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鹦鹉热衣原体合并土曲霉真菌重症肺炎的救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发热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 d"于2022年05月16日入院。患者10 d前打扫鸭舍后出现乏力伴全身酸痛、发热,体温最高40.0℃,寒战伴大汗,随后出现咳嗽咳痰,较剧烈,黄色大量黏痰,伴胸闷气促。自行服用退热、止咳药物,无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7 d后至当地医院住院就诊,神志尚清,但血压降低,考虑为"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针1 g/8h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3 d后发热、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本院急诊科就诊,予面罩吸氧、止咳化痰、泰能抗感染治疗,呼吸科会诊认为不除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建议并加用"多西环素胶囊"。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具体诊断经过不详)。吸烟50余年,约每日40支,未戒,饮酒50余年,每次杨梅酒250 mL,未戒。1弟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已故,父亲及其余3兄弟均有类似"心脏扩大"疾病史,健在。患者入院第2天,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侧支静脉分型对术中静脉处理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侧支静脉分型对术中静脉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6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结果,结合术中瘤周侧支静脉的回流情况对所有患者的瘤周侧支静脉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指导术中对静脉的处理。根据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常规行头颅CT和MRI检查,明确肿瘤的切除程度以及静脉性梗死的发生情况。术后患者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果:68例患者的瘤周侧支静脉可分为4型:(1)无吻合型(12例):静脉围绕肿瘤走行;(2)端-端吻合型(17例):闭塞窦前、后静脉相互沟通;(3)浅静脉吻合型(25例):闭塞窦瘤周侧支静脉主要通过浅静脉回流;(4)深静脉吻合型(14例):闭塞窦瘤周侧支静脉主要通过深静脉回流。68例患者中,术中意外或有目的损伤瘤周侧支静脉共12例,4例(5.9%)发生继发静脉性脑梗死。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8例,Ⅱ级24例,Ⅲ级15例,Ⅳ级11例。术后6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GOS Ⅴ级66例,Ⅳ级1例,Ⅲ级1例。结论:瘤周侧支静脉分型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静脉的取舍具有参考价值,根据分型情况指导术中对瘤周侧支静脉的处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因静脉损伤继发静脉性梗死引起的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评价关于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官网、JBI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PubMed、Embase、CINAHL、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间限制为201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对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证据提取、等级评定及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及2篇随机对照试验,共形成27条最佳证据,涵盖营养管理团队建设、营养及吞咽障碍的筛查与评估、营养支持时机与实施途径、营养管理具体措施、出院后延续营养管理5个方面内容。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有关听神经瘤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循证依据。但其推荐意见尚缺乏专科性、部分意见存在争议、且来自多个国家,在临床实践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综合分析,有所取舍,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真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在陪护期间的真实体验,为管理者制订护理对策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产生4个主题:坚守与不放弃,坚守是缘于对医护的信任与肯定、不放弃是因难以割舍血脉亲情、坚持是因病友点亮生的希望;情感体验的时机性变化,急救期:对抢救无措和期待病情稳下来,并发症高峰期:理解疾病特点和关注治疗进展,稳定期:对预后不确定和渴望情感陪护;面对未来的无力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消极体验和积极感受并存,在疾病不同阶段的陪护体验和需求呈动态变化,根据患者家属认知和需求,探索发展姑息医学,从积极的视角挖掘家属潜能提升应对能力,是维持家属稳定心理健康状态的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胡玲针灸"治神、调阴阳"法治疗失眠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的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早醒且不能再入睡以及日间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为主[1].据统计,全球有15%~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对失眠的诊治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2].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中医学认为人的睡眠依靠卫气运行,正常情况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某些原因导致卫气运行失常,阴阳失调,人则寤寐颠倒,而致失眠.胡教授认为失眠乃神不守舍、阴阳不调所致,临床中注重治神,强调"心脑同治",同时配合任脉艾灸,"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使阳气入阴,阴阳平衡.笔者现对胡教授治疗失眠学术思想作初步探讨与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早期中医学"脉舍神"理论及其应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脉舍神"是早期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代中医学对这一理论却罕有认识,更未提出明确的应用.该文结合魏晋及其之前中医学存世与出土文献,探求了早期中医学中"脉舍神"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在早期中医学中,脉诊之"脉"与经络之"脉"均属"脉"之范畴,因此"脉"同时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功能."脉舍神"理论实则是论述了"神"与脉中血气变化的相关性,"神"为血气所养,与血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对于"神"的感知与调节,可以通过对血气的调节而实现."脉舍神"理论与针灸治疗、色脉诊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脉舍神"之理论的指导下,医者可以通过诊察色脉之变化来判断患者之"神"的状态,并通过针刺、灸法等方式调节脉中血气之状态,以达到调节患者之"神"的目的.其中对于癫、狂病的诊治是早期中医学对"脉舍神"理论的一个经典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数据挖掘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 2021年 2月—2022年 6月就诊于冯玲教授门诊的有效心房颤动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别从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图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临床验案 157个,有效处方 157首,涉及中药 136味.用药频次≥35次的中药有 20味,占药物总频次的 67.51%,其中甘松、丹参、檀香、炒酸枣仁的频次较高(≥140次).四气以寒温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苦居多,辛味次之.归经以入心、胃、肺、肝经为主.药物功效分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活血祛痰药、安神药等 10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10 个关联药组(支持度≥104,置信度=1),聚类分析得出 4个核心类方.结论:冯玲教授辨治阵发性心房颤动调脉安神并重,认为血脉不利(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神不守舍(神无所归、魂无所主)为核心病机,治以益气滋阴充脉、理气祛痰化瘀、养神平肝定悸为法,重视补宗气、畅气血,强调"心胃"同治、辛苦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R语言分析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治疗失眠症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基于R语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教授基于"神舍观"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白长川教授治疗失眠症医案202 个,建立Excel 数据库,录入患者诊疗信息,运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次及属性分析、相关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同时对医案中的症状和舌象与脉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首诊处方202 个,涉及药物175 味,药物占比大于20%的有28 味,使用频率前10 位的药物依次为龙骨、牡蛎、茯苓、柴胡、白术、酸枣仁、远志、石菖蒲、姜半夏、焦栀子;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肺、心、肝为主.相关系数较高的前 5 组药对组合多为安神药,关联分析得出核心药物有柴胡、黄芩、龙骨、牡蛎、远志、石菖蒲、首乌藤、酸枣仁,此组合可视为小柴胡汤、孔圣枕中丹、酸枣仁汤之变方.聚类分析分为4 类,分别为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加减以及常用药对组合.对医案进行关联分析得出,支持度最高的症状关联为易早醒和不复睡,舌脉关联为苔薄黄腻、脉沉细.结论:白长川教授基于"神舍观"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剂有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等方,核心药物组合是柴胡、黄芩、龙骨、牡蛎、远志、石菖蒲、首乌藤、酸枣仁,符合调达三焦气机、运脾和胃安神的治疗大法,令阴阳各有所入之处,营卫兼得转化之机,神入其舍、安守于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心部于表"论风药治疗冠心病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心部于表"是对心的生理功能与表从属关系的高度概括."心部于表"与肾治于里相对而言,阳主外,主动,意为心脏调节在表的阳气,而肾脏统摄在内的阴气,两者内外协调而使气血阴阳相顺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又心藏神,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主,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心阳、心气鼓动气血津液外舍于周身,沟通表里,为心藏神提供物质基础.若心阳、心气受损,邪由表入,或邪由内生,风痰瘀血等病理产物损伤络脉,或直中心脉,皆可导致心脏受损.风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不仅具有开泄腠理,发散外邪之功,还可畅达阳气,行气胜湿,化瘀通络,醒神开窍,药力直趋病所.疏风散邪以理经通络,运转气机而畅通血脉之心;又可振奋阳气,化瘀解郁而恢复心之神识;前可畅达肝脾气机,燥湿醒脾,调和气血而助心之功能恢复.基于"心部于表"的理论内涵,探索风药理心之功,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TBS模式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舍曲林治疗,同时观察组予以TBS模式的rTMS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伪刺激,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量(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的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74.00%相比增高显著(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WSCT错误反应数、持续错误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CST完成分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BS模式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