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介绍一种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采用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术中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眼轮匝肌,分离眼轮匝肌并暴露睑板前筋膜层,于瞳孔中线偏内侧可见1、2支斜向内走行的神经,仔细解剖并予以保留,于眶隔深面上行分离并去除部分眶隔脂肪,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浅层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形成自然的重睑弧度,无张力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12个月以Semmens-Weinstein单丝采用轻触法检查重睑线上、下对应部位的触觉,评估重睑线下皮肤的触觉减退情况,分为无差别、轻度差别、明显差别3个等级;术后3~12个月由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结果:共纳入79例双侧单睑患者(共158只眼),均为女性,年龄18~44岁,平均26.6岁。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4个月。89.9%(142/158)上睑感觉评价为"无差别",10.1%(16/158)评价为"轻度差别"。无上睑麻木或感觉异常等不适症状发生。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为94.9%(75/79)。2例患者术后外观轻度不对称;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2周后自行吸收,重睑轻微不对称;1例患者切口瘢痕增生,予硅凝胶外涂结合脉冲染料激光干预后,于术后9个月恢复。结论: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是一种效果确切、重睑形态逼真、可保留重睑线下的皮肤感觉、损伤小、恢复快的新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将威海市立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患者76例(男22例,女54例,年龄18~48岁,平均31岁)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照组38例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每4周1次,未痊愈及复发者继续治疗,共治疗5次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1例,占55.26%;有效32例,占84.21%;对照组治愈4例,占10.53%,有效16例,占42.11%,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5.371,4.989, P<0.01)。 结论: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至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收治4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低能量密度组给予4.0~6.5 J/cm 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能量密度组给予6.6~9.0 J/cm 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激光治疗。间隔3~4周治疗1次,直至瘢痕形成6个月时结束治疗。治疗前和瘢痕形成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行瘢痕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V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 P值均<0.05),3组瘢痕V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瘢痕色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 P<0.05),3组瘢痕色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治疗后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6.67%(1/15),高能量密度组为13.33%(2/15),低能量密度组为66.67%(10/15),低能量密度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 P<0.05)。(4)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红斑或紫癜持续时间比高能量密度组明显缩短( P<0.05);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未见水泡,高能量密度组出现水泡者10例,高能量密度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低能量密度组。 结论:低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优于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0~6.5 J/cm 2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推荐能量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外科手术瘢痕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评估脉冲染料激光(PDL)联合非剥脱性点阵激光(NAFL)治疗外科手术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该研究将76名健康成年人在进行皮肤外科手术缝合后随机分配至PDL+NAFL治疗的治疗组及无激光治疗的对照组,每组38人。治疗组成年人创面每2~8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周的随访中,由患者和单盲医师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和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评估瘢痕改善程度。结果显示,最终52名成年人(治疗组28人,对照组24人)完成了该研究,其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总得分有明显改善,红斑分项评分(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也有显著改善(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观察到瘢痕厚度和硬度均有较大改善(P<0.05);单盲医师观察到治疗组患者瘢痕在血管分布方面得到明显改善(P<0.05)。总之,该研究认为PDL联合NAFL治疗可以改善外科手术瘢痕厚度、硬度和红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光美容领域的进展和思考(2020—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文回顾近1年来激光美容领域的相关进展,为现阶段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联合激光或药物治疗对瘢痕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式;皮秒激光对于亚洲人萎缩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皮秒激光平扫或蜂巢模式被证实对黄褐斑安全有效;葡萄酒色斑10次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效果只能提高5%~10%,因此增加治疗次数收益不大;射频和聚焦超声仍是年轻化方面的主流设备,但近来证实皮秒激光、CO 2注射等也安全有效;非剥脱点阵激光仍是改善毛孔和妊娠纹的主要设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合激光技术联合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烧伤患儿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PDL)和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联合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烧伤患儿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及自身前后对照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6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患儿,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1~12岁。患儿均采用复合激光技术(PDL和UFCL)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以下简称联合治疗),间隔2个月后,行第2次联合治疗。分别于首次联合治疗前和末次联合治疗后6个月,由医师和患儿家属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患儿瘢痕情况。于末次联合治疗后6个月,统计患儿家属对疗效的满意度并计算总体满意率。记录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末次联合治疗后6个月,医师对患儿瘢痕的厚度、血管分布、色泽、表面粗糙度、质地、范围及总体评价的POSAS评分以及患儿家属对患儿瘢痕的颜色、疼痛程度、瘙痒程度、硬度、厚度、形状大小及总体评价的POSAS评分均明显低于首次联合治疗前( t值分别为17.32、16.73、15.00、14.91、19.62、28.74、29.83,17.43、20.52、29.01、28.82、24.91、20.30、42.13 ,P<0.01)。末次联合治疗后6个月,分别有62(93%)、3(4%)、2(3%)名患儿家属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总体满意率为97%(65/67)。末次联合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儿创面均未出现瘢痕增厚、感染。 结论:复合激光技术联合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烧伤儿童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可改善瘢痕的外观及质地,减轻患儿瘢痕疼痛和瘙痒,且不良反应少,患儿家属对疗效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不同部位浅表性血管瘤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不同部位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婴幼儿(≤3岁)浅表部位血管瘤临床资料。按治疗部位进行分组,分析各部位的激光治疗能量、治疗次数、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根据数据性质,分别采用 t检验、SNK- q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437例患儿,男168例,女269例,0~36个月龄。按部位将其分为头皮(34例)、额部(37例)、面颊(61例)、眼周(30例)、鼻部(21例)、唇部(12例)、口周(10例)、耳部(16例)、颈部(26例)、胸部(36例)、腹部(24例)、背部(21例)、臀部(12例)、会阴(14例)、上臂及前臂(30例)、手部(25例)、腿部(18例)、足部(10例)。各部位治疗平均能量均在8.0 J/cm 2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治疗次数,头皮、额部、面颊、眼周、鼻部、唇部、口周、足部较其他部位的治疗次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鼻部及口周浅表血管瘤的治疗次数最多;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6.57%(422/437);共发生3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1%,其中出现色素脱落或减退22例,色素沉着5例,萎缩性瘢痕8例。 结论: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于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轻,但不同部位的浅表型血管瘤其所需治疗次数存在差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酒渣鼻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酒渣鼻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酒渣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和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外搽,B组则给予甲硝唑口服联合PDL治疗。观察治疗前、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12、24、48周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B组12、24、48周时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A组( P<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和B组有效率呈降低趋势,A组48周时有效率低于12周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虽然呈降低趋势,但48周时有效率与12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2、24、48周时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且B组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的患者。 结论:PDL治疗酒渣鼻可提高近期、远期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氧化碳结合人造血细胞对染料激光照射造成的组织热损伤起抗氧化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动物实验中,人造红细胞即血红蛋白囊泡(HbV),可作为脉冲染料激光(PDL)的光敏剂,用于治疗葡萄酒色斑。在前期动物实验中,作者观察到HbV主要分布在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周围,HbV和红细胞都能吸收激光的光子并产生热量,这有助于通过PDL消除极细小的血管以及较大的皮下深层血管。作者前期在兔耳模型中测试显示,用染料激光照射与一氧化碳结合的HbV(CO-HbV)后,CO-HbV在血管内产生热能的同时还释放一氧化碳。作者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一氧化碳的抗氧化特性,是否能减少PDL引起的热损伤的继发性进展。作者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评估了PDL单独照射及PDL照射后静脉注射CO-HbV,对大血管和周围真皮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五级评分法对软组织损伤进行分级,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静脉注射CO-HbV显著减少了PDL照射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然而,静脉注射CO-HbV对大血管壁的损伤的影响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部分病例甚至出现了组织病理学分级上升情况。染料激光治疗葡萄酒色斑的效果更佳,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碳可在创面充血淤滞区域内对抗自由基,发挥了抗氧化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与烧伤创面充血淤滞带的治疗理论相似,即一氧化碳具有保护组织免受热损伤的作用。这也与之前文献报道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治疗烧伤的效果相一致,即烧伤后立即将还原剂直接输送到患处组织中,即便是少量的还原剂,也可以减轻创面复杂的炎症级联反应,避免激光治疗后不必要的炎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玫瑰痤疮光电疗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玫瑰痤疮是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药物治疗是一线疗法。近年来光电疗法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对玫瑰痤疮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总结玫瑰痤疮光电疗法的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