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级管理结合中药涂擦技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结合中药涂擦技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抽取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形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涂擦技术,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层级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变化、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最大深吸气最大呼气(FEV 1)、一秒率(FEV 1/FVC)、肺动脉压(PAP)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脓肿、血流感染及肺外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社会获得性肺炎患者给予层级管理结合中药涂擦技术,可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柴油吸入致重症外源性类脂性肺炎并发肺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源性类脂性肺炎是一种吸入类脂性物质引起肺部炎性反应,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局部脓肿形成,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55男性患者误吸柴油,继发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阳性)及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导致肺脓肿形成,先后进行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无创呼吸机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洗、糖皮质激素、化痰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最终行肺中叶段切除术好转出院,定期随访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法罗培南致结膜充血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64岁,诊断为肺脓肿,2021年7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咳大量黄色浓痰,夜间气短、喘息,无发热。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大片变实,局部液化坏死,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白细胞20.09×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75.8%,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型);肺泡灌洗液抗酸杆菌染色阴性。入院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1次/12 h(13 d)+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1次/12 h(8 d)+左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多西环素0.2 g静脉滴注,1次/d(4 d),以及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气道等对症治疗。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减轻,无发热,痰培养转阴,复查肺部CT右肺中叶大片实变,局部液化坏死,范围较前缩小,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常规白细胞11.58×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68.1%,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患者于2021年7月31日出院。出院带药法罗培南(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977,批号:27210201),口服法罗培南(200 mg,口服,3次/d)3周后门诊复查肺部CT。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非洛地平片(5 mg,1次/d)降压治疗,血压113/77 mmHg(1 mmHg=0.133 kPa),无免疫相关性疾病,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四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lung,CCAM)的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CCAM的4例患儿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2例胸部X线见到囊性改变,2例胸部CT提示存在CCAM,1例提示肺脓肿,1例提示不除外肺隔离症;4例均手术切除病变肺叶,术后病理证实为CCAM,均预后良好。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需注意该病可能,需结合临床表现、CT检查、病理结果共同诊断CCAM,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坏死梭杆菌导致Lemierre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21岁,主因"间断发热、寒战伴头晕头痛2周"于2021年11月18日急诊收入院。患者诉2周前进食烧烤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2℃,伴畏寒、寒战、咽痛、头晕、头痛、乏力,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后,查体见扁桃体有脓点,快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37.27 ng/mL,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抗感染及甲泼尼龙控制炎症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急诊病房治疗,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体温41℃,脉搏98次/min,呼吸频率23次/min,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精神较差,颈部浅表淋巴结触及肿大,右侧较大约2.0 cm ×0.5 cm,左侧较大约1.3 cm×0.7 cm,质软,活动度好,界限清楚,有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无破溃,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49×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4.6%,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107×10 9/L,PCT 42.83 ng/mL,白介素6(interleukin, IL-6)980.30 pg/mL,C反应蛋白211 mg/L,G试验、GM试验阴性。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可见一单发实变影,其内可见空洞(图1)。根据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肺脓肿,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8.7℃,给予对症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体温峰值有所下降,体温维持在37~38℃,考虑抗炎有效,痰培养结果回报为纹带棒杆菌,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属),考虑这2种细菌为皮肤或口腔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该细菌导致发热的可能性较小,继续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入院第5天血培养回报血液中找到坏死梭杆菌,考虑为血流感染。加用甲硝唑1 g每8 h一次抗感染治疗,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14×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5%,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246×10 9/L,PCT 3.43 ng/mL,IL-6 13.04 pg/mL,C反应蛋白5 mg/L,炎性指标较前明显下降,考虑抗炎治疗有效,继续目前抗生素治疗。入院第10天患者体温仍有低热,体温36.5~37.5 ℃,复查胸部CT见双肺多发小结节,双肺多发空洞病变,考虑炎性可能(图2)。颈静脉超声检查提示患者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依诺肝素0.4 mL每12 h一次抗凝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胸部CT表现和颈静脉超声结果,考虑该患者诊断为坏死梭杆菌导致Lemierre综合征(Lemierre syndrome, LS)。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后仍有低热,化验检查PCT为0.30 ng/mL,IL-6为3.52 pg/mL,C反应蛋白为3 mg/L,胸部CT示肺部空洞较前增加,考虑感染未完全控制,改为调整抗生素为比阿培南0.6 g每12 h一次联合甲硝唑1g每8 h一次抗感染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CT检查示双肺多发空洞消失,残留少量索条影(图3),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带药给予口服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随诊2周后复查胸部CT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屎肠球菌致肺脓肿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毒症合并肺源性肺炎克雷伯菌脑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性,71岁,因"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4 d,咳嗽伴发热3 d"于2021年3月29日第一次入院。既往高血压,尿毒症透析2年。查体:神清,言语不利,双肺底湿啰音,右侧肢体肌力Ⅰ级且巴氏征阳性。白细胞10.72×10 9/L,C反应蛋白44.26 mg/L,降钙素原1.10 ng/mL,肌酐948.3 μmol/L,尿素28.22 mmol/L,癌胚抗原5.01 ng/mL。G、GM试验阴性,PPD阴性,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TB-IGRA)阳性。外院CT见左侧额、顶、枕叶片状水肿(图1A),左肺空洞。入院连续3 d痰培养未见异常。支气管镜见左肺下叶开口黏膜充血。肺泡灌洗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高通量测序示肺炎克雷伯菌(序列数9844)。经皮肺穿病理示纤维组织伴淋巴细胞浸润。头核磁示左枕叶及额颞叶异常信号。脑脊液培养5 d无细菌,高通量测序示肺炎克雷伯菌(序列数31)。诊断为肺脓肿、脑脓肿(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先后经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抗感染以及床旁血滤2周后未再发热自动离院。4月16日患者因"嗜睡伴发热1 d"返诊,体温峰值为38.5℃,查体躁动,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CT见大脑左半球大片低密度灶,其内团块样混杂密度,大脑镰下疝(图1B);左肺空洞消失。继续给美罗培南抗感染及床旁血滤治疗。4月19日患者神志转清,无发热,可简单应答,增强核磁见左侧额顶叶多发脓肿,有窦道连通(图2A),家属拒绝进一步手术干预。保守治疗1个月余后言语基本流利,右侧肢力Ⅱ-Ⅲ级,复查头核磁脓肿减小,脑疝消失(图2B)。6月30日右侧肢体V级转入下级医院。2个月后随访,患者症状未再反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一期矫治的疗效及随访结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一期矫治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畸形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心脏中心一期外科手术纠治新生儿IAA 38例,男28、女10例;手术年龄(12±7)天;体质量(3.3±0.5)kg。按Celoric和Patton分型:A型29例(76%)、B型7例(18%)、C型2例(6%)。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30例,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畸形)4例(10.5%),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4例(10.5%),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瓣下隔膜)1例(2.6%),永存动脉干1例(2.6%),主肺动脉窗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2.6%)。38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均行一期解剖矫治手术。手术均经正中切口,于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脑灌注下进行,彻底充分切除导管组织,采用降主动脉近心端与主动脉弓远心端扩大端侧吻合。同期进行室间隔缺损、主肺动脉窗修复,对伴右心室双出口行大动脉调转、永存动脉干行REV等手术纠治。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5.2%),1例为IAA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患儿术后24 h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20天死于肺脓肿、感染性休克。延迟关胸12例(31%),腹膜透析8例(20%)。中位体外循环时间138 min(90~305 min),中位主动脉阻断时间68 min(47~163 min),中位停循环时间24.5 min(13.5~61.0 min),中位手术时间248 min(180~390 min)。术后患儿呼吸机辅助通气4~18天,中位值9天;住院13~52天,中位值25天。36例顺利出院,出院时上下肢血压差均小于2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32例,随访率87.5%,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9~85个月),2例(6.0%)肺动脉或分支肺动脉轻度狭窄(压差20~25 mmHg),3例(9.3%)主动脉弓吻合口轻度狭窄(压差21~44 mmHg),1例(3.1%)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瓣下隔膜狭窄),进行性加重,术后10月返院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1例(3.1%)左支气管轻度狭窄,为IAA合并主肺动脉窗,无临床症状,无需外科处理。全组心肺功能良好。结论: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合并畸形一期矫治成功率高,死亡比例低,手术安全,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待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hamblinⅢ型颈动脉体瘤术后肺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物10 d入院。查体见左颈部下颌角下方可触及大小约4 cm× 4 cm包块,周围无红肿,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尚可。患者入院后一周在全麻下行左颈动脉体瘤切除+左颈外动脉结扎+左颈内动脉覆膜支架重建+迷走神经分离术(图1)。术中瘤体粘连颈动脉分叉明显,阻断并结扎左颈外动脉,待瘤腔内血供减少后,彻底分离瘤体并在直视下穿刺左颈总动脉成功后,置入7F短鞘,泥鳅导丝引导下,置入Viabahn 5 mm× 50 mm(Gore公司)覆膜支架,重建左颈内动脉血供。术中探查见瘤腔部分侵犯迷走神经,仔细分离完成神经与瘤腔的松解。手术历时2.5 h,术中出血100 ml。术后继续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术后病理:颈动脉体瘤(ShamblinⅢ型)(图2)。出院查体:对答良好,四肢肌力正常,伸舌稍右偏,发音稍有嘶哑,能吞咽固体类食物,但时有呛咳。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颈动脉支架通畅(图3),胸部CT未见异常,呛咳症状与出院时相仿。患者术后2.5个月突发发热伴咳嗽1 d入院,胸部CT提示左肺占位(图4),诊断为左肺脓肿,积极抗感染保守治疗18 d后,复查胸部CT(图5)见脓肿已完全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肺脓肿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并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 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肺脓肿进行比较。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例微生物学诊断明确的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菌株拉丝实验阳性患者纳入hvKP组,阴性患者纳入cKP组;收集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包括:VITEK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PCR检测菌株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单因素分析hvKP组和cKP组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差异。结果:18例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中hvKP组12例,以男性为主(10例),中位年龄59.0岁;hvKP组中起病时间≤2周者8例,中位发病时间为10.5 d,患有糖尿病(12例)、合并肺外脓肿(11例)明显多于cKP组(均 P<0.001)。hvKP组肺外脓肿以肝脓肿为主(10例),多部位(≥3个)脓肿占4例。cKP组中留置导管及感染前侵袭性操作例数多于hvKP组(均 P=0.025)。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影像学以胸膜下、脓肿大小<10 cm为主,hvKP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脓肿的患者(9例)多于cKP组( P=0.009),通过影像学发现肺脓肿与肺外脓肿的中位时间间隔为1.0 d。hvKP组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低于cKP组。 结论:hvKP肺脓肿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影像学表现为胸膜下多发脓肿,符合血源播散特点;多数病例同时存在肝脓肿,提示为血源播散的来源。hvKP肺脓肿主要毒力基因为aero,对于hvKP肺脓肿患者,应注意寻找隐匿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