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属医院医生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属医院医生创新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公立医院创新能力,促进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0—11月,以22家北京市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分层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其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创新氛围的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 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北京市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 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 906份,有效回收率为87.51%。1 906名北京市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创新行为得分为(4.00±0.70)分,创新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85±0.74)分,创新氛围得分为(3.98±0.6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科室类型、创新自我效能感水平、创新氛围水平的医师创新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创新自我效能感得分、创新氛围得分及其二级维度的激励机制、团队协力、资源保障维度对创新行为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北京市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的创新积极性较高,但创新行为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公立医院应当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强化资源保障,鼓励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同时,全力保障继续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执业(助理)医师进修、深造及职称晋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公立医院医生职称晋升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背景下,了解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对职称晋升的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改革我国公立医院医生职称制度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托医疗联合体平台对全国39家医院的2 156位在职医生开展调查,了解其职称晋升满意度现状。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医生职称晋升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2 156位医生对职称晋升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得分为(3.17±0.84)分,满意率为32.88%(709/2 156),其中晋升比例得分最低(2.90±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具有教学职称、医院级别及所在地对医生职称晋升标准满意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级职称满意度评价得分最低。 结论:医生对职称晋升的总体满意率不高,应完善分层分类的晋升标准、探索相对独立的晋升系列、合理调整晋升比例,加强医生队伍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为促进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一、二、三级医院共18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256名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人员,使用自行编制的“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工作压力调查表”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并调查压力来源及期望的减压对策。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6份。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得分7.5(6.0,9.0)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安宁疗护工作年限≥5年者工作压力水平更高( OR=3.78、2.04, P=0.007、0.039),月收入>10 000元者工作压力水平更低( OR=0.34, P=0.005)。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来源的前3位分别是患者离世(88.3%,226/256)、个人收入低(78.1%,200/256)及职称晋升难(67.2%,172/256),期望的减压途径前3位分别为增加经济收入(88.3%,226/256)、优化绩效考核目标(78.1%,200/256)及优化职称晋升机制(66.0%,169/256)。 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其工作压力源广泛,年龄、月收入水平、安宁疗护工作年限是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提高薪资待遇,优化绩效考核目标及职称晋升机制是安宁疗护医护最期望的减轻工作压力的解决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立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积累经验的目标,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14年起开展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情况,包括明确专科医师内涵和培训目标、完善专科设置,建立健全准入和考核体系、做好政策衔接等。在培训试行中,以"稳中求进、分步实施"为指导思想,以需求和胜任力为导向,注重顶层设计,制定了与职称晋升和学位有序衔接的政策,实现"住专一体化"管理。截至2019年底,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共设有48个专科,明确了培训标准、考核方案、基地标准和基地容量计算方案,实现"四考合一",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现状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提高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6月选取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1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成长型思维评估量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中国大五人格简版和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对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7份。男46名,女261名;年龄20 ~ 50岁。护士成长型思维评估量表得分(108.89 ± 29.32)分,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得分为10.0(0.0,20.0)分,中国大五人格简版得分为(162.37 ± 43.82)分,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得分为(55.84 ± 15.12)分。最高学历( B = 0.028, P = 0.040)、职称( B = 0.033, P = 0.032)、家庭经济支持( B = 0.025, P = 0.048)、中国大五人格( B = 0.039, P = 0.037)、团队心理安全气氛( B = 0.600, P<0.001)以及心理适应能力( B = 0.313, P<0.001)对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有显著影响。 结论: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的学历、职称、家庭经济支持、人格特征、团队心理安全气氛和心理适应能力是其显著影响因素。医院、社会及卫生教育系统等可结合影响因素,为护士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重点关注护士学历水平的提高和职称的晋升,培养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护士成长型思维能力,提升护理服务团队的整体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医院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院青年医师科研需求,探讨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的数据、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一线科室等方式,对医院青年医师科研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青年医师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原因和障碍是职称晋升和临床工作繁忙,以及青年医师科研需求量大。结论:结合青年医师的实际需求,提出完善政策引导、院级基金支持、搭建科研技术平台和加强交流培训的对策,促进医院青年医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三甲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设置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9%。结果:共313所三级医院开设了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在313个造口专科护理门诊中,86.58%(271/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方式为护士独立出诊;造口门诊开设年限为(6.27±4.08)年;每周开诊时间为(5.30±3.93)个半天;月门诊量平均为100人次,最少4人次,最多3 000人次。岗位管理方面,50.48%(158/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岗位类型为兼职;管理者学历多为本科(74.44%,233/313);管理者职称多为主管护师(48.24%,151/313);38.98%(122/313)的医院具有晋级制度;36.74%(115/313)的医院具有绩效管理制度。环境布局、设施设备、物品管理和专科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无统一标准。结论: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差异性较大,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置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专职护士岗位,保障出诊护士的培训、晋升和绩效奖励,充分激励造口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职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问题与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远程医疗服务人员的实际与期望激励和关键问题,为优化远程医疗激励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10—11月对福建、海南、河南、湖南、贵州、四川、青海7省的1 084名远程医疗服务人员问卷调查数据和2020年1月对河南省6家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资料为研究样本,分析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定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定性资料整理成文本资料后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在费用补贴、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方面实际激励与期望激励差距最大,其中初级、副高级、正高级人员的差距分别为18.65、28.26、29.28个百分点。医院对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程度不足,缺乏差异化和多样性的人员激励方式,激励策略落实不到位。结论:建议强化激励需求分析,打破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策略的同质化瓶颈;加强医院内部远程医疗服务政策宣传和激励策略落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审制度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主导着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同时也是激发教师创新能力的关键机制。本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21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文件,对评审条件中的基本要求、教学授课、学生指导、教学竞赛、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破格晋升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和管理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发展现状及儿科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科研管理实际情况,提出管理过程的建议。方法:汇总儿科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科研管理的方法策略。结果:儿科的发展面临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和人才短缺等问题。结论:建议通过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考核激励体系,构建儿科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提升儿科科研水平,获得薪酬待遇、人才引进与培养、职称晋升及科研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助力儿科学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