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肌骨共生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阐述了肌少-骨质疏松症所涉及的肌肉和骨骼间的复杂串扰和密切联系及其发病机制,并概括性指出其治疗难点在于需要同时兼顾肌肉和骨骼.还阐述了 Hedgehog通路对于胚胎发育、组织形态建立以及人体组织的再生和修复的关键作用.从肌肉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前体细胞和肌纤维生成、抑制炎症和调控免疫3个方面探讨了 Hedgehog通路对骨骼肌的重塑作用;从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2个方面阐述了 Hedgehog通路在骨重建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5p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外源性miR-146a-5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36只成年雌鼠与雄鼠交配,分别于交配前(D0/未孕)、孕第0.5天(day 0.5,D0.5,即见栓当日)、孕第4.5天(day 4.5,D4.5)、孕第7.5天(day 7.5,D7.5)、孕第9.5天(day 9.5,D9.5)和孕第13.5天(day 13.5,D13.5)收集小鼠子宫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妊娠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iR-146a-5p及其靶基因TRAF6蛋白的表达水平;②对孕D7.5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记为COL组)、LPS 250 μg/kg(记为LPS250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无关序列(negative control,NC,记为LPS250+NC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激动剂(miR-146a-5p agomir,记为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8.5天(day 8.5,D8.5)对小鼠宫内总胚胎数和吸收胚胎数进行计量分析,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mRNA和TRAF6蛋白表达水平;③将LPS剂量减为50 μg/kg后,将孕D7.5小鼠分为2组,每组3只:一组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无关序列,记为LPS50+NC组;另一组行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miR-146a-5p agomir,记为 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16.5天(day 16.5,D16.5)对小鼠宫内总胎数/胚胎数、吸收胚胎数、存活胎数及存活胎鼠重量和胎盘重量进行计量分析;④分离培养原代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利用LPS刺激诱导其M1极化,再瞬时转染miR-146a-5p模拟物(miR-146a-5p mimics)或其NC片段后,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 TNFα mRNA和pSTAT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miR-146a-5p在孕D7.5、D9.5和D13.5小鼠子宫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部位( P=0.013、 P=0.012、 P=0.003),TRAF6蛋白在D13.5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植入部位( P=0.012)。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250 μg/kg LPS后,孕D8.5时LPS250组的胚胎吸收率为43.13%±3.31%,显著高于COL组(0%, P=0.002),而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的胚胎吸收率(13.50%±0.87%)显著低于LPS250+NC组(59.33%±4.04%, P=0.001)。当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LPS(50 μg/kg)后,D16.5时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存活胎鼠重量[(0.29±0.09)g]及胎盘重量[(0.06±0.02)g]均显著高于LPS50+NC组[(0.46±0.06)g, P<0.001;(0.07±0.02)g, P=0.021],两组间吸收胚胎数及胚胎吸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转染NC的BMDM细胞相比,转染miR-146a-5p mimics的BMDM细胞中,pSTAT1蛋白和 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调( P=0.012、 P=0.039)。 结论:miR-146a-5p在小鼠胚胎植入后期及胎盘发育期母-胎界面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外源性miR-146a-5p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miR-146a-5p能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M1极化活性,提示miR-146a-5p可能通过抑制小鼠母-胎界面巨噬细胞的M1极化而保障妊娠的正常建立和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手术入路、术后病理、并发症等。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36个月,平均年龄17.4个月;术前影像学提示均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例采用经右侧额中回皮层造瘘入路,1例采用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采用颞顶皮层造瘘侧脑室三角区入路,1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结果:11例患儿中,8例患儿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3例,松果体母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松果体原基瘤1例,混合性胚胎性肿瘤1例。术后脑积水缓解不理想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 shunt )5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8例,其中行硬脑膜下外引流术好转2例,6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结论: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明显与青少年及成人不同,治疗策略制定宜个体化,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适合大多数婴幼儿患者,明确病理诊断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合人表皮干细胞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复合人表皮干细胞(ESC)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数码相机拍照观察猪ADM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猪ADM中细胞残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猪ADM表面结构,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猪ADM二级结构,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分析猪ADM粒径,采用纳米粒度电位仪分析猪ADM电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猪ADM在培养基中放置30 min、1 d、5 d的形态(样本数为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猪ADM分为5 min组、10 min组、20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120 min组,常温静置相应时间,称量法计算吸水量(样本数为3);将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Fb)分为仅有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和另加入相应终质量浓度的ADM浸提液的50.0 g/L ADM浸提液组、37.5 g/L ADM浸提液组、25.0 g/L ADM浸提液组、12.5 g/L ADM浸提液组、6.5 g/L ADM浸提液组,分别于培养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样本数为5);将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红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超纯水组及添加相应终质量浓度猪ADM浸提液的5 mg/mL ADM浸提液组、10 mg/mL ADM浸提液组、15 mg/mL ADM浸提液组,于反应3 h,采用酶标仪检测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代表猪ADM血液相容性(样本数为3)。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7月收治的1名6岁健康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中分离培养ES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混合培养法构建复合ESC的猪ADM(以下简称ESC/ADM)颗粒,培养3 d后采用HE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SC/ADM复合效果。将36只7~8周龄雄性无胸腺裸鼠分成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每组9只,并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伤后即刻,创面均一次性采用相应试剂处理。分别于伤后1、7、11、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3);伤后7 d,行HE染色观察创面上皮化情况并测量未上皮化长度(此处及以下样本数均为4);伤后11 d,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胶原沉积和真皮化情况并计算创面切面真皮面积,行免疫荧光染色并计算创面表达ESC特异性标志物CD49f的细胞数,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创面移植ESC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 t检验。 结果:猪ADM为白色微粒状,内部无细胞存在,由网状结构组成,结构排列无序,表面粗糙;猪ADM分别在1 659、1 549、1 239 cm -1波数处出现吸收峰;猪ADM在溶液中主要粒径分布在500~700 nm;猪ADM表面带负电荷。放置30 min、1 d、5 d,猪ADM均形态相对稳定;放置30~120 min猪ADM吸水量保持相对高水平。6.5 g/L ADM浸提液组、12.5 g/L ADM浸提液组、25.0 g/L ADM浸提液组小鼠胚胎Fb在培养24 h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级。反应3 h,超纯水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15 mg/mL ADM浸提液组( t值分别为8.14、7.96, P<0.01)。第4代细胞常规培养3 d形态呈鹅卵石样且低表达CD71和高表达CD49f的被鉴定为ESC。猪ADM颗粒上有ESC附着、生长。伤后1 d,单纯PBS组、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大小基本一致。伤后7、11、15 d,各组裸鼠创面收缩,其中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收缩明显。伤后7 d,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83、4.72, P<0.05或 P<0.01);伤后11 d,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4.86, P<0.01);伤后15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71、2.90、3.23, P<0.05)。伤后7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未上皮化长度分别为(816±85)、(635±66)、(163±32)μm,明显短于单纯PBS组的(1 199±43)μm( t值分别为5.69、10.19、27.54, P<0.01)。伤后11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切面真皮面积明显大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7.14、5.29、15.90, P<0.01);单纯ADM组和ESC/ADM组裸鼠创面的胶原生成比单纯PBS组明显,单纯ESC组和单纯PBS组相近。伤后11 d,单纯ESC组和ESC/ADM组裸鼠创面中CD49f表达阳性数量分别为(135±7)、(185±15)个,GAPDH的mRNA表达阳性;单纯PBS组、单纯ADM组裸鼠创面均无CD49f、GAPDH的mRNA表达。 结论:ESC/ADM颗粒能够促进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这可能与其提高了ESC移植后的存活率和ADM促进了真皮结构重排、血管新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氚水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氚水对早期发育阶段的斑马鱼造成的辐射剂量,并与其造成的生物效应相结合,初步观察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模拟真实实验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计算斑马鱼受精后24 h (24 hpf)胚胎和96 hpf幼鱼在3.7×10 3、3.7×10 4、3.7×10 5 Bq/ml 3种不同浓度氚水中的吸收剂量率。观察经3种不同浓度氚水染毒后24 hpf胚胎和96 hpf幼鱼的翻转频率和心率,并与对照组(E3溶液)进行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随着斑马鱼发育时间的延长,其吸收剂量有所提高。24 hpf斑马鱼胚胎在3种不同浓度的氚水中对应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15×10、2.21×10 2、2.55×10 3 μGy/h;96 hpf斑马鱼幼鱼对应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95×10、3.03×10 2、3.47×10 3 μGy/h。24 hpf斑马鱼胚胎翻转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3.7×10 3 Bq/ml氚水处理组的翻转频率明显减少( t=3.94, P<0.001)。96 hpf斑马鱼幼鱼心率随着不同氚水浓度的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比较,3.7×10 3 Bq/ml氚水处理组心率明显下降( t=2.86, P=0.01),而3.7×10 5 Bq/mL氚水处理组心率上升( t=-12.12, P<0.001)。 结论:随着吸收剂量率的变化,24 hpf斑马鱼胚胎翻转频率和96 hpf斑马鱼幼鱼心率均出现显著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PAX3、Nestin表达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caenorhabditis elegans muscle excess,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中的配对盒基因(paired box 3,PAX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其对于神经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Mex3c +/-和正常野生型小鼠各18只和正常野生型雄鼠6只(用于繁殖)。在母鼠孕10.5 d、12.5 d、14.5 d时,两组各取6只母鼠获取小鼠胚胎并记录总胚胎数、吸收胎数、存活胎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胚胎Nestin、PAX3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AX3,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总胚胎数、吸收胎数、存活胎数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测;测定的Nestin蛋白、PAX3蛋白、Mex3c蛋白、细胞凋亡数据检测符合正态分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两两比较。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母鼠下丘脑Mex3c蛋白表达,Mex3c组(16.52±1.60)较对照组(26.05±2.00)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各组不同时期吸收胎及总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缺陷Mex3c基因不会导致子代胚胎发育畸形。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x3c组神经细胞较小、密度较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小鼠胚胎神经管内凋亡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20±1.30)%、(11.20±0.84)%和(10.00±0.71)%,与对照组的(4.83±1.17)%、(5.17±0.75)%和(7.17±0.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estin蛋白表达在神经纤维,PAX3蛋白表达在细胞核。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X3蛋白结果显示,Mex3c组孕12.5 d和孕14.5 d小鼠胚胎PAX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0±1.30)%和(8.80±1.30)%,与对照组(5.83±0.98)%和(3.67±0.8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时小鼠胚胎Nest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6±0.02、0.57±0.09和0.69±0.04,与对照组0.79±0.07、0.39±0.14和0.27±0.07比较,Mex3c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或0.001)。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时小鼠胚胎PAX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2、0.63±0.09和0.72±0.03,与对照组0.03±0.01、0.46±0.08和0.45±0.06比较,Mex3c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或0.001)。 结论: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中PAX3、Nestin蛋白表达并抑制神经管中神经细胞发育及成熟和促使神经管内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全胚冷冻患者中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全胚冷冻患者在取卵后接受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因OHSS高风险取消新鲜移植行全胚胎冷冻的34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将取卵术后添加GnRH-ant和来曲唑分为干预组(164例),取卵术后未添加以上两种药物分为对照组(184例)。评估两组患者取卵术后首个黄体期、OHSS的分级、卵巢体积和雌二醇(E 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HSS高风险全胚冷冻患者发生中重度OHSS的相关因素。 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29.3±3.8)和(29.4±4.1)岁( P=0.821),取卵术后干预组首个黄体期[(7.16±1.39)d]短于对照组[(13.88±2.11)d]( P<0.001)。干预组轻度、中度和重度OHSS发生比例分别为75.0%(123例)、23.8%(39例)和1.2%(2例),对照组分别12.5%(23例)、60.9%(112例)和26.6%(49例)( P<0.001)。干预组取卵术后第2、6天E 2水平[ M( Q1, Q3)]分别为1 520.0(1 213.8,1 884.8)和108.5(45.6,218.0)ng/L,低于对照组的1 666.0(508.8,1 702.0)和1 761.0(826.0,2 546.5)ng/L(均 P<0.001);腹腔积液[ M( Q1, Q3)]分别为19.5(0,30.0)和0 mm,小于对照组的46.0(0,61.0)和54.5(0,69.5)mm(均 P<0.001)。在取卵术后第6天,双侧卵巢体积均小于对照组( P<0.001)。不进行来曲唑和GnRH-ant联合处理是发生中重度OHSS的相关因素,其中对照组发生中重度OHSS风险是干预组的35.312倍( OR=35.312,95% CI:17.488~71.300)。 结论:OHSS高风险患者在取卵术后应用来曲唑联合GnRH-ant,减少中、重度OHSS发生,缩短取卵后首个黄体期,加快血清E 2的下降速度,促进卵巢体积恢复及腹腔积液的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天然药源荧光探针黄连素的诊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细胞器靶向性及双光子成像效果,以及光动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HeLa细胞作为模型细胞,探讨其生物相容性,以商业线粒体染料为比较对象,探讨其亚细胞水平的靶向区域和靶向能力,并将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探讨BBR对其组织渗透性和双光子成像性能,最终应用白光光源辐照,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的潜在的光动力治疗效果。结果:BB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对线粒体的靶向性能与商用线粒体染料具有94%的共染率,且其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在840 nm的双光子激发下能够良好的激发其进行整体斑马鱼的成像;采用低能量白光辐照下,其光动力治疗杀伤效果显示,在较低的浓度下,肿瘤细胞可被大比例杀伤(杀伤率>90%)。结论:BBR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可以在聚集状态下发光更加明亮,且其是一种良好的线粒体染料,其具有良好的双光子吸收、发射性能和光动力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背景数据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总结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2013-2022年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各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建立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各指标的背景数据库,为药物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中心2013-2022年11项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对照组共计205只孕鼠和3037只胎鼠各项胚胎发育和胎仔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95%置信区间.指标包括孕鼠妊娠期体重和体重增长幅度、孕鼠摄食量、妊娠结局(妊娠率、平均黄体数、平均着床数、平均活胎数、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胎仔生长发育情况(胎仔重、胎盘重、性别比)、胎仔外观异常率、内脏异常率和骨骼异常率.结果 孕鼠妊娠期体重呈增长趋势,妊娠后期体重增长幅度明显增大.孕鼠摄食量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妊娠第20天进行剖腹产,妊娠率为93.2%,平均黄体数、着床数和活胎数分别为18.0±3.2,15.9±2.8和14.8±3.0,活胎率为93.4%,死胎率为6.6%;胎仔雄/雌性别比为0.94,平均体重为(3.6±0.3)g,胎盘平均重量为(0.6±0.3)g.胎仔外观异常发生率约为0.2%,内脏异常率约为0.8%.骨骼异常率约为1.2%,未骨化和骨化不全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于胸骨和舌骨等,胎仔的掌骨骨化数、跖骨骨化数和骶尾椎骨化数分别为7.0±0.7,8.0±0.1和7.4±0.5,第Ⅰ~Ⅳ胸骨骨化率较高,平均为98.6%~99.9%,第Ⅴ胸骨骨化率为(68.0±28.4)%,第Ⅵ胸骨骨化率为(82.8±23.9)%.结论 初步建立了本GLP实验室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指标背景数据库,为生殖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孕早期增塑剂DEHP亚急性暴露影响蜕膜反应并增加流产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亚急性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和流产风险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300、1000、3000 mg·kg-1·d-1三个浓度梯度的DEHP对CD1小鼠进行经口亚急性暴露28 d.建立DEHP亚急性暴露小鼠早期自然妊娠模型和人工诱导假孕小鼠蜕膜反应模型,分别取自然妊娠第7天子宫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反应小鼠妊娠第8天诱导侧子宫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TUNEL检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EHP亚急性暴露对小鼠蜕膜反应的影响.构建300 mg·kg-1·d-1 DEHP亚急性暴露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观察妊娠第10天的妊娠结局,探究蜕膜反应受损对小鼠妊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EHP大剂量组受孕率显著性降低(P<0.05);HE染色显示DEHP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蜕膜基质细胞排列杂乱、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浆染色不均、多核细胞数显著降低;Masson染色显示DEHP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蜕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分布更多、数量增多、排列杂乱;TUNEL检测显示暴露组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增加;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暴露组子宫内膜蜕膜反应标志分子B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米非司酮流产刺激下DEHP小剂量组小鼠流产率、胚胎吸收率显著升高,胚胎数、子宫湿重、子宫面积、胎盘湿重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DEHP亚急性暴露导致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受损加重小鼠妊娠流产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