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5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并比较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crit, PCT)、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 P-LCR)、FIB、D-二聚体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下注证组286例(57.2%)、血瘀湿重证组132例(26.4%)、脾肾阳虚证组82例(16.4%)。各组间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其中血瘀湿重证组较湿热下注证组MPV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降低( P<0.05) ;脾肾阳虚证组MPV、PDW、P-LCR水平高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 (AUC= 0.592 9)和D-二聚体(AUC =0.673 1)对于DVT血瘀湿重组和脾肾阳虚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MPV(AUC=0.601 5)、PDW(AUC= 0.615 4)、P-LCR (AUC =0.606 1)、FIB (AUC =0.616 4)和D-二聚体(AUC =0.721 8)对DVT湿热下注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与DVT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中医微观辨证客观指标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芪附理中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芪附理中灌肠方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芪附理中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苦寒泻下法(大黄煎剂)合并三硝基苯磺酸(TNBS)/55%乙醇复合法诱导法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肠生理盐水1 ml,芪附理中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灌肠芪附理中汤药液3.00、1.50、0.75 g/kg,美沙拉嗪组灌肠美沙拉嗪溶液0.03 g/kg,1次/d,连续干预14 d。14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及连接黏附分子A(JAM-A)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黏膜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水肿和溃疡灶;美沙拉嗪组及芪附理中灌肠方各剂量组黏膜结构较完整,可见新生上皮炎症浸润、水肿、溃疡均有好转。与模型组比较,芪附理中灌肠方各剂量组DAI评分降低( P<0.01),芪附理中灌肠方高、中剂量组结肠组织Occludin、JAM-A蛋白表达升高( P<0.05)。 结论:芪附理中灌肠方可缓解UC大鼠症状及病理形态,其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Occludin、JAM-A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便闭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叶天士治疗便闭病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肠痹门”“便闭门”处方中药,运用Excel、SPSS 22.0、SPSS Modeler软件进行证型、药物频次、属性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叶氏治疗便闭病主要辨证为湿热内蕴、肾阳虚、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肺失宣肃等证型。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胃、脾、肺、肝、肾、心为主,常使用苦杏仁、当归、茯苓、柏子仁、瓜蒌皮等药物,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配伍,如苦杏仁-瓜蒌皮、苦杏仁-郁金、当归-柏子仁等。结论:叶天士治疗便闭病是以调理脾胃为中心,注重湿热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肺气宣肃、肝气疏泄、膀胱气化作用。叶天士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脾补肾止泻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止泻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62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补肾止泻方。2组均连续治疗2周,随访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量表(BSFS)评分,采用健康状况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前后排便次数、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4, P=0.020)。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1.02±0.23)次/d比(2.35±0.45)次/d, t=14.65]低于对照组( P<0.01);BSF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87、12.96, P值均<0.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t=7.85, 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4例(4/23),治疗组无复发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 P=0.039)。 结论:健脾补肾止泻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脾补髓法对脾肾阳虚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健脾补髓法对脾肾阳虚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收治的脾肾阳虚证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治疗,治疗组予以CAG化疗方案联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脾肾阳虚证的经验方——白血病I号方进行治疗,共观察2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9.29±4.22)分,治疗后(5.04±3.83)分, t=3.656, P=0.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t=-2.081, P=0.0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33%(14/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83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0.37±2.93)分比(38.21±2.76)分, t=2.337, P=0.025;治疗组:(41.46±2.57)分比(36.54±2.34)分, t=6.929, P=0.000),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 t=-2.145, P=0.038)。 结论:健脾补髓法对脾肾阳虚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单用CAG化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阳化浊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方联合抗生素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脾肾阳虚型RIF合并CE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多西环素+甲硝唑治疗14 d,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化浊方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行冻融胚胎移植。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内膜转化日/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子宫内膜血流分支及血流相关指数,CE转阴率及治疗结束当周期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组织CD13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同源框基因A10(homeobox A10,HOXA10)的表达。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药组的持续妊娠率[46.67%(14/30)]和胚胎种植率[54.05%(20/37)]高于对照组[20.00%(6/30), P=0.028;31.71%(13/41), P=0.046],两组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中药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66.67%(18/27)]高于对照组[33.33%(10/30), P=0.017],血流动力指数(2.29±0.76)及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流速(5.52±1.24)均低于对照组(2.86±0.92, P=0.015;6.44±1.43, P=0.012)。两组治疗后CE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33.37±11.46)ng/L,2.06±0.89]相比,中药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VEGF[(64.52±10.14)ng/L, P<0.001]与 HOXA10(3.67±1.27, P<0.001)表达增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血流是影响RIF合并CE持续妊娠的独立因素( OR=2.956,95% CI:1.072~8.148, P=0.036)。 结论:温阳化浊方能够增加脾肾阳虚型RIF合并CE患者的子宫内膜血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制济川煎颗粒结合穴位贴敷按摩在血液透析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济川煎颗粒结合穴位贴敷按摩在血液透析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潍坊市中医院血液透析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8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并给予自制济川煎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按摩。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便秘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制济川煎颗粒结合穴位贴敷按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便秘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持续使用此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便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文献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中医辨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录入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及SPSS Modeler 18.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共计3 969例,运用处方111首,涉及中药206味。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脾,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证为常见。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汤、真武汤、补阳还五汤、参芪地黄汤等,较多运用具有补气或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黄芪是组方核心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关联规则54条。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病性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常见血瘀、湿邪、浊毒。现代中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同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湿解毒。黄芪、当归、丹参、茯苓、山药、山萸肉、大黄、泽泻为该期基本用药,体现了“气血水同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益智仁-盐小茴香药对止泻活性部位筛选及"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筛选盐益智仁-盐小茴香药对(YZYH)止泻活性部位,并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推测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志物.方法 制备大鼠脾肾阳虚泄泻模型,测定盐益智仁-盐小茴香药对石油醚(YZYH-L)、乙酸乙酯(YZYH-M)、水(YZYH-H)3部位药效指标,包括体重、肛温、腹泻潜伏期(diarrhea incubation period,DIP)、腹泻指数(diarrheal index,DI)等行为学指标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e kinase,CPK)等生化指标;建立不同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图谱,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各部位化学成分与止泻药效指标间的"谱效"关系.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15d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泄泻证主症关键病理指标—水样便,同时,伴随食后腹胀、食欲不振和弓背等脾阳和肾阳虚泄泻的次症典型特征;给与治疗药物后,泄泻主症和次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阳性药、YZYH-M部位第28天后泄泻模型大鼠关键指标DIP极显著延长(P<0.01)、DI极显著降低(P<0.01),以及脾、肾阳虚泄泻的次症典型特征代表性指标体重、24 h摄食、饮水量、肛温和血清生化指标NOS、cGMP、CPK等活性的调节作用均较其它给药组好;"谱效"关系研究表明茴香醛、4号色谱峰等成分与DIP、DI、NOS、cGMP、CPK 5个药效指标的关联度重要.结论 YZYH-M部位为药对止泻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胃肠功能亢进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与免疫相关;茴香醛及4号峰作为药对的质量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