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lectin-1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Galectin-1 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在胚泡着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ting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Galectin-1在高容受性子宫内膜细胞RL-95-2和低容受性子宫内膜细胞HEC-1-A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两种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用JAR细胞模拟胚胎,测JAR细胞在RL-95-2和HEC-1-A上的黏附能力。将RL-95-2与HEC-1-A分别转染Galectin-1 siRNA和Galectin-1过表达载体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WNT4a、WNT5a和WNT7a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情况。将转染后的细胞分别加入WNT通路抑制剂DKK1及激活剂氯化锂(LiCl),检测EMT和WN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的侵袭、迁移情况。结果:①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alectin-1在RL-95-2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HEC-1-A中的表达( P=0.020, P=0.030);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Galectin-1主要表达于RL-95-2细胞质,而在HEC-1-A细胞中,Galectin-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②细胞黏附实验结果表明,JAR细胞在RL-95-2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高于HEC-1-A细胞( P=0.010)。③Galectin-1过表达后,HEC-1-A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 P=0.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升高( P=0.003, P=0.023);WNT相关蛋白β-catenin、WNT4a和WNT5a、WNT7a蛋白表达量升高( P=0.025, P=0.004, P=0.005, P=0.001),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明显增强( P=0.022, P=0.003)。④DKK1处理过表达Galectin-1的HEC-1-A细胞后,与DKK1处理HEC-1-A细胞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 P=0.003),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升高( P=0.015, P=0.033),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加( P=0.030, P=0.040)。⑤RL-95-2细胞下调Galectin-1的表达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 P=0.004),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 P=0.030, P=0.023),β-catenin、WNT4a、WNT5a、WNT7a蛋白表达量降低( P=0.001, P=0.005, P=0.023, P=0.020)。⑥LiCl处理下调Galectin-1表达的RL-95-2细胞后,与LiCl处理RL-95-2细胞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增加,N-cadherin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降低( P=0.012, P=0.035, P=0.020);细胞迁移率、侵袭数目降低( P=0.040, P=0.020)。 结论:与低容受性子宫内膜细胞相比,高容受性的子宫内膜细胞中Galectin-1的表达水平增加;Galectin-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胚胎的着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的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人群携带率高,是儿科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肌肉病。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可以有效预防SMA患儿的出生。为了规范SMA的PGT技术,由中国神经病学、儿科学和生殖遗传学专家组成脊髓性肌萎缩症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编写组,讨论和制定了本共识,供临床应用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D55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妊娠的建立依赖于子宫内膜正常的功能状态,CD55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表达逐渐上调并在分泌中期达到峰值,而CD55的异常表达与反复流产和着床失败、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癌等多种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有关。除了作为补体调节蛋白抑制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以外,CD55在子宫内膜中还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细胞侵袭迁移与黏附等生物学行为;此外,CD55还可结合其配体CD97作为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抑制性调节信号,在非免疫细胞则参与促进细胞的侵袭迁移。本文通过对CD55在子宫内膜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究CD55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和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提供更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预培其损”理论的中药复方防治反复着床失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可能经历反复着床失败。在“预培其损”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可在IVF-ET前通过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过度凋亡等途径,提高夫妻双方精卵质量以获取高质量胚胎;可促进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调节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调节免疫改善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利于胚胎植入;还可在移植后发挥补益脾肾、顾护胎元作用,以助着床,亦可缓解移植时患者的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对卵子和胚胎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氧化应激水平与卵子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治疗的67例PCOS患者(PCOS组)和66例单纯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取卵日血清及直径大于18 mm卵泡的卵泡液。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卵子质量、胚胎培养结局和移植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SOD水平[(22.11±3.70)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70±3.32)U/mL, P<0.001];PCOS组的卵泡液TAC水平[(0.62±0.05)mmol/L]、MDA水平[(16.64±3.85)nmol/mL]和血清MDA水平[(18.20±4.68)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04)mmol/L, P<0.001;(13.74±2.28)nmol/mL, P<0.001;(15.37±5.34)nmol/mL, P=0.008];PCOS组优质胚胎率[34.1%(341/1 000)]、着床率[49.5%(54/109)]、临床妊娠率[60.9%(39/64)]和活产率[50.0%(32/64)]均低于对照组[41.7%(306/733), P=0.013;58.7%(54/92), P=0.023;70.3%(45/64), P=0.006;59.4%(38/64), 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卵泡液TAC水平与优质胚胎率呈显著负相关( β=-1.83, P=0.012);各氧化应激指标与临床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TAC水平升高,过高的卵泡液TAC水平可能是胚胎质量低下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比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中hCG扳机与双扳机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人群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扳机与双扳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IVF-ET助孕的239例患者资料,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根据扳机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重组hCG(recombinant hCG,rhCG)250 μg( n=143);B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0.2 mg联合hCG 2 000 U进行双扳机( n=96)。比较两组患者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等。 结果:两组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第3天胚胎形成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的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为1.40%(2/143),高于B组[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鲜及解冻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双扳机与hCG扳机比较,卵母细胞、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双扳机似乎有减少OHSS发生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30%~50%,常见的病因包括输卵管及盆腔因素、内分泌紊乱、卵子质量异常、炎症、免疫失调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与容受性低下密切相关,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下降、PRA/PRB失调、孕激素下游信号通路的多个分子表达异常、PR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对孕激素反应低下,导致孕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下降、雌孕激素调节的内膜容受性相关蛋白表达低下、子宫内膜结构改变、蜕膜化不足等,最终胚胎着床失败。本文对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作用效应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探索改善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GT-A嵌合型胚胎的遗传咨询与移植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高通量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胚胎着床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GT-A)领域的广泛应用,PGT-A中嵌合型胚胎的实验室检测标准、诊断阈值标准、筛选取舍原则、移植前和移植后妊娠期相关遗传咨询等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PGT-A中嵌合型胚胎的临床处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位生殖医学专家和PGT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参考国际同行的相关意见,针对嵌合型胚胎的发生机制、检出的相关因素、分类、PGT-A技术平台的质量控制、报告原则以及嵌合型胚胎的遗传咨询、移植策略、妊娠后产前检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制定本共识,提供关于PGT-A嵌合型胚胎移植的遗传咨询及移植策略的指导建议以及嵌合型胚胎临床处理的参考建议,供生殖临床及PGT实验室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在胚胎AI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胚胎时差成像技术(TLT)结合人工智能(AI)探索体外胚胎发育曲线(EDM)中的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体外受精(IVF)胚胎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的诊断性试验,即临床数据AI再评估,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的1 226例患者共6 545个胚胎,其中2 869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所有胚胎通过TLT培养并进行观察,由TLT记录软件Embryo Viewer依据胚胎发育动力学绘制EDM。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卵裂球数目进行实时识别、记录,并与EDM进行比较,分析由卵裂球计数变化而形成的跳变值与胚胎结局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评估、胚胎着床及活产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胚胎着床、活产的预测价值。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受精卵受精后72 h卵裂球计数曲线提取的总跳变值与卵裂模式、囊胚形成、培养至第3天胚胎(D3胚胎)的形态学评级、D3胚胎的细胞均一度、D3胚胎的细胞碎片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β值分别为-0.268、-0.116、-0.213、-0.159、-0.222; P均<0.001),与D3胚胎的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 β=0.03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与囊胚形成( OR=0.97,95% CI为0.93~0.99; P=0.034)、胚胎着床( OR=0.96,95% CI为0.93~0.98; P=0.044)呈显著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预测胚胎着床能力与传统胚胎形态学评估方法相近[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6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产与患者年龄( OR=0.91,95% CI为0.88~0.93; P<0.001)、D3胚胎形态学评级( OR=0.77,95% CI为0.59~0.99; P=0.045)及胚胎总跳变值排序( OR=0.98,95% CI为0.96~0.99; P=0.038)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获卵数( OR=1.08,95% CI为1.05~1.11; P<0.001)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 OR=1.09,95% CI为1.06~1.12; P<0.001)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纳入建模的以上多个因素预测活产的AUC值为0.666。 结论:跳变值及其排序是对体外胚胎卵裂期发育的系统量化,其与胚胎发育质量及临床结局相关,可能是胚胎体外评估及选择的有益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质细胞衰老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容受性建立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胚胎着床过程复杂而精密。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两者的同步发育是决定胚胎着床的关键因素。蜕膜化是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变为分泌型的蜕膜基质细胞的过程,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异常蜕膜化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不良妊娠结局。最新研究表明子宫内膜蜕膜化中存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衰老的现象,一定程度的基质细胞衰老促进蜕膜化和容受性建立,而过度或不足的基质细胞衰老则可能导致蜕膜化异常和容受性受损。本文旨在对基质细胞衰老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容受性建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容受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