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苔脱落细胞理化指标与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舌苔脱落细胞理化指标与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慢性胃炎患者148例,经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36例、肝胃不和证39例、胃阴不足证32例、脾胃湿热证41例,分别入组相应的中医证型组;再选择无寒热虚实证候的5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高倍镜下观察各组受试者舌苔脱落细胞,分别行表、中、底层细胞计数,并计算成熟指数(maturity index, MI)及成熟价值(mature value, MV),检测舌苔脱落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s, ACP)、LDH、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及巯基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舌苔脱落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舌苔脱落细胞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中层细胞百分比[(26.47±3.94)%、(22.32±5.41)%、(31.47±3.28)%、(35.62±3.96)%比(14.85±4.03)%]升高( P<0.05),表层细胞百分比[(73.53±6.47)%、(77.68±5.38)%、(68.53±4.20)%、(64.38±4.39)%比(85.15±5.33)%]降低( P<0.05),MV值[(83.52±3.10)%、(87.64±2.95)%、(79.38±3.21)%、(75.63±2.83)%比(92.61±3.74)%]降低( 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受试者舌苔脱落细胞中ACP、LDH、SDH、巯基均降低( P<0.05),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ACP、LDH、SDH、巯基均升高( P<0.05);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G1期细胞百分降低( P<0.05),S期细胞百分升高( 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ACP、LDH、SDH、巯基均有相关性( r值分别为0.608、0.712、0.704、0.631, P值均<0.05)。 结论: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可出现不同的舌苔脱落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差异较大且细胞生化指标水平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马惠兰分型辨治大肠癌术后腹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马惠兰教授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术后腹泻虽病位在肠,但大肠传导功能有赖于脾胃的正常运行,治疗时应以健运脾胃为主。临床常分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肝脾不和3个证型,以加味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温岭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胃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69.57%)(χ 2=8.731, P<0.05)。两组治疗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和嗳气反酸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和嗳气反酸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t=11.068、22.320、15.073、14.369,均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MLT)和瘦素(LE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LT和L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R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022、15.884、16.536,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3.91%)(χ 2=7.256,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胃动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调神理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情绪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合并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5月-2019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76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常规组施以常规针刺,调神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配合调神法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8 d。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 NDI)、中医证候积分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HAMD-24)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调神组总有效率为94.6% (35/37)、常规组为75.0%(2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25, P=0.011)。调神组NDI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 t=3.038, P=0.003),生活质量中干扰领域、控制领域、食物饮料领域及睡眠打扰领域评分高于常规组( t值分别为3.096、2.460、2.225、2.732, 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 t=3.241, P=0.002);HAMD-24评分低于常规组( t=2.767, P=0.007)。 结论: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提高肝胃不和型FD合并抑郁情绪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对被症状干扰、控制、食物饮料及睡眠打扰领域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和胃固妊汤联合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对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和胃固妊汤联合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对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3例,均行常规西医治疗及和胃安胎膏神阙穴外敷,联合组加用和胃固妊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尿酮体、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10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治疗3 d后、治疗10 d后尿酮体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3 d后、治疗10 d后尿酮体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和胃安胎膏神阙穴外敷的基础上,联合和胃固妊汤能够促进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张晓琳教授运用培土荣木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介绍了张晓琳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张晓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木气失荣、肝郁乘脾是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培土荣木法治疗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养血柔肝、调达肝木的作用,选用柴芍六君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和法"治疗胃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中医"和法"联合针刺治疗胃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miR-223、miR-181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8月于我院行胃癌手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炎症因子、miR-223、miR-181a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223、miR-181a与炎症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miR-223、miR-181a对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miR-223水平低于对照组,miR-181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miR-223水平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01),血清miR-181a水平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01).miR-223为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84,P<0.001),miR-181a为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68,P<0.001)miR-223、miR-181a及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837、0.811、0.934,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7.168、9.376,P<0.001).结论 中医"和法"联合针刺能提高胃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改善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miR-223水平,提高miR-181a水平,血清miR-223、miR-181a均是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脑-肠互动观点探讨解郁复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解郁复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海安市中医院门诊66例慢性FD(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应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应用解郁复胃散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募集2组治疗后志愿者(对照组为14例,治疗组为13例)接受门诊胃镜检查并获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及GAS、MTL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两胁串通、胃脘痞满、上腹不适、嗳气、烧心反酸、急躁易怒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5-HT、SP水平下降,MTL、GAS水平升高,且治疗组血清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2组病理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治疗组的GAS、MTL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解郁复胃散对肝胃不和型FD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脑-肠互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型及其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通过病症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等证型.FD动物模型的构建依据证型特定的发病机制来模拟人体症状,检测指标常采用行为学、胃肠动力学及相关蛋白水平等评估模型与FD患者的相似度.符合病症的动物模型是开展药效研究和药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FD中医证型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指标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完善和优化动物模型,为后续的药物研究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