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恶性外胚层间叶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外胚层间叶瘤(malignant ectomesenchymoma,ME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儿童MEM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MEM中男女各2例,年龄11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1岁10个月。肿瘤由横纹肌肉瘤以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或分化的节细胞2类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胚胎性及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细胞结蛋白、MyoD1和Myogenin阳性,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1例(含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成分)FOXO1(13q14)基因重排,其伙伴基因为PAX3(2q36)。另1例测序发现BCOR-CCNB3基因融合。结论:MEM是由间叶组织和神经外胚层组织构成的多表型肉瘤,因神经源性成分容易被忽略,应多取材及免疫组织化学排查避免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5p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外源性miR-146a-5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36只成年雌鼠与雄鼠交配,分别于交配前(D0/未孕)、孕第0.5天(day 0.5,D0.5,即见栓当日)、孕第4.5天(day 4.5,D4.5)、孕第7.5天(day 7.5,D7.5)、孕第9.5天(day 9.5,D9.5)和孕第13.5天(day 13.5,D13.5)收集小鼠子宫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妊娠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iR-146a-5p及其靶基因TRAF6蛋白的表达水平;②对孕D7.5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记为COL组)、LPS 250 μg/kg(记为LPS250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无关序列(negative control,NC,记为LPS250+NC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激动剂(miR-146a-5p agomir,记为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8.5天(day 8.5,D8.5)对小鼠宫内总胚胎数和吸收胚胎数进行计量分析,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mRNA和TRAF6蛋白表达水平;③将LPS剂量减为50 μg/kg后,将孕D7.5小鼠分为2组,每组3只:一组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无关序列,记为LPS50+NC组;另一组行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miR-146a-5p agomir,记为 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16.5天(day 16.5,D16.5)对小鼠宫内总胎数/胚胎数、吸收胚胎数、存活胎数及存活胎鼠重量和胎盘重量进行计量分析;④分离培养原代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利用LPS刺激诱导其M1极化,再瞬时转染miR-146a-5p模拟物(miR-146a-5p mimics)或其NC片段后,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 TNFα mRNA和pSTAT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miR-146a-5p在孕D7.5、D9.5和D13.5小鼠子宫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部位( P=0.013、 P=0.012、 P=0.003),TRAF6蛋白在D13.5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植入部位( P=0.012)。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250 μg/kg LPS后,孕D8.5时LPS250组的胚胎吸收率为43.13%±3.31%,显著高于COL组(0%, P=0.002),而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的胚胎吸收率(13.50%±0.87%)显著低于LPS250+NC组(59.33%±4.04%, P=0.001)。当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LPS(50 μg/kg)后,D16.5时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存活胎鼠重量[(0.29±0.09)g]及胎盘重量[(0.06±0.02)g]均显著高于LPS50+NC组[(0.46±0.06)g, P<0.001;(0.07±0.02)g, P=0.021],两组间吸收胚胎数及胚胎吸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转染NC的BMDM细胞相比,转染miR-146a-5p mimics的BMDM细胞中,pSTAT1蛋白和 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调( P=0.012、 P=0.039)。 结论:miR-146a-5p在小鼠胚胎植入后期及胎盘发育期母-胎界面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外源性miR-146a-5p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miR-146a-5p能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M1极化活性,提示miR-146a-5p可能通过抑制小鼠母-胎界面巨噬细胞的M1极化而保障妊娠的正常建立和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同型异型盒C11基因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同型异型盒C11(HOXC11)基因在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结肠癌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70例临床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OXC11表达;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人类肿瘤细胞系116(HCT116)、人类大肠癌H-29细细胞(HT-29)、人结肠癌SW480细胞(SW480)及肠上皮细胞株新型人肠胚胎细胞模型(HIEC)(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资源中心)中HOXC11表达,对数据库结果进行验证。用HOXC11-小干扰RNA(siRNA)转染SW480细胞,检测转染对SW480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抑制HOXC11后SW480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使用STRING数据库对结肠癌中HOXC11的功能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富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OXC11在结肠癌高表达(|logFC| >2, P<0.05),高表达HOXC11是患者预后差的标志( χ2=3.92, P<0.05),验证结果与数据库结果一致。结肠癌细胞株HOXC11水平在SW480为1.073±0.190、HT-29为0.743±0.029,明显高于HIEC(0.247±0.042),SW480细胞中HOXC11水平最高( F=40.221,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I网络分析显示HOXC11与其相邻节点呈现出共表达趋势,功能富集分析显示HOXC11的靶基因影响了生长、发育、增殖等很多生物学过程。HOXC11-siRNA转染后SW480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细胞活性在对照组、无关序列组、HOXC11-siRNA组分别为0.993±0.114、0.980±0.077、0.468±0.077( F=65.011, P<0.05)、细胞周期处于G 0/G 1期的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处于S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处于G 0/G 1期3组数值分别为53.767±9.150、53.433±6.240、79.300±6.252( F=12.248, P<0.05);处于S期3组数值分别为33.200±7.529、36.167±7.731、13.367±4.565( F=10.071, P<0.05);G 2/M期3组数值分别为12.967±3.584、10.367±1.620、7.300±2.022( F=3.700, P<0.05)。HOXC11-siRNA转染后SW480细胞Cyclin D1、CDK4表达分别为1.032±0.142、0.967±0.058、0.439±0.101;1.028±0.139、0.964±0.091、0.467±0.075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无关序列组( F=18.798, P<0.05; F=17.011, P<0.05),而p21的表达分别为0.457±0.105、0.486±0.132、0.847±0.060( F=8.932, 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关序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OXC11在结肠癌中表达增强与预后有关,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外科诊疗流程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包括胸壁(骨骼和软组织)、肺、气道、纵隔脏器、食管、膈肌等部位的实体肿瘤,主要为胚胎组织残余所形成的异常组织或转移性肿瘤;先天性肿瘤约占50%,出生时即存在,临床以胚胎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肉瘤相对常见。绝大部分儿童胸部实体肿瘤为良性,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患儿常因肿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关症状后前来就诊,或由于肿瘤向胸壁外生长而被发现。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闷、胸痛、背痛、胸壁畸形、胸壁包块等,重者可合并有呼吸困难、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咯血、吞咽困难、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横纹肌肉瘤脑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源自原始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转移常发生在肺、胸膜、骨骼和骨髓等,脑转移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1岁7个月女性间变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脑转移患儿的诊治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左、右半结肠癌治疗差异的进展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由于左、右半结肠癌在胚胎来源、解剖与生理、遗传变异、肿瘤微生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在临床与科研中不能将左、右半结肠癌一视同仁,而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所在。对左、右半结肠癌的治疗方式、疗效、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希冀实现未来研究的针对性和治疗的精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肿瘤起源之“生命密码”新学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近百年来,体细胞突变学说一直是肿瘤起源的主导理论。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体细胞突变学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肿瘤的起源问题。最近,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刘劲松教授提出了“生命密码”这一概念,重新探讨了肿瘤的起源。生命密码是指由细胞核质比及倍体的增加导致胚胎程序的激活,而随着受精卵胚胎程序或体细胞胚胎程序的激活,则分别形成一个新生命或肿瘤。生命密码学说将人类生命周期和肿瘤起源结合起来,合理解释了器官源性肿瘤和胚胎源性及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型肿瘤和未分化型肿瘤的发生机制,为肿瘤的靶向治疗和未来的肿瘤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原地区干燥综合征合并甲胎蛋白异常增高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特征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主。其于中青年女性中好发,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也可以累及腺体外其他器官,临床上可表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当累及肝脏时,可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肝酶或胆红素升高,但临床上以甲胎蛋白(AFP)异常增高表现的pSS罕见。临床上一般AFP升高最常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炎、妊娠、胚胎源性肿瘤等疾病,尤其>400 μg/L,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比较有临床意义。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AFP异常增高表现的pSS患者,旨在加强对该病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黄连素在儿童胚胎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一种苯基四异喹啉生物碱,可从黄连等多种植物中提取,也是黄连解毒汤、左金丸等多种中药方剂的主要成分。黄连素已被证实对微生物感染、炎症、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代谢功能障碍等疾病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黄连素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食管癌、结肠腺癌、肝癌、骨肉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并被发现可以作用于多种儿童胚胎源性肿瘤细胞,如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本文通过文献复习,阐述黄连素在儿童胚胎源性肿瘤中的药物作用,以期对后续黄连素用于胚胎源性肿瘤的研究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母细胞瘤胚胎学起源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是最常见的儿童肾脏恶性肿瘤,以伴有多种先天性异常综合征为特征。胚胎期肾脏至少拥有3种谱系特异性祖细胞,通常祖细胞在人类出生前已消失,但在WT中依然存在,并有病理学研究发现胚胎残余肾组织(即肾源性剩余),因此普遍认为WT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可以重现肾脏的组织学生长模式。肿瘤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亦被认为与W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T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化疗,早期WT患儿5年生存率大于90%,但仍有部分患者死于肿瘤转移和复发。了解发育中肾脏的形成与调节,探索WT的胚胎干细胞起源,将有利于根据疾病发生发展采取相应治疗策略和判断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