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PICU和NICU临床医生的道德困境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量化NICU和PICU临床医生的道德困境,并确认相关因素。设计:对在NICU或PICU中工作的临床医生进行全国性横断面调查。采用道德困境量表修订版(Moral Distress Scale-Revised,MDS-R)和自我评定法评价道德困境程度。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子量表评定去人格化。受访者报告参加6项可能有助于缓解一线员工道德困境的医院支持活动中每一项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受试者特征比较预后,通过分层线性回归评估个体、ICU、医院和地区的影响。场所:入组ICUs为加拿大的PICUs和三级NICUs。对象:入组受访者已在参与研究的ICUs内工作3个月以上。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从31家医院中确定了54个符合纳入标准的ICUs。49个(91%)加拿大NICUs和PICUs提供了2 852份完整回复,应答率为45.2%。多数受访者为护士(64.9%)或来自NICU(66.5%)。中位MDS-R评分为79(52,113)分,997例(34.2%)的受访者MDS-R得分≥100分,234例(8.3%)受访者强烈认同工作引起的严重道德困境。护士的中位MDS-R评分为85(57,121)分,比内科医生高19分,比呼吸治疗师高8分( P<0.001)。ICU工作年限<1年者MDS-R评分为53(35,79)分,工作30年以上者MDS-R评分升至83(54,120)分( P<0.001);22.5%的受访者报告高度去人格化,这与道德困境有关( P<0.001)。MDS-R评分的变异性个体因素占92%,医院因素占5%,ICU影响占1%。参与可能有缓解作用的医院支持活动的频率对MDS-R平均值影响很小(<10分)。 结论:道德困境常见于儿童ICUs临床医生。解决道德困境需要针对高危群体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江苏省2006-2021年老年人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2006-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EUF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江苏省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诊EUFI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06-2021年江苏省哨点监测医院中EUFI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始终居老年人非故意伤害发生原因的首位,EUFI病例在老年人非故意伤害病例总数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1.4。EUFI病例发生的高峰时间段为8:00~10:00(32.7%),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63.6%);2006-2014年伤害发生时活动前3位为休闲活动(62.1%)、家务/学习(23.1%)和工作(5.2%);2015-2021年伤害发生时活动前3位为休闲活动(41.7%)、家务/学习(22.6%)和步行(20.5%);伤害的性质主要为骨折(39.9%);受伤部位主要为下肢(32.5%);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60.3%)为主,主要结局为处理后离院(7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外省/外籍、冬季、公共居住场所、家务/学习和休闲活动是江苏省EUFI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职业为家政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是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跌倒/坠落伤害是江苏省老年人非故意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高龄女性是非故意伤害的高危人群,EUFI干预应根据其分布特征采取相应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基于CiteSpace的急诊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我国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8—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急诊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V软件生成可视化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11篇文献。2008—2020年急诊护理工作场所暴力文献的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文量占比38.55%(197/511)。高被引期刊主要来自护理领域, 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的被引频次为175次。高频关键词为"workplace violence""emergency department""nurse"等,突现词为"workplace""abuse""population"等。 结论:为促进我国急诊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发展,未来研究人员应加强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关注权威期刊的研究成果。同时应完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的策略,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上海市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高职护生30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和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对这308名实习期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为(64.93±12.83),隐性缺勤总分为(15.91±4.40),情绪智力总分为(80.57±15.52),社会资本总分为(32.38±6.33),心理资本总分为(95.47±18.63)。职业认同总分与隐性缺勤总分呈负相关( r=-0.282, P<0.01),与情绪智力总分呈正相关( r=0.712, P<0.01),与社会资本总分呈正相关( r=0.659, P<0.01),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 r=0.681,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均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这3个因素都进入了职业认同的回归方程。 结论: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是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2017至2020年莘县接尘企业粉尘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莘县接尘企业工作场所接触粉尘浓度现状,评估接尘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为制定接尘企业职业防护规范及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收集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至2020年对89家接尘企业各接尘岗位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度、粉尘种类和企业规模接尘企业的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结果:2017至2020年共监测接尘企业89家,采集粉尘样品2 132份,合格样品1 818份,总合格率为85.3%。2017至2020年各年度粉尘检测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为78.7%(447/568)、84.1%(471/560)、88.6%(418/472)和90.6%(48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6.27, P=0.003);矽尘(66.1%,41/62)、谷物粉尘(86.7%,1 549/1 786)、棉尘(84.1%,106/126)和木粉尘(77.2%,122/158)4种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9.66, P=0.002);大、中型企业粉尘样品检测合格率(95.1%,1 194/1 256)明显高于小型企业(71.2%,62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584.40, P=0.001)。 结论:莘县接尘企业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型企业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较低,矽尘职业危害依然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某医院病理科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某医院病理科医技人员接触二甲苯、甲醛情况及防护现状,为预防职业病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选择江西省某三甲医院病理科作业场所和52名医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病理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布、工程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等情况,并对工作场所甲醛、二甲苯及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苯和甲醛的检出率为82.1%(23/28),各作业点二甲苯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个取材岗的甲醛检测结果超标,超标率为14.3%(2/14),各侧局部吸风装置及通风柜控制风速均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应加强医院病理科对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预防医技人员职业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以下简称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为遭受医暴的医务人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我国16个省份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医暴、离职倾向、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量表的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中介效应分析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探索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结果:共纳入1 090名医务人员,其中遭受过医暴者600人(55.0%)。医暴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 r= 0.27, P<0.05)。经中介效应分析,医暴对心理脱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β =-0.82, P<0.05),心理脱离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β =-0.31, P<0.05),心理脱离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25(17.39%)。经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医暴与职业使命感交互项( β =-0.41, P<0.05)以及心理脱离与职业使命感交互项( β = 0.17, P <0.05)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水平有调节作用。 结论:医暴是影响医务人员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心理脱离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使命感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以及心理脱离与离职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实施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对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以下简称GBZ 159)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为下一步标准修订提供技术依据。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用人单位、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和高校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并运用归纳法提炼内容主题和相关建议。GBZ 159部分技术指标已与现在的职业卫生实际工作不相适应,亟需修订完善。修订后的GBZ 159应符合我国工业发展和职业卫生检测设备发展现状,完善采样质控等相关技术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智慧化ICU病房建设:未来是否可及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ICU是重症患者接受全方位诊疗的关键场所。然而目前ICU工作强度高、诊疗难度大、人文环境差等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快ICU改革步伐。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化ICU病房将势在必行。现代ICU环境数据丰富,在常规治疗中即可收集大量患者数据,因而使其成为可以部署智慧化数字平台的理想场所,监测系统、电子病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开发更准确的预测模型、更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更个性化的诊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设计及布局良好的ICU病房将大大提升患者的入住感受,以及增加医护的职业幸福感与归属感。因此,智慧化ICU病房的建立是重症医学进入到快车道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必将对ICU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某制冷设备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调查某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电焊岗位噪声和紫外辐射的分布及强度,了解焊接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该类型岗位的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某制冷成套设备生产企业的压力容器车间和机组总装车间中电焊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576人。对其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测量,对测量数据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压力容器车间个体8 h等效声级(L EX,8h)超标率为82.2%(37/45),与机组总装车间比较,压力容器车间焊接工人的个体L EX,8h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43, P<0.05);压力容器车间和机组总装车间焊接作业人员罩内眼部有效辐照度超标率分别为33.3%(4/12)、25.0%(3/12),罩内面部紫外辐射测量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与机组总装车间工人比较,压力容器车间工人噪声聋检出率1.5%(5/336)和听力损失者检出率20.5%(69/33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压力容器车间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趋势=22.42, P<0.01);与机组总装车间比较,压力容器车间工人晶体浑浊、角膜云翳、听力损失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9.45、14.80、55.99, P<0.01)。 结论:焊接岗位工人接触噪声和紫外辐射危害容易被忽视,企业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综合保障措施,保护电焊人群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