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HMGB1、IL-34、ANGPTL4水平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34(IL-34)、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9 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体检健康者9 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MGB1、IL-34、ANGPTL4水平.对比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HMGB1、IL-34、ANGPTL4水平,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评价血清HMGB1、IL-34、ANGPTL4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MGB1、IL-34、ANGPT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低于存活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 HE 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及HMGB1、IL-34、ANGPTL4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APACHE Ⅱ 评分、MLIS 及 HMGB1、IL-34、ANGPTL4 水平均为 ARDS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PaO2/FiO2、APACHE Ⅱ 评分、MLIS 及 HMGB1、IL-34、ANGPTL4 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99、0.808、0.844、0.772、0.822,各预后影响因素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MGB1、IL-34、ANGPTL4水平联合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AUC为0.915(95%CI:0.841~0.962),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AUC.结论 ARDS患者血清H MGB1、IL-3 4、ANGPTL4水平联合检测对其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潍坊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HE Ⅱ)评分、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Marsh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0、15.941、14.724、19.19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3、-14.982、18.553,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风险患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临床特征和预后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比较。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ECMO治疗的24例流感肺炎患者和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于北京、河北等5家定点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12例新冠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和ECMO治疗相关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描述和比较,所有连续变量均以 M( P25, P75)描述。 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为77(66,79)岁,高于流感肺炎患者[46(32,62)岁], P<0.05;急性肺损伤评分和建立ECMO前的呼吸ECMO存活预测量表评分分别为3.3(3.0,3.5)和1(0,2)分,均低于流感肺炎患者[分别为3.8(3.5,4.0)分和4(2,6)分]( P值均<0.05)。接受ECMO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栓并发症、出血并发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4、10和5例,发生率均高于流感肺炎患者[分别为1、9和2例], P值均<0.05。新冠肺炎患者ICU住院时间 M( P25, P75)为31(28,75) d,长于流感肺炎患者[27(18,39) d], P<0.05。新冠肺炎和流感肺炎患者ECMO成功撤离例数分别为6和14例,ICU病死例数分别为8和11例,撤离及病死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与流感肺炎患者相比,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ECMO相关并发症较多且ICU住院时间较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损伤预测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0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升陷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吸入氧浓度(FiO 2)、PaO 2、PaCO 2,计算氧合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LIP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采用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患者EVLWI和心脏指数(CI),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 2[(37.15±5.42)mmHg比(38.24±3.24)mmHg, t=2.03]低于对照组( P<0.05);氧合指数[(292.34±78.91)比(236.54±70.58), t=5.27]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hs-CRP[(35.21±6.73)mg/L比(48.97±8.52)mg/L, t=12.67]、IL-6[(40.57±8.51)ng/L比(47.61±9.97)ng/L, t=5.37]、PCT[(0.75±0.21)μg/L比(1.14±0.38)μg/L, t=8.9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APACHE Ⅱ[(11.14±0.54)分比(14.67±0.89)分, t=33.91]、LIPS[(2.21±0.73)分比(4.59±0.88)分, t=20.82]、EVLWI[(6.19±0.42)ml/kg比(8.24±0.78)ml/kg, t=23.14]低于对照组( P<0.01);CI[(4.49±1.27)L/(min·m 2)比(3.61±0.88)L/(min·m 2), t=5.70]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t值分别为3.66、5.74, P<0.01)。 结论:升陷汤加味可降低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EVLWI、LIPS评分,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猪自由场初级肺爆震伤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自由场初级肺爆震伤(PBLI)模型猪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动脉血气指标在预测中重度PBL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长白猪9只,构建自由场PBLI猪模型,于爆炸前15 min(伤前)和爆炸后(伤后)10、30、60、120及180 min取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指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比较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和SpO 2水平的差异;观察肺组织大体损伤评分与病理损伤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各血气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随时间延长,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 2)、SpO 2均较伤前降低,血乳酸(Lac)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较伤前升高。与伤前比较,伤后10 min血中pH值即明显下降(7.39±0.06比7.46±0.02, P<0.05),Lac即明显升高(mmol/L:3.61±2.89比1.10±0.28, P<0.05),持续到伤后180 min〔pH值:7.37±0.07比7.46±0.02,Lac(mmol/L):2.40±0.79比1.10±0.28,均 P<0.05〕;而伤后180 min PaO 2、SpO 2明显下降〔PaO 2(mmHg,1 mmHg=0.133 kPa):59.40±10.94比74.81±9.39, P<0.05;SpO 2:0.75±0.11比0.89±0.08, P<0.05〕,PaCO 2明显升高(mmHg:56.17±5.38比48.42±4.93,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爆震伤动物大体损伤评分与病理损伤评分呈正相关( r=0.866, P=0.005);PaO 2与SpO 2呈正相关( r=0.703, P=0.000);pH值与Lac呈负相关( r=-0.400, P=0.006);pH值与PaCO 2呈负相关( r=-0.844, P=0.000)。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型哺乳动物自由场PBLI模型,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PBLI的早期诊断,SpO 2是否可用于评价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儿并发症风险调查及其与PEWS、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其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9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记录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EWS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并发症的关系,并通过多元逐步Cox回归模型建立并发症风险的预测模型。结果:98例患儿中,36例发生VILI并发症,其中肺不张15例,纵隔气肿13例,皮下气肿8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73%。多元逐步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呼气末正压下降,潮气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PEWS升高是影响并发症的独立因素( P值均<0.05)。判断并发症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C-index为0.83。 结论:A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后VILI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风险与PEWS、潮气量及IL-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将PEWS、潮气量及IL-8作为变量建立预测模型,有助于判断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IPS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和氧合指数预测ARDS发生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使用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构建及验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模型。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73例)和验证集(71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各种病因(休克、脓毒症、颅脑损伤、肺挫伤、多发性创伤、误吸、肺炎、急腹症、低蛋白血症、酸中毒、大手术等)、基础疾病史(糖尿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入ICU后24 h内LIPS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PaO 2/FiO 2等。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将 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RD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到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评分,构建ARDS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对建立的ARDS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对危重患者发生ARDS的预测符合度并计算验证集的AUC,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发生ARDS的预测效能。 结果:训练集共纳入患者173例,其中未发生ARDS患者121例,发生ARDS患者52例;急腹症77例、脓毒症64例、休克60例、酸中毒51例、低蛋白血症40例、糖尿病37例、颅脑损伤34例、肝功能异常34例、多发性创伤28例、恶性肿瘤23例、脊柱矫形手术23例、肥胖17例、肺炎12例、肺挫伤11例、慢性肾病7例、化疗6例、误吸2例。发生ARDS组的性别、休克、脓毒症、急腹症、酸中毒、肝功能异常、肺挫伤、肺炎、误吸的比例以及年龄、LIP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发生ARDS组(均 P<0.05),PaO 2/FiO 2显著低于非ARDS组(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PS评分、APACHEⅡ评分、PaO 2/FiO 2是ICU中具有ARDS高风险因素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 OR)分别为1.768〔95%可信区间(95% CI)为1.380~2.266〕、1.242(95% CI为1.089~1.417)、0.985(95% CI为0.978~0.991),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RDS预测模型训练集AUC为0.920,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86.8%;验证集AUC为0.896,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76.6%。 结论:LIP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PaO 2/FiO 2是具有ARDS高风险因素的ICU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指标建立的ARDS风险预测模型对危重患者发生ARDS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需要多中心队列数据进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2023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临床治疗各类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手段,在急诊、普通病房及ICU等多个治疗场景均有应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2022年 10月1日至2023年 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在NPPV治疗新冠肺炎相关急性呼吸衰竭(ARF)方面,有研究指出地区经济对呼吸支持策略的选择存在较大影响;轻中度ARDS比重度ARDS患者更适合应用NPPV;NPPV在减低严重呼吸困难者的自发性肺损伤比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普通氧疗获益更大。在非新冠肺炎相关ARF方面,有研究指出HFNC和NPPV治疗高碳酸性ARF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更新版的HACOR评分和ROX评分预测低氧性ARF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准确性较高。在NPPV辅助撤机方面,提出了早期撤机序贯NPPV比传统撤机方法的患者病死率更低、NPPV联合主动湿化比HFNC显著提高撤机失败非常高危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不同人群在撤机后应该选择不同的无创呼吸支持策略的观点。此外,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也在提高CO 2清除率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焦亡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焦亡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脓毒症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合并ALI/ARDS分为脓毒症非ALI/ARDS组(116例)与脓毒症ALI/ARDS组(84例),根据脓毒症ALI/ARDS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52例)和死亡组(32例)。检测血清焦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asdermin-D(GSDM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ALI/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脓毒症ALI/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指标。结果:脓毒症ALI/ARDS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1、GSDMD-N水平均高于脓毒症非ALI/ARDS组。分别为Caspase-1[(1 181.25±320.31) ng/L比(913.58±201.46) ng/L];GSDMD-N (8.87±1.59) μg/L比(7.14±1.24) μg/L;(均 P<0.05);死亡组脓毒症ALI/ARDS患者的血清Caspase-1、GSDMD-N、肌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Caspase-1 [(1 411.53±325.78) ng/L比(1 039.55±220.2) ng/L;GSDMD-N (10.35±1.55) μg/L比(7.97±0.67) μg/L;APACHE Ⅱ [(27.50±3.75)分比(21.15±4.70)分。(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spase-1、GSDMD-N、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ALI/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aspase-1(95% CI:0.76~0.93)、GSDMD-N(95% CI:0.88~1.00)及APACHEⅡ评分(95% CI:0.76~0.95)对脓毒症ALI/ARDS患者的死亡具有预测效能,三项指标联合(平行试验)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88%和92.31%。 结论:脓毒症相关ALI/ARDS患者血清焦亡蛋白Caspase-1、GSDMD-N显著增加,且其联合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死亡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痰肝素结合蛋白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痰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的134例脓毒症患儿,其中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63例,根据是否出现ARDS及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非ARDS组、脓毒症并轻度ARDS组和脓毒症并中重度ARDS组;所有脓毒症患儿入院时采集痰液并检测HBP,入院72 h内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3例患儿留取肺泡灌洗液并检测HB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收集72 h内血生化、肺部影像学、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等资料。结果:(1)63例患儿中,脓毒症非ARDS组患儿29例,脓毒症并轻度ARDS组患儿18例,脓毒症并中重度ARDS组患儿16例,3组患儿入院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原发感染灶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感染灶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36例,痰HBP水平为(42.1±9.8) ng/mL,其他系统感染患儿27例,痰HBP水平为(37.8±10.8) 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5, P=0.104)。(2)脓毒症非ARDS组、脓毒症并轻度ARDS组、脓毒症并中重度ARDS组患儿的痰HBP,肺泡灌洗液HBP、IL-6、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34例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的痰HBP与肺泡灌洗液HBP、IL-6、TNF-α水平及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与SpO 2/FiO 2呈负相关( P均<0.05)。(3)34例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中,有创辅助通气患儿的痰HBP浓度明显高于无创通气患儿( P<0.05);合并3个及以上脏器损害患儿的痰HBP浓度明显高于合并2个及以下脏器损害患儿( P<0.05);死亡患儿的痰HBP浓度高于存活患儿( P<0.05)。(4)痰HBP预测ARDS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95% CI:0.655~0.889),当痰HBP的截点值为27.9 mU/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79.3%;痰HBP预测中重度ARDS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95% CI:0.661~0.926),当痰HBP的截点值为51.55 mU/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76.6%。 结论:痰HBP在脓毒症患儿合并ARDS时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儿童脓毒症相关性ARDS的临床有效且方便的评价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