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内风"论治莫旺综合征的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莫旺综合征是症状复杂的临床罕见病,多以肢体震颤、肌肉抽搐、痉挛性疼痛或无力、大量出汗、严重便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为主要症状.宋恩峰教授认为莫旺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可诊断为"颤证""不寐""便秘""汗证"等中医病名.该病本虚标实,五脏功能虚损为本,内风见症为标.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临床证型可分为阴虚生风、津亏生风、痰热动风、瘀血络阻生风、心肾不交生风等5 种证型.该病主要病位在肝、肾,与脾、心、肺相关.治疗上以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佐以滋阴增液、生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交通心肾等药物.临床四诊合参,标本兼治,收获良效.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抽动障碍病机复杂,调整五脏务求实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多发性短促、刻板的运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其发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会交往与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主要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及药物干预等.对于本病的中医病机,当代学者或认为风痰胶结、肝风扰动,或认为五脏失调、神失所主.因该病症状表现复杂,可导致学习障碍或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治疗当重视核心病机、具体症状及临床表现等,分清脏腑虚实,调整五脏,益智宁神.同时,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发挥中医内外治各种优势疗法,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气运痰消动自制"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抽动障碍(TD)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形式,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的多发性肌肉抽动与暴发性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征,属"肝风""慢惊风""瘈疭"等范畴.马丙祥教授认为气机逆乱则内风窜行引发抽动,风痰鼓动阻遏咽喉则发声频作,内陷蒙蔽心窍则秽语不识人,经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提出"气运痰消动自制"的见解,指出在TS治疗方面应结合儿童"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以"畅肺气、和肝脾、清心窍、壮精气"为主要治疗手段,梳理气机以除痰熄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石寿棠论治产后病学术思想钩玄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晚清名医石寿棠取法伤寒、温病之说,并以所创"燥湿辨证"法论治产后疾病.石寿棠认为产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血亏虚生燥,治法当和血导瘀,适以养血滋阴.产后病用药需辨患者体质之阴阳与药物之润燥,慎用辛温之品,重视开阖之机.石寿棠提出产后痉病为血不养肝,肝风内动所致,宜治以温润、甘润,生化汤并非人人皆宜;产后癫狂为败血冲心所致,治疗当辨明轻重缓急,急者用热童便,轻者实证用生化汤,重者实证用回生丹;产后温病为感受温邪,邪入血室所致,治法当顾定气血为主,兼顾少阳,虽不可轻用汗下,若辨证准确,必要时亦可用之.石寿棠将"燥湿辨证"贯穿产后病诊治的始终,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辨证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学习王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遣方用药思路,从理论溯源、理论依据、具体应用、病案举隅四方面分析王师调和肝脾治法的精髓.[结果]儿童抽动障碍的病机以"肝旺脾虚"为主,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脾胃不和,甚至脾胃虚弱,肌肉失养,故在治疗过程中,以调和肝脾为总体思路.王师强调,运用此法治疗抽动障碍,需灵活运用疏肝、柔肝、健脾、舒筋、消积化滞等方法调和肝脾,常选用天麻钩藤饮、二陈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方剂进行治疗.文中医案,王师辨为肝旺脾虚证,治以调和肝脾,方拟调和止动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王师临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以调和肝脾为切入点,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证候群的不同,灵活遣方,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重构本草——柴胡
编辑人员丨2024/7/6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柴胡:功效主要为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症靶为发热、焦虑抑郁、口苦、胸胁不适、闭经、月经不调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抑郁、解热、保肝、抗癌、免疫调节、抗癫痫等作用.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药典规定剂量3~10g,现代临床使用剂量为3~60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柴胡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从肝寒理论探讨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偏头痛以一侧或两侧头部交替疼痛为主,易反复发作,属中医"头痛"范畴,病机复杂,以内伤头痛为主.内伤头痛多责之于肝,临床辨证不仅要注重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基本病机,还应兼顾肝寒,注重温补肝阳、散寒止痛.肝寒头痛以头部两侧及巅顶疼痛为主,常伴胁肋胀满、少腹冷痛、胸闷太息等肝气郁滞的症状,以及呃逆呕吐、腹胀便溏、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的表现.肝寒头痛的辨证论治包括:①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伴干呕、吐涎沫、畏寒喜暖、手足逆冷等,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②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以头痛、口干渴、纳呆、自觉气上撞心、便溏等为主,予乌梅丸加减治疗.③肝血亏虚、寒凝血瘀.以头痛、手足厥冷、少腹冷痛、脉沉细涩等多见,予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并结合临床病案对基于肝寒理论治疗偏头痛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李新民教授辨治小儿痫病思路与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介绍与总结李新民教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的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小儿痫病患者的初诊和随诊病历资料,并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小儿痫病临床研究,从几个方面总结分析李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的经验,另附一则医案例证.[结果]李师以痰浊内伏为该病基本始动因素,痰气逆乱为核心病机,结合小儿特性,发挥中医特色,以枢为核心,治以豁痰顺气,辅以和解少阳枢机,复脾胃升降之运,双管齐下,使小儿全身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从而改善癫痫患儿病情,减少发作频次.李师还注重个体化治疗,审证求因,根据不同发作类型加减药物.同时强调动态辨证,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遣方用药,在癫痫的治疗和预防上取得良好效果.所附验案首诊属少阳枢机不利、肝风夹痰证,治以疏利少阳、平肝熄风,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合涤痰汤加减,随后予泻青丸清肝经郁热获效.[结论]李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临床疗效肯定,丰富了小儿痫病的辨治体系,值得学习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连建伟息风法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连建伟教授系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亦是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师从岳美中、王绵之等中医名家.连师行医诊病50余年,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累积了不少验方,治疗风邪上扰病证,颇有心得,常以古方论治.风邪分为外邪侵犯之外风及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内风.连师"息风法"主要治疗内风类病证,其息风验方由息风药对、主体方剂、化裁方法三部分组成,可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浅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张风梅运用目劄方治疗小儿目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劄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小儿,以双眼胞睑频频不自主眨动为主要症状,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易引起脾虚夹积,肝风内动,气血不能上濡目珠而成目劄,通过调理肝脾,恢复脏腑正常功能,可改善患者目劄症状.张风梅在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目劄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认为小儿目劄多由于饮食不知自节损伤脾胃,食积化热生风所致,其病机为脾虚肝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目劄方,以健脾消积、平肝熄风为治疗原则,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本文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