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ApoB/A1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研究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1)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血清RDW及ApoB/A1比值在评估AP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望成为AP病情评估与预后诊断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14例。根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水平组为66例,正常组为48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低水平组胆固醇[(2.32±0.97)mmol/L]、甘油三酯[(6.45±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1.01)mmol/L]、载脂蛋白B[(0.93±0.32)g/L]均高于正常组[(1.87±0.89)mmol/L、(4.88±0.94)mmol/L、(3.12±0.88)mmol/L和(0.76±0.17)g/L]( t=2.477~7.322,均 P<0.05),低水平组载脂蛋白A[(1.22±0.34)g/L]低于正常组[(1.58±0.47)g/L)]( t=-4.748, P<0.05),但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31)mmol/L比(1.43±0.5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4, P>0.05)。低水平组空腹血糖[(5.53±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2±0.79)%]和空腹胰岛素[(18.71±5.46)mU/L]均高于正常组[(5.09±0.76)mmol/L、(6.01±0.92)%和(15.49±4.98)mU/L]( t=2.136~3.225,均 P<0.05),但两组餐后2 h血糖[(8.79±1.56)mmol/L比(8.32±1.8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2, P>0.05)。低水平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54.55%(36/66)]高于正常组[35.42%(17/48)](χ 2=4.088, P<0.05)。低水平组睾酮[(61.45±21.44)μg/L]高于正常组[(50.39±22.31)μg/L]( t=2.673, P<0.05),但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7~1.714,均 P>0.05)。 结论: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患者更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糖、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孕中期代谢相关因素的巨大儿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MI分为体重正常组(940例,BMI<24.0 kg/m 2)和肥胖或超重组(174例,BMI≥24.0 kg/m 2)。记录不同体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孕期糖代谢状态资料,记录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价值并寻找相应预测切点。用PROCESS 3.4进行中介分析。 结果: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超重或肥胖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更高(OR值为2.72,95%CI 1.75~4.23)。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妊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后,孕中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hPBG)、妊娠期糖尿病(GDM)、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孕重增加(GWG)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保护因素(均 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孕前体重正常组共940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孕中期的GWG、ApoB及TG/HDL-C;孕前超重和肥胖组174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ApoB和TG/HDL-C。孕前体重正常组预测巨大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5.2%;超重或肥胖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灵敏度仅为50.0%,特异度为97.3%。在2组中,TG/HDL-C作为中介变量,在血糖和巨大儿的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 结论:孕中期ApoB、TG/HDL-C联合GWG建立的巨大儿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孕前体重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脂水平的变化与肺癌疗效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寻找监测和评价疗效方便可及的手段。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11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疗效评价,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疾病稳定中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纳入病灶缩小组(85例),将疾病进展及疾病稳定中未达到疾病进展的患者纳入病灶增大组(26例)。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ECOG PS评分资料并进行比较。比较2组治疗前后(规范治疗2周期)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脂对于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治疗前2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缩小组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高于病灶增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缩小组TC、HDL-C、LDL-C、ApoA1、ApoB均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分别为TC(4.61±0.91) mmol/L比(4.17±0.81) mmol/L;HDL-C(1.16±0.30) mmol/L比(1.05±0.29) mmol/L;LDL-C(2.97±0.66) mmol/L比(2.72±0.61) mmol/L;ApoA1(1.22±0.25) g/L比(1.09±0.27) g/L;ApoB(0.87±0.22) g/L比(0.81±0.20)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79、4.84、4.74、5.59、3.44,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增大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分别为TC(3.94±0.84) mmol/L比(4.05±0.91) mmol/L;HDL-C(1.02±0.21) mmol/L比(1.05±0.26) mmol/L;LDL-C(2.52±0.65) mmol/L比(2.63±0.61) mmol/L;ApoA1(1.08±0.24) g/L比(1.12±0.26) g/L;ApoB(0.77±0.17) g/L比(0.78±0.17) 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97、0.91、1.26、1.06、0.42, P值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TC最佳临界值为4.1 mmol/L时,评价疗效的敏感度最高(75.3%);HDL-C最佳临界值为1.195 mmol/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80.8%);LDL-C最佳临界值为2.8 mmol/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73.1%);ApoA1最佳临界值为1.215 g/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80.8%);ApoB最佳临界值为0.865 g/L,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73.1%)。 结论:TC、HDL-C、LDL-C、ApoA1、ApoB可能作为肺癌患者疗效监测评估的另一项指标。而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癌负荷的减小,预示更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血脂指标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一项横断面调查的事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各种血脂成分及其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事后分析。连续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分为早发AMI组(首次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AMI组。收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non-HDL-C/HDL-C及ApoB/ApoA-1等血脂指标,采用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两种形式来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上述血脂指标与早发AMI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TEMI患者1 626例,平均年龄61岁,74.6%为男性,其中早发AMI组409例,晚发AMI组1 2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发AMI风险随TG、non-HDL-C/HDL-C、non-HDL-C、ApoB/ApoA-1、TC和ApoB五分位数增加而显著增高;LDL-C、ApoA-1和Lp(a)与早发AMI无明显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除Lp(a)、LDL-C、ApoA-1和ApoB/ApoA-1外,其他血脂指标水平均与早发AMI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TG和non-HDL-C/HDL-C对早发AM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不一致性分析发现,在高TG合并高non-HDL-C/HDL-C组,患者早发AMI发生率和风险最高。结论:早发AMI患者TG和non-HDL-C/HDL-C等多项血脂指标显著增高,其中TG与早发AMI关系最为密切,应得到早期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痫前期患者 APOC1基因rs4420638A/G和-317H1/H2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C1基因 (APOC1)rs4420638A/G和-317H1/H2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包括289例PE患者和824例无妊娠并发症的对照孕妇。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别测定 APOC1 rs4420638A/G和-317H1/H2位点多态性,采用酶法和PEG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血脂和apo水平。 结果:APOC1基因rs4420638A/G和-317H1/H2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PE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携带rs4420638位点G等位基因的PE患者有更高的血清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B水平以及apoB/apoA1比值( P<0.05)。携带-317H1/H2位点H2等位基因的PE患者有更小的分娩孕周( P<0.05)。 结论:APOC1基因rs4420638和-317H1/H2位点多态性与PE患者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有关。未发现这两个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妇女PE发生的风险相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bA 1C对年龄≥65岁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水平及其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老年(年龄≥65岁)T2DM患者386例,年龄(72.7±5.4)岁,其中男269例,女117例;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有92例,年龄(72.9±5.2)岁,其中男65例,女27例,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同时分析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和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的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记物。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来分析各变量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LDL-C、sdlDL-C与年龄和其他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sdlDL-C的升高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在两组基线临床数据的比较中,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的LDL-C、sdlDL-C、Non-HDL-C、GLU、HbA 1c、ApoB水平明显高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 t分别为3.26、3.46、2.91、2.47、4.03、3.00, P<0.05),而ApoA-I水平明显低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 t=-2.39, P<0.05);校准年龄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每10 mg/dl sdlDL-C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独立相关( HR 1.281, 95 %CI 1.225~16.032, P<0.01);sdlDL-C与TG、Non-HDL-C、ApoB呈正相关( r分别为0.323、0.588、0.623, P<0.01),与年龄、HDL-C、ApoA-I呈负相关( r分别为-0.363、-0.301, 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dlDL-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36, 95 %CI 0.554 9~0.918 2, P=0.003),同时HbA 1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25, 95 %CI 0.524 3~0.927 3, P=0.006),两者联合检测提高预测能力(AUC=0.837, 95 %CI 0.711 4~0.973 5, P=0.001)。 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sdlDL-C的升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显著独立相关。血清SdlDL-C相对LDL-C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有望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最有效预测血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折麦布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ODYSSEY EAST研究中国地区亚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的中国患者中,比较阿利西尤单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与依折麦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ODYSSEY EAST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中国亚组包含456?例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组,其中阿利西尤单抗组患者接受阿利西尤单抗皮下注射75 mg每2周1?次(Q2W),若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1 mmol/L,则在第12周上调阿利西尤单抗剂量至150 mg Q2W;依折麦布组患者接受依折麦布10 mg/d口服治疗,治疗持续2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LDL-C第24周较基线的变化百分比。关键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第12和24周LDL-C(12周)及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 (Apo A1)、载脂蛋白B(Apo 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HDL-C、空腹甘油三酯较基线的变化百分比,和第24周达到LDL-C<1.81 mmol/L的患者比例。同时在治疗期间评价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456?例中国患者年龄(59.5±10.9)岁,男性341?例(74.8%),阿利西尤单抗组303?例(66.4%),依折麦布组153(33.5%),2组间人口学、临床特征和血脂指标各项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2和24周,阿利西尤单抗降低LDL-C的幅度均大于依折麦布,较基线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35.2±2.2)%和(-36.9±2.5)%( P均<0.001)。第12周,阿利西尤单抗组Lp(a)、Apo B、总胆固醇和非HDL-C较基线的降幅比依折麦布组更显著,2组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40.3±2.8)%,(-27.7±1.8)%,(-19.6±1.5)%和(-27.7±1.9)%( P均<0.001)。第24周,阿利西尤单抗组达到LDL-C<1.81 mmol/L(85.3%比42.2%)和<1.42 mmol/L(70.5%比17.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依折麦布组( P均<0.001);且Lp(a)、ApoB、总胆固醇和非HDL-C较基线的降幅也更为显著,2组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37.2±2.8)%、(-29.1±2.0)%、(-21.6±1.6)%和(-29.6±2.2)%( P均<0.001)。治疗期间阿利西尤单抗组和依折麦布组发生不良事件患的者比例接近[73.8%(223/302?例)比71.2%(109/153?例)]。 结论:在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的中国患者中,阿利西尤单抗降低LDL-C的疗效显著优于依折麦布,且研究观察期间两种治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载脂蛋白E(apoE)E2、E4等位基因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T2DM住院患者3 459例,其中无MI患者3 044例(T2DM组),MI患者415例(T2DM+MI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poE基因对T2DM患者MI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1)apoE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T2DM+MI组E4等位基因频率(12.29%,102/830)高于T2DM组(9.13%,556/6 088),E2等位基因频率(7.35%,61/830)低于T2DM组(8.21%,500/6 088)( 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E4等位基因(E3/E4+E4/E4)是T2DM进展为MI的风险因素( OR=1.48,95% CI 1.14~1.92, P=0.003)。携带E2等位基因(E2/E3+E2/E2)与T2DM进展为MI无关( OR=0.88, P=0.642)。(2)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TC、LDL-C和apoB水平在携带E4等位基因、野生型和携带E2等位基因患者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DL-C、apoA1和apoE水平在携带E4等位基因、野生型、携带E2等位基因患者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携带E4等位基因是T2DM患者发生MI的风险因素;apoE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男性痛风患者血清雌激素 雄激素孕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雌、雄、孕激素在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pG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66例pGA患者[其中急性期痛风患者(AG)93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118例、慢性期痛风患者(CG)55例]和129名健康体检者(HC)的血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孕酮、睾酮、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 pGA、AG、IG、C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均低于HC组[(30±8)pg/ml,(27±7)pg/ml,(31±8) pg/ml,(34±7)pg/ml,(35±10)pg/ml; F=17.770, P<0.05]和[(4.4±1.6)ng/ml,(3.8±1.4)ng/ml,(4.6±1.4)ng/ml,(5.1±2.0)ng/ml,(5.8±1.9)ng/ml; F=23.314, P<0.05],但HC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又均低于IG、CG组[(27±7)pg/ml,(31±8)pg/ml,(34±7)pg/ml; F=17.770, P<0.05]和[(3.8±1.4)ng/ml,(4.6±1.4)ng/ml,(5.1±2.0)ng/ml; F=23.314, P<0.05],IG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CG组[(31±8)pg/ml,(34±7)pg/ml; F=17.770, P<0.05]。HC组血清中孕酮水平、雌二醇/睾酮均低于pGA、AG组[(0.24±0.10)ng/ml,(0.27±0.11)ng/ml,(0.30±0.15)ng/ml; F=5.124, P<0.05]和[(0.006 6±0.002 2)ng/ml,(0.007 6±0.003 2)ng/ml,(0.008 0±0.003 8)ng/ml; F=3.787, P<0.05],IG、CG组血清中孕酮水平又均低于AG组[(0.25±0.09)ng/ml,(0.26±0.08)ng/ml,(0.30±0.15)ng/ml; F=5.124, P<0.05];②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GA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胱抑素(CysC)呈正相关( r=0.310, P<0.01; r=0.164, P=0.008),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 r=-0.133, P=0.030);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 r=0.139, P=0.023);其睾酮水平与肌酐、CysC呈正相关( r=0.179, P=0.003; r=0.162, P=0.008),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呈负相关( r=-0.140, P=0.022; r=-0.173, P=0.005; r=-0.149, P=0.015);其雌二醇/睾酮与载脂蛋白(apo)B1、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r=0.131, P=0.032; r=0.140, P=0.023)。A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肌酐呈正相关( r=0.234, P=0.024; r=0.245, P=0.018);其睾酮水平与肌酐呈正相关( r=0.349, P=0.001),与apoB1呈负相关( r=-0.250, P=0.016);其雌二醇/睾酮与apoB1呈正相关( r=0.276, P=0.007)。I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呈正相关( r=0.269, P=0.003),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 r=-0.183, P=0.048);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 r=0.204, P=0.027)。CG组孕酮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 r=0.303, P=0.025)。 结论:痛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显著降低,孕酮雌二醇/睾酮表达升高,雌二醇与睾酮之间呈正相关,并与痛风患者炎性、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提示雌、雄、孕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痛风的炎症和代谢过程参与其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