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表型、致病基因及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表型、精子形态特征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效率。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就诊的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采集外周血进行遗传学检测,全外显子测序挖掘致病基因,并对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联合人工卵子激活(artificial oocyte activation,AOA)治疗。选取同日取卵的行常规ICSI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时差动态监测系统监测发育全程动态参数,分析2组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发育动力学参数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4例,对照组9例。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均合并精子活力低下、精子DNA碎片率升高,精子形态及顶体荧光染色均显示头部呈小圆形伴顶体区缺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圆头精子头部顶体完全缺失且多见核质松散、空泡化等异常,颈部线粒体鞘数量减少且排列杂乱,鞭毛轴丝“9+2”结构多见异常。4例患者中1例为 DPY19L2基因纯合缺失,1例为 DPY19L2基因新发纯合移码变异。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受精率、双原核受精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第6天囊胚形成率、第6天优质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胚胎发育早期时间参数第二极体释放时间、原核消失时间,2至6-细胞各时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胚胎分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例完全性圆头精子症患者中,2例新鲜胚胎移植各活产健康男婴1名,2例解冻周期移植活产健康男婴、女婴各1名。 结论: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异常表型特征明显,ICSI联合AOA是有效的辅助生殖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时差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对体外胚胎形态学参数、时差动力学参数的认知,时差成像技术(time-lapse technology,TLT)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TLT能实时连续记录胚胎从受精、卵裂、囊胚形成的各项细节图像并发现传统观察胚胎技术不能发现的细节,为胚胎筛选提供依据。此外,TLT还能在临床应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TLT在体外胚胎发育分析、人工智能开发中也存在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在胚胎AI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胚胎时差成像技术(TLT)结合人工智能(AI)探索体外胚胎发育曲线(EDM)中的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体外受精(IVF)胚胎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的诊断性试验,即临床数据AI再评估,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的1 226例患者共6 545个胚胎,其中2 869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所有胚胎通过TLT培养并进行观察,由TLT记录软件Embryo Viewer依据胚胎发育动力学绘制EDM。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卵裂球数目进行实时识别、记录,并与EDM进行比较,分析由卵裂球计数变化而形成的跳变值与胚胎结局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评估、胚胎着床及活产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胚胎着床、活产的预测价值。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受精卵受精后72 h卵裂球计数曲线提取的总跳变值与卵裂模式、囊胚形成、培养至第3天胚胎(D3胚胎)的形态学评级、D3胚胎的细胞均一度、D3胚胎的细胞碎片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β值分别为-0.268、-0.116、-0.213、-0.159、-0.222; P均<0.001),与D3胚胎的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 β=0.03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与囊胚形成( OR=0.97,95% CI为0.93~0.99; P=0.034)、胚胎着床( OR=0.96,95% CI为0.93~0.98; P=0.044)呈显著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预测胚胎着床能力与传统胚胎形态学评估方法相近[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6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产与患者年龄( OR=0.91,95% CI为0.88~0.93; P<0.001)、D3胚胎形态学评级( OR=0.77,95% CI为0.59~0.99; P=0.045)及胚胎总跳变值排序( OR=0.98,95% CI为0.96~0.99; P=0.038)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获卵数( OR=1.08,95% CI为1.05~1.11; P<0.001)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 OR=1.09,95% CI为1.06~1.12; P<0.001)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纳入建模的以上多个因素预测活产的AUC值为0.666。 结论:跳变值及其排序是对体外胚胎卵裂期发育的系统量化,其与胚胎发育质量及临床结局相关,可能是胚胎体外评估及选择的有益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广泛地促进胚胎发育、创面愈合、血管再生、神经损伤修复,以及调控免疫代谢的作用。创面愈合包含了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修复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胶原等ECM的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在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aFGF在传导生物信号、调节细胞生长、参与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角度,对aFGF的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临床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年龄及体质指数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年龄、体质指数(BMI)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832例患者共6 294枚胚胎的资料,根据年龄分为2组:<35岁组(655例、5 076枚胚胎)、≥35岁组(177例、1 218枚胚胎);根据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 2,47例、355枚胚胎)、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 2,517例、3 813枚胚胎)、超重组(BMI>23.9 kg/m 2,268例、2 126枚胚胎),比较各组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 结果:<35岁组患者的胚胎发育到3个细胞、4个细胞速度更快;两个年龄组患者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活产率、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分娩率、活产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年龄对部分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有影响,而BMI对其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倍体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对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整倍体单囊胚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整倍体囊胚解冻复苏移植治疗的39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着床组( n=153)、临床流产组( n=16)和活产组( n=225)。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胚胎质量及形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 结果:未着床组女性的年龄[(32.51±4.08)岁]大于活产组患者[(31.34±4.23)岁, P=0.025],优质胚胎率[26.80%(41/153)]低于活产组[42.22%(95/225), P=0.007]。与临床流产组相比,未着床组的体质量指数、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组间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原核出现时间(time to pronuclei appearance,tPNa)、原核消失时间(time to PN fading,tPNf)、2-细胞时间(time to 2-cell,t2)、t3、t4及t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未着床组胚胎的桑椹胚融合时间(timing of compacted morula,tM)[(86.96±7.59)h]、开始形成囊胚腔的时间[(96.73±7.20)h)]均显著高于活产组[(85.00±7.00)h, P=0.010;(95.14±7.30)h, P=0.037]和临床流产组[(82.89±6.33)h, P=0.040;(93.02±6.10)h, P=0.048]。校正年龄和胚胎质量因素后,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形态动力学参数对着床和活产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动力学参数不影响整倍体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不能用于预测整倍体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a coronary artery,AAOC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或分布异常,一般认为是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能发育完全造成的,可以不伴随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而独立存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AAOCA的认识,越来越多的AAOCA被检出,其临床意义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冠状动脉开口异常、恶性或潜在恶性走行可造成长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畸形血管段动脉硬化,同时由于走行于肺动脉和升主动脉两血管之间,易受大血管的挤压作用,导致冠状动脉内暂时血流中断,可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运动性心源性晕厥,甚至猝死。本文重点综述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的解剖、诊断及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胚胎培养试剂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结局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胚胎培养试剂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患者资料,按照胚胎培养试剂不同,分为Vitrolife组和Cook组,比较符合入选标准的470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与Cook组比较,Vitrolife组原核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发育到3-细胞和8-细胞时间更快[tPNa:(7.12±2.71) h比(7.40±2.61) h,tPNf:(23.83±4.33) h比(24.21±4.74) h,t3:(35.75±6.03) h比(36.64±6.16)h,t4:(38.30±6.25)h比(38.92±6.06)h, t5:(47.59±7.85)h比(49.01±7.86)h, t6:(50.77±7.17) h比(52.12±6.99) h,t7:(53.05±6.31) h比(54.33±6.37) h,t8:(55.35±6.89) h比(56.31±6.4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细胞周期s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细胞周期同步性比较中,cc2 [(9.71±4.60) h比(10.33±4.2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ok组具有更长的细胞周期,细胞发育时间间隔t5-t4 [(10.60±5.65) h比(11.20±5.90) h]、t8-t4 [(18.45±5.76) h比(19.28±5.1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然而t2、t4-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胚胎培养试剂胚胎发育潜能比较显示,Cook组胚胎利用率(59.9%)、第3日(D3)优质胚胎率(65.4%)高于Vitrolife组(63.9%, P=0.017;69.5%, P=0.011);两组种植率、胚胎种植率、囊胚种植率、受精率、卵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活产男女比例、胚胎妊娠率、囊胚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各中心应根据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中心的胚胎培养试剂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制定符合最佳胚胎培养试剂选择标准,提高本中心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培养液对胚胎早期发育动态表型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一项time-lapse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胚胎早期发育动态表型和动力学参数是否受培养液组分差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培养液品牌不同,将IVF周期分为Cook组和Vitrolife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每组纳入59个,采用延时成像技术分析正常受精卵裂胚胎授精后68 h内的早期发育形态动力学。记录胚胎发育动态表型,比较两组胚胎7种发育动态表型构成的差异;计算正常表型胚胎的13个早期发育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之间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基于两个已发表的time-lapse胚胎筛选模型,比较两组正常动态表型胚胎的等级分布差异。 结果:①Cook组胚胎发育动态表型构成如下:正常表型54.0%、胞质异常波动(abnormal first cytokinesis,A1 cyt)3.0%、不规则卵裂(abnormal cleavage,AC)17.4%、逆向卵裂(reverse cleavage,RC)5.2%、无序卵裂(chaotic cleavage,CC)3.2%、多核(multinucleation,Mn)3.5%以及混合表型13.7%;Vitrolife组胚胎发育动态表型构成如下:正常表型49.3%、A1 cyt 4.0%、AC 19.1%、RC 7.5%、CC 2.1%、Mn 6.4%以及混合表型11.6%,两组间表型构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相较于Vitrolife组,Cook组正常动态表型胚胎13个发育动力学参数(tPNa、tPNf、t2、t3、t4、t5、t6、t7、t8、cc2、s2、t5_PNf和t8_PNf)均略长,授精后68 h胚胎平均卵裂球数略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基于模型A,Vitrolife组与Cook组胚胎等级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模型B,两组胚胎等级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40),其中Vitrolife组A +级胚胎比例较Cook组高[59.8%(125/209)比43.3%(94/217)],而C级胚胎比例较Cook组低[9.6%(20/209)比20.3%(44/217)]。 结论:胚胎早期发育动态表型及动力学参数不受Cook与Vitrolife序贯培养液差异的影响,但不同time-lapse胚胎筛选模型对不同培养液体系的适用性存在差异,选择或建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所使用的胚胎培养液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后血栓卡瓣伴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妊娠合并心脏病占孕产妇非直接死因的第1位,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更是属于高危妊娠.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妇女因孕期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发生急性卡瓣,甚至导致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该类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后更需要多学科合作评估病情,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以及妊娠期管理,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本文报道了 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IVF-ET妊娠期间突发卡瓣伴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例,回顾了该患者的治疗及转归情况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