听材料中的双音节词表.方法 根据广东客家话分区,以梅惠小片为主,参照文献、词典及地方志,选取当地客家话双音节词,制定双音节词表;并选取26例听力正常志愿者进行言语测听,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检验.结果 编制出5张客家话双音节词表,每表40个词,所有表格均体现平衡、高频、普适的特点.26例受试者该言语测听词表1~5均有较高的复述正确率,分别为94.13%±3.31%、95.30%±3.49%、93.94%±4.65%、94.04%±3.68%、91.92%±4.38%,各词表间均呈强相关(F=2.492,P<0.05),但5张词表间尤其是表2和表5之间缺乏等价性.结论 初步编制出5张客家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适合惠州地区客家人群应用,但等价性尚不理想,仍需进一步调整、修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听障学生和健听学生鼻韵母声学及运动学的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通过分析听障学生和健听学生普通话鼻韵母的声学和运动学数据,探讨其发音数据差异及不同发音特征间的关系.利用三维电磁发音仪采集14名听障学生和10名健听学生的鼻韵母发音数据,排除其中4名发音错误率较高的听障学生的数据不予分析,然后采用语音学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分别提取鼻韵母的声学数据和运动学数据,对试验数据作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健听学生相比,听障学生的第一共振峰频率(F1)、第二共振峰频率(F2)、舌位以及声学—运动学关系在不同音值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听障学生/en/和/eng/所得垂直运动数据—F1关系与健听学生相同.本文研究结论或可为听障患者康复训练提供指导依据,帮助听障患者提高发音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垂直距离变化对语音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PRAAT语音学软件(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PRAAT)研究垂直距离与语音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音时垂直距离变化可导致的口内环境代偿性变化,例如舌、软腭.方法:利用垫对20例在校合唱团大学生进行垂直距离的加高2-2.5mm、3-3.5mm、4.5-5mm,分别通过PRAAT软件进行语音测试,进行前后对照.结果:利用PRAAT对受试者垂直距离加高前后发元音/a//i//u/进行共振峰分析,发现/a/受影响变化较少,F1值升高提示舌位降低,开口度加大;发/i//u/音时F2值下降提示舌位后移,发/i/音时F3值下降提示软腭位置下移,发/u/音时F2值下降提示舌位后移,F3值上升提示软腭位置抬高.结论:利用PRAAT对垂直距离增高的患者进行语音分析是可行有效的,垂直距离增高后导致患者下颌位置变化,声道伸长,舌位后移,导致发音产生质量上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耳蜗使用者音乐音调感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工耳蜗使用者有较好的言语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感知仍存在缺陷.音调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由基频决定,音调感知的优劣直接影响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声调识别能力.本文就音调感知的机制以及人工耳蜗使用者音调感知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患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言语康复训练对腭裂术后患儿语音学变化、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言语康复训练对腭裂术后患儿语音学变化、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腭裂术后进行规律言语康复训练的患儿,观察患儿嗓音声学特点参数,基频F0、Jitter、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且进行幼儿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及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PedsQL)评估.结果 康复训练前后F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Jitter、shimmer、NNE均小于康复训练前,HNR大于康复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训练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均低于康复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训练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角色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康复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言语康复训练有助于腭裂术后患儿嗓音恢复正常,并且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应积极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家长在言语训练中的常见误区
编辑人员丨2023/8/5
言语治疗是一门需要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康复学、语音学和听力学等相关知识的学科,随着科技进步和科研的需要,还需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统计学知识,理论知识的内容涵盖广泛,需要融会贯通交叉知识.这个专业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实践应用.每个人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不同,与遗传、学习能力、家庭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治疗过程需要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要遵循发展规律也要灵活应用,适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是通过我们的实践及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中,发现不少家长有常见的误区,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帕金森患者构音障碍的语音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帕金森患者构音障碍的语音特征.方法 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征募帕金森疾病(PD)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征募正常健康人2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语音学测试;使用矩阵实验室(MATLAB)提取音频参数.结果 试验组男性患者与对照组平均基频(mean f0)、最大基频(max f0)、抖动频率(jitter)、信噪比(hnr)和持续发音时间(duratio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女性患者与对照组结束基频(end f0)和duratio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语音变化对早期识别PD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