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热止咳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初步筛选肺热止咳颗粒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L 9(34)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量对黄芩苷的转移率以及干膏得率的影响,优选肺热止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制软材情况、颗粒收率、休止角及溶化性为评价指标,对赋形剂种类进行考察,优选制剂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陈皮、桑白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5 h,分别加8倍和6倍水,加热回流提取0.5 h和0.25 h;赋形剂以糊精最优;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在质量浓度0.0075~0.7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37%;肺热止咳颗粒中黄芩苷平均质量分数为8.25 mg/g.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TLC和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后续研发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痰热阻肺证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痰热阻肺证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痰热阻肺证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止咳、祛痰、平喘、退热、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治疗,持续治疗 7d.比较 2 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发热、咽红、哮鸣音、三凹征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儿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 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2 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阻肺证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小儿推拿联合小儿肺热清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2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其病因多为病毒或细菌感染,据报道70%~80%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1].治疗上西医多以抗感染、对症治疗为主,效果不够理想.小儿肺热清颗粒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抗炎、止咳、平喘等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疗效确切[2-3].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5],且家长满意度高.笔者采用小儿推拿联合小儿肺热清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观察两者联用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儿童流感的中成药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流感属温病范畴,病因主要为风热邪毒,临床可分为轻症邪犯肺卫、邪毒犯胃、卫气同病,重症毒热壅肺、气营两燔,恢复期正虚邪恋等证型.治疗儿童流感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临床常用于轻症邪犯肺卫证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儿童抗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等;用于邪毒犯胃证有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用于卫气同病证有小儿热速清颗粒、黄栀花口服液等;用于重症毒热壅肺证有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咳喘宁口服液(颗粒)、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用于气营两燔证的有紫雪、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具有优势,但应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小儿肺热咳喘颗粒(XFKP)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方法 采用牛奶致热家兔模型观察XFKP的解热作用;制备脂多糖(LPS)肺炎小鼠模型,观察XFKP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炎症细胞的积聚的影响;采用小鼠氨水、豚鼠磷酸组胺诱咳引喘模型,观察XFKP的止咳平喘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XFK.P能够显著降低发热家兔体温(P<0.05);高、中剂量XFKP明显降低肺炎模型小鼠肺内积水量和肺泡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且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MPO活性(P<0.05、0.01);高、中剂量XFKP组能够显著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P<0.05、0.01).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4种口服中成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运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14种口服中成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出自建库至2020年9月收录的口服中成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及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该项研究共纳入60个RCTs,涉及14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依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方面,SUCRA排名前5的中成药依次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咳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②退热时间方面,SUCRA排名前5的中成药依次为槐杞黄颗粒、小儿麻甘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③咳嗽消失时间方面,SUCRA排名前5的中成药依次为小儿麻甘颗粒、槐杞黄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④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SUCRA排名前5的中成药依次为小儿麻甘颗粒、槐杞黄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玉屏风颗粒.结果 表明,在使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口服中成药可以提高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总体疗效.但限于不同治疗措施间纳入的质量、研究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中成药SUCRA排序结果还有待今后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加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4日.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进行传统Meta分析,R软件和GeMTC进行贝叶斯模型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6篇,均为中文文献,总样本量13005例,其中试验组6599例,对照组6406例,涉及16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复方鱼腥草颗粒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小儿定喘口服液和鱼腥草合剂;在咳嗽消失时间方面,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和肺炎合剂;在退热时间方面,金振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复方鱼腥草颗粒和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肺炎合剂和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多数研究仅报道了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各干预措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将临床总有效率排序结果作为临床选择用药依据,由此得出复方鱼腥草颗粒、小儿定喘口服液、鱼腥草合剂、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金振口服液5种口服中成药成为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最优方案的可能性最大.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结论仍有待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纳入110例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均在止咳、抗感染和吸氧的基础上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干预组加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7d.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和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IL-4、IL-6、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FN-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IL-4、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的基础上联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炎症和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的概况性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该研究使用概况性综述的方法,对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说明书信息及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报告.方法:通过检索2021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三大药品目录,获得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最后进行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经筛选分析后,共纳入中成药52种.涉及9种剂型;主要组成为黄芩、苦杏仁、连翘等;功效以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等为主;主要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咳嗽等;药物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均只有19.23%(10/52)的中成药给与说明,其余均为尚不明确.纳入文献27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文献277篇,英文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2篇,包括随机对照研究253篇(含剂型/剂量比较6篇)、基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数据的回顾性分析11篇、病例系列1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13篇(含网状Meta分析2篇)、经济学评价1篇.72.76%(203/279)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文献只涉及33种中成药,关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研究最多,占比15.71%(44/280);治疗疾病主要为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西医疾病,其中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定喘口服液存在超说明书使用;样本量集中在51~150例,占比67.17%(178/265);试验组干预措施主要为中成药+西药+基础治疗或中成药+西药;结局指标以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主;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药物性皮肤症状等,其中有2项研究表明用药剂量与不良反应相关.结论: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相关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目前还存在说明书药物含量等信息不够完善,研究药物集中,适应证局限,且没有突出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设计不够规范,未充分体现中成药特色等问题,未来仍需不断改进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