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代谢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血浆代谢标志物。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URSA且妊娠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23例(URSA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早期孕妇22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联用技术对血浆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应用差异表达倍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应用通路富集分析方法筛选与URSA发生相关的通路。结果:URSA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使用UPLC-MS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从血浆中共检测到526种代谢物,根据筛选条件发现其中33种是与URSA相关的差异代谢物。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了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乙醇胺(AUC=0.972,95% CI为0.920~1.000)、檀萜烯水合物(AUC=0.902,95% CI为0.786~0.982)、L-亮氨酸(AUC=0.884,95% CI为0.772~0.960)、西松烯(AUC=0.881,95% CI为0.758~0.956)、咖啡因(AUC=0.875,95% CI为0.756~0.962)、4-羟基苯甲酸丙酯(AUC=0.864,95% CI为0.732~0.946)。6种差异代谢物联合诊断URSA的AUC为0.983(95% CI为0.929~1.000)。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显示,URSA的发生与多条代谢通路相关,包括咖啡因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 结论:妊娠早期正常妊娠与URSA孕妇的血浆代谢谱有差异,6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乙醇胺、檀萜烯水合物、L-亮氨酸、西松烯、咖啡因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及其代谢通路可能参与URSA的发生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0例复发性流产病因分析及环孢素A治疗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20例复发性流产(RSA)病因组成,并观察环孢素A(CsA)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妇科就诊的12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因,并将6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URSA)按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环孢素A+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并随访截止2019年10月1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及两组在孕6、8周外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 2)水平。 结果:120例RSA患者,父母染色体异常7例(5.83%),解剖异常10例(8.33%),内分泌异常6例(5.00%),凝血异常6例(5.00%),感染因素2例(1.67%),男方因素5例(4.17%),复合因素异常22例(18.33%),不明原因62例(51.67%)。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0.00%(27/30),足月分娩健康儿12例,15例在孕中期,3例再次自然流产;对照组保胎成功率66.67%(20/30),足月分娩健康儿8例,1例早产,11例在孕中期,10例再次自然流产。观察组孕6周和8周的HCG、E 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SA病因以不明原因为主,其次为复合因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加用环孢素A治疗提高了保胎成功率,为URSA患者提供新的保胎药物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LA-G 3′UT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 3′非翻译区(human leucocyte antigen-g 3′ untranslated region,HLA-G 3′ UT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单倍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可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温州市中医院7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妊娠患者(病例组)以及54例产前检查健康妇女(对照组),采集外周全血和血清。离心柱法提取外周全血基因DNA,PCR扩增HLA-G 3′UTR DNA。Sanger测序法测得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分型。SHEsis在线软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比较分析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分布差异。Phase软件构建单倍型。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HLA-G(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G,sHLA-G)浓度。两组间SNP位点基因型及单倍型比较采用χ 2检验,两组sHLA-G浓度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URSA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出8个多态性位点,包括14bp ins/del、+3003C/T、+3010G/C、+3027A/C、+3035C/T、+3142C/G、+3187A/G及+3196C/G,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H-W)检验平衡检验,比较分析显示+3010G/C、+3142C/G、+3187A/G三个位点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514, P=0.004;χ 2=0.552, P=0.021;χ 2=8.183, P=0.005)。携带+3010C等位基因、+3142G等位基因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OR=2.131,95 %CI=1.278~3.552,χ 2=8.514, P=0.004; OR=1.813,95 %CI=1.091~3.013,χ 2=0.552, P=0.021);携带+3187G等位基因患病风险相对较低( OR=0.476,95 %CI=0.285~0.794,χ 2=8.183, P=0.005)。8个位点紧密连锁,单倍型分析显示UTR-1(DTGCCCGC)可能是URSA的保护因素( OR=0.497,95 %CI=0.295~0.837,χ 2=6.987, P=0.008),UTR-3(DTCCCGAC)可能是URSA的危险因素( OR=1.732,95 %CI=1.009~2.974,χ 2=3.998, P=0.045)。UTR-1/UTR-1纯合子频率在URSA患者中显著低于健康妊娠人群( OR=0.381,95 %CI=0.165~0.879,χ 2=5.292, P=0.024),可能是URSA的一个保护因素。未发现血清sHLA-G与HLA-G 3′UTR基因单倍型的关联性( t=1.578, P=0.119)。 结论:HLA-G 3′UTR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URSA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为临床诊疗和预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孕前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孕前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URSA患者4 534例,检测其孕前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观察孕后母婴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URSA患者孕前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42.22±16.27)nmol/L,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充足的比例分别为72.3%、24.0%和3.7%;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r=0.15, P<0.05);维生素D<50 nmol/L组年龄小于维生素D≥50 nmol/L组( P<0.05);维生素D<50 nmol/L组自然流产≥3次比例高于维生素D≥50 nmol/L组( P<0.05);维生素D水平与外周血CD3 +CD4 +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模型调整了年龄、流产次数和季节,维生素D<50 nmol/L组妊娠失败风险增高[30.6%(76/248) vs 17.9%(12/67),χ 2=3.67, P=0.02], OR值为2.02(95% CI:1.02~3.9);孕前维生素D<50 nmol/L组患者所分娩新生儿进入NICU风险增高, OR值为3.16(95% CI:1.15~8.65)。 结论:URSA患者孕前维生素D水平缺乏发生率高,并与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再次妊娠失败率有关,是复发性流产的高危因素之一,并增加新生儿进入NICU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240例再次妊娠的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孕前3个月至孕后8~12周规律口服温阳化浊方治疗,分为中药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温阳化浊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活产率[86.67%(104/120)]、持续妊娠率[90.00%(108/120)]均高于对照组[71.67%(86/120), P=0.004;75.00%(90/120), P=0.002],早期流产率[10.08%(12/119)]低于对照组[25.86%(30/11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温阳化浊方能显著改善URSA患者的活产率( OR=8.818,95% CI:3.556~21.871, P<0.001)和持续妊娠率( OR=11.261,95% CI:4.262~29.751, P<0.001)。 结论:孕前及孕期使用温阳化浊方治疗可显著提高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活产率及持续妊娠率,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miR-322-5p、IL-1β诊断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价值及与Th17/Treg平衡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322-5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诊断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的临床价值及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院产检的120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322-5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计算两者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miR-322-5p、IL-1β与Th17/Treg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iR-322-5p、IL-1β对URSA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血清miR-322-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1.24)比(1.05±0.43),(62.14±7.53)pg/L比(81.42±9.16)pg/L, t值分别为16.52,17.25, 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血清Th17水平及Th17/Treg值明显升高,Tre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2±0.42)%比(2.57±0.74)%,(0.28±0.08)比(0.65±0.12),(6.15±1.52)%比(4.02±1.03)%, t值分别为13.26,27.42,12.04, 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RSA患者血清miR-322-5p与Th17、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呈正相关( r=-0.41、-0.37、0.50, P值均<0.05);血清IL-1β与Th17、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呈负相关( r=0.37、0.49、-0.42, P值均<0.05)。miR-322-5p、IL-1β预测URSA特异度分别为61.17%、66.02%,敏感度分别为92.50%、83.33%;两者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为85.44%,敏感度为85.83%。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Z=4.102, P=0.015)。 结论:URSA患者血清miR-322-5p水平明显降低、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可作为辅助诊断URSA的生物学指标,且与Th17/Treg平衡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蜕膜巨噬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难治性不育症,其病因复杂,近半数原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蜕膜巨噬细胞在胚胎种植、胎盘形成及胎儿发育和分娩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数量、功能和表型与正常妊娠密切相关。本文就蜕膜巨噬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妊娠中的调节机制及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失衡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参与调控母-胎界面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胚胎着床、胎盘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G-CSF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URSA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URSA病理机制和临床干预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D-1/PDL-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T细胞、Tregs和Bregs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调节性B细胞(Breg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就诊的42例URSA患者为患者组,34名健康孕妇(正常妊娠组)和30名未孕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1/PDL-1在Tregs细胞、Bregs细胞和[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TBNK)]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以及血清辅助T细胞1[γ干扰素(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Th1/辅助T细胞2[白介素4(IL-4)、IL-6和IL-10]Th2/辅助T细胞17(IL-17)Th17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治疗结束检测患者PD-1/PD-L1水平变化及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URSA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检验,各检测指标相关性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 结果:PD-1/PDL-1在URSA患者组外周血Tregs、Bregs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PD-1/PDL-1在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44、?0.85、?0.33、?0.94,均 P<0.01);PD-1/PDL-1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6和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55、0.47、0.41、0.33、0.46、0.69,均 P<0.01)。Bregs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与血清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97、0.95,均 P<0.01)。Tregs细胞比例与IL-1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95, P<0.01)。PD-1/PDL-1在Bregs细胞及Tregs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95、0.36、0.96、0.95,均 P<0.01)。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IL-1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58, P<0.01)。URSA治疗后妊娠成功23例,失败19例。USRA治疗成功组PD-1/PD-L1在CD4、CD8、Tregs细胞和Bregs细胞上的表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失败组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PD-1/PDL-1在URSA患者外周血Tregs、Bregs细胞和T细胞亚群中低表达,造成Th1/Th2、Tregs/Th17平衡失调,母胎免疫耐受损害而导致妊娠失败,其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母胎免疫耐受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病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中有40%~50%原因不明,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URSA主要与免疫失衡相关。母亲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在胚胎种植及生长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母胎界面存在的免疫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对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滋养细胞表达的人白细胞抗原G及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可以促进子宫螺旋动脉血管重塑,蜕膜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蜕膜基质细胞的作用,母胎免疫耐受相关的细胞因子以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本文对母胎免疫耐受与URSA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