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碘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碘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 3月—2024年 3月松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0例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行体表农药清理、洗胃、导泻、补充电解质,对照组采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碘解磷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 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治疗农药中毒患者中进行碘解磷定静脉输注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恢复正常时间且可改善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职业接触限值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的职业接触限值。方法:于2014年10至11月,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网站查找关于草甘膦毒性的文件,通过文献数据库收集草甘膦的毒性资料及中毒临床症状,确定草甘膦毒作用的靶器官。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共选择5家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共选择96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接触草甘膦的526名工人作为接触组,同企业的非现场(如财务、行政等)作业人员442人作为对照组。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观察不同接触浓度工人的靶器官损伤情况,确定职业接触限值。结果:草甘膦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以及对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接触组工人接触草甘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03~48.91 mg/m 3,接触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空气中草甘膦浓度高于5 mg/m 3时,接触组与对照组肾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草甘膦职业接触限值设定为5 mg/m 3,该标准安全性符合毒理学及职业病流行病学的相关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可行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胆碱酯酶和抗胆碱能药物在儿科术后谵妄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阐述抗胆碱能药物暴露、胆碱酯酶活性、炎症与儿童术后谵妄(pediatric delirium,PD)发生的关系。设计: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场所:德国一家三级医疗学术中心设有22张床位的PICU。对象:连续入组大型择期手术后转入PICU的患儿。干预措施:连续5 d对患儿进行谵妄检查。术后5 d内,每天两次筛查患儿谵妄状态。在术前和为期5 d的研究期间,每天测定1次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血浆活性水平。计算每例患儿的抗胆碱能药物数量和抗胆碱能药物量表(anticholinergic drug scale,ADS)评分。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纳入93例0~17岁患儿。抗胆碱能药物的数量和ADS评分与PD发生显著相关,而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基线胆碱酯酶水平在是否发生PD患儿间无差异。术后,丁酰胆碱酯酶(而不是乙酰胆碱酯酶)水平降低了33%,且与PD发生无关。术后丁酰胆碱酯酶水平与抗胆碱能药物数量、AD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本队列研究中,抗胆碱能药物暴露与PD发生有关,并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由于这些药物中很多有替代药物,因此尽可能避免PICU中的抗胆碱能药物暴露或是合理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部设计的个性化急诊护理计划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患者预后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计划单、危急处理能力、病情设置、文书记录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中毒症状消失、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的比例、患者治愈率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急诊护理计划单的应用可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整合药理学结合GEO数据集分析开心散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联合GEO芯片差异基因分析的方法,分析开心散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开心散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和相关分子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GSE4757芯片数据,使用R语言获取其差异基因,绘制热图和火山图。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开心散与AD的差异基因分子靶点图,使用Bisogenet和CytoNCA绘制靶点拓扑网络,并进行开心散与AD基因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开心散治疗AD的活性成分86个,与GEO共有的差异基因29个,构建PPI拓扑网络,筛选出核心的候选基因6个,与KEGG通路富集基因合并,获得治疗疾病的重要基因为CHRM1、CHRM2、ACHE、CHRM3、CASP8、PTGS2、DRD1、CACN1S、ADRB1。GO功能条目获得375条,主要涉及血管收缩、突触后膜可塑性,神经递质传递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胆碱能突触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结论:开心散治疗A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调节钙离子浓度等通路发挥治疗A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时间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滨州医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3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入院时中毒后进食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中毒后<6 h开始进食)、B(中毒后≥6 h而<12 h开始进食)、C(中毒后≥12 h而<24 h开始进食)、D(中毒后≥24 h开始进食)4个进食组,4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即可进食,方法一致。比较中毒后不同进食时间的患者24、48、72、120 h的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后反跳发生率、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中毒后24、48、72、120 h的胆碱酯酶活性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值为9.466~24.933, P<0.05或0.01);B、C、D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中毒后反跳发生率分别为3.448%(1/30)、7.407%(2/29)、6.452%(2/33)、6.897%(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0.431, P>0.05)。4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比较,A组均短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值为18.199, P<0.01)。 结论: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食时间越早,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越快,中毒症状改善越早,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及中毒后反跳的发生率。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中毒后<6 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描述急性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以期为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提供重要的救治指导意见和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19 年 11 月至 2023 年11 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中毒特征,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82 例患者 22 例(26.83%)死亡,39 例(47.56%)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31 例(37.80%)发生急性呼吸衰竭,35 例(42.68%)发生休克.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岁:57.73±17.67比44.25±13.74),洗胃比例、胆碱酯酶活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白蛋白、pH值均明显降低[洗胃比例:81.82%(18/22)比 100.00%(60/60),胆碱酯酶活性(U/L):235.96(200.00,401.67)比 450.00(240.26,739.25),GCS(分):4.00(3.00,6.00)比 12.00(4.00,15.00),白蛋白(g/L):39.35±12.02 比45.21±4.51,pH值:7.14(7.04,7.26)比 7.38(7.28,7.40)],敌敌畏浓度、敌百虫浓度、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以及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休克、CLS比例均明显升高[敌敌畏浓度(μg/L):271.00(49.25,908.25)比 64.00(16.75,211.00),敌百虫浓度[μg/L):1337.50(397.25,3614.00)比 494.00(71.00,1679.80),SOFA评分(分):12.50(9.00,15.50)比 2.00(0.00,6.75),APACHEⅡ评分(分):28.50(23.00,32.50)比 6.50(2.25,19.00),ALT(U/L):40.40(17.28,66.33)比 19.65(13.70,34.68),BUN(mmol/L):6.30±2.78 比5.05±1.48,SCr(μmol/L):87.59±39.67 比 58.87±14.85,CK-MB(U/L):164.80(86.13,284.85)比 116.05(81.65,160.60),Lac(mmol/L):3.00(1.68,9.15)比 1.20(1.00,2.40),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比例:95.45%(21/22)比 33.33%(20/60),并发休克比例:100.00%(22/22)比 21.67%(13/60),CLS比例:95.45%(21/22)比 30.00%(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CLS是影响敌敌畏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优势比(OR)=1.090,95%可信区间(95%CI)为 1.019~1.167;SOFA评分:OR=1.454,95%CI为 1.159~1.825;CLS:OR=122.473,95%CI为 7.954~1 885.787,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和CLS对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52、0.864、0.827,95%CI分别为0.622~0.881、0.767~0.960、0.735~0.919,约登指数分别为:0.453、0.681、0.655,敏感度分别为:63.6%、86.4%、95.5%,特异度分别为 81.7%、81.6%、70.0%,均P<0.05].结论 年龄、SOFA评分、CLS是影响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CLS是影响患者预后最主要危险因素,在救治急性敌敌畏中毒过程中,应密切关注CLS的发生,并给予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芪发酵物通过调节Fas信号通路影响碘缺乏大鼠海马结构和学习记忆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黄芪发酵物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酶(Fas)信号通路对碘缺乏大鼠海马损伤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黄芪制剂.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发酵提取液4.00、2.00、1.00 g·kg-1组和阳性药(左甲状腺素钠9×10-3 mg·L-1)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喂养碘缺乏饲料(碘含量为20 μg·kg-1)90 d构建甲状腺肿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示造模成功.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乙酰胆碱、丙二醛含量;观察断头缺氧后存活时间和脑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a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的相对表达;最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中乙酰胆碱水平、抗氧化活力降低,海马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和细胞凋亡,神经细胞排列紊乱、Fas、Caspase-3、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发酵物和阳性药组大鼠跳台潜伏期、错误次数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率和平台穿越次数均增加;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乙酰胆碱含量升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降低;缺氧后存活时间延长,脑指数增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Fas、Caspase-3、Bax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Bcl-2表达量增加,Bax/Bcl-2降低;蛋白质印迹法显示,Fas、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黄芪发酵物能够提高碘缺乏大鼠学习记忆水平,可能与抑制Fas信号通路及调节乙酰胆碱代谢、改善能量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抑制凋亡效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药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药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生地黄对寒证大鼠的药性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确定生地黄Rehmanniae Radix的性味功效物质基础,阐明生地黄及其拆分组分的寒热药性归属以及中药药性的内部精细结构.方法 采用水煎煮法、水提醇沉法和色谱分离技术,对生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拆分.在建立寒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测定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从而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果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同的药性作用倾向,均能降低肝组织Na+,K+-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和血浆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丙酮酸(pyruvic acid,PA)、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水平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低聚糖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反的药性作用倾向,能升高大鼠肝组织Na+,K+-ATP酶活性和血浆中T3、T4、PA、DA、NE的水平及SDH活性,降低血浆中AchE活性.结论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抑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寒凉性;低聚糖促进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温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