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与乳腺外科热点问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旨在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其中,“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等指标,为制定合理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奠定国家标准。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相关内容,针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取材、cN0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乳腺腔镜手术同质化、晚期乳腺癌外科治疗原则、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乳腺外科手术分级标准等近年来临床关注的乳腺外科热点问题提出观点,希望为提高中国乳腺外科临床工作同质化水平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以及对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甲状腺科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8例,干预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术后随访1~9个月,比较2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和水肿等级。结果:术后1、3、9个月,干预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8.5%(5/59)、8.5%(5/59)、10.2%(6/59),低于对照组的31.0%(18/58)、36.2%(21/58)、43.1%(25/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425、13.041、16.289, P<0.05或0.01)。其中轻、中、重度淋巴水肿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350、12.078、17.422, P<0.05或0.01)。干预组术后1个月生命质量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分别为(20.36 ± 1.80)、(20.03 ± 1.68)、(34.63 ± 3.52)、(15.86 ± 1.96)、(19.81 ± 1.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03 ± 1.36)、(17.10 ± 1.46)、(19.38 ± 1.51)、(10.91 ± 1.22)、(18.36 ± 1.21)分;术后3个月干预组分别为(23.56 ± 2.72)、(23.73 ± 2.20)、(39.93 ± 4.17)、(20.31 ± 3.04)、(26.37 ± 2.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90 ± 2.14)、(19.12 ± 2.63)、(25.79 ± 3.59)、(13.97 ± 2.67)、(21.02 ± 2.50)分;术后9个月干预组分别为(27.44 ± 2.01)、(25.80 ± 1.85)、(40.88 ± 3.72)、(21.02 ± 2.78)、(27.02 ± 2.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93 ± 1.66)、(20.67 ± 1.46)、(19.38 ± 2.29)、(16.33 ± 2.65)、(22.29 ± 2.5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691~34.383, P<0.05)。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延缓淋巴水肿的进展,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和程度,促进患肢的康复,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治疗方式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0~Ⅲ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 χ2=52.615, P<0.001; χ2=17.329, P=0.001)和5年DFS率( χ2=55.112, P<0.001; χ2=18.816, 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 HR=3.637,95% CI为2.146~6.164, P<0.001)和OS( HR=3.545,95% CI为2.091~6.009, 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 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3.369, P=0.338; χ2=3.868, 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 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 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4, P=0.034; χ2=4.683, 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 χ2=35.314, 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86, P=0.006; χ2=10.399, 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 χ2=4.238, P=0.040)和5年DFS率( χ2=4.525, 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 χ2=8.163, P=0.004)和5年DFS率( χ2=8.509, 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 χ2=3.931, P=0.047)和5年DFS率( χ2=3.896, 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资料,术式均为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论: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为受区血管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4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作为即刻乳房再造胸部受区血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应用胸背血管远、近心端同时作为受区血管的乳房再造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胸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腹壁下血管主干及其穿支。先行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分离腹部皮瓣双侧穿支和主干血管,再离断双侧腹壁下动脉主干、暴露血管蒂,分别与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然后经切口将塑形好的皮瓣植入乳腺切除后的腔隙内,行再造乳房塑形摆位,患者屈膝曲髋位调整再造乳房形态,关闭腹部供区,重建脐孔,放置负压引流管,关闭乳房切口。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结果:共纳入4例女性患者,年龄(46.0±6.5)岁(37~52岁)。4例患者供区血管均为双侧腹壁下血管蒂,3例受区血管为胸背血管远、近心端,1例为胸背血管前锯肌支的远、近心端。术后7~10 d拔除全部引流管,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对再造乳房效果均很满意。结论: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的同时应用既可保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又减少了对肋骨、肋间肌的损伤,达到了更好的乳房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与单独使用亚甲蓝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1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采用亚甲蓝行SLN活检(亚甲蓝组,160枚SLN),56例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行SLN活检(联合组,190枚SLN),两组患者SLN活检后均行Ⅰ和Ⅱ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SLN活检结果。结果:两组阳性淋巴结率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SLN显色率和SLN活检阳性率明显高于亚甲蓝组[97.9% (186/190)比93.1%(149/160)和28.4%(54/190)比18.1%(2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假阴性率低于亚甲蓝组[5.3%(3/57)比14.7%(5/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的双示踪法识别SLN和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能力优于单独使用亚甲蓝,并有降低假阴性率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spCR)的预测模型,以指导局部治疗。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新辅助化疗后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211例,分为训练集142例,验证集6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影响因素,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评价。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67指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pCR、腋窝pCR、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有关(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 OR=5.035,95% CI为1.722~14.721)、乳腺pCR ( OR=4.662,95% CI为1.456~14.922)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 OR=4.231,95% CI为1.194~14.985)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最佳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pCR、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大小、腋窝pCR、Ki-67指数这5个因素,构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55和0.838,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55)。新辅助化疗后ispCR组和非ispCR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3%和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8%和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7)。 结论: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明显改善。所构建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ispCR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良好,利用该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制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区的局部处理策略,并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 GUA-MRND)在经过选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的48例PTC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UA-MRND(腔镜组 n=16)和采用单侧传统开放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MRND)(开放组 n=32)。腔镜组:男2例,女14例,年龄(30.56±9.82)岁;开放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9.78±15.35)岁。比较分析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 结果:腔镜组患者年龄( P=0.050)显著小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 P<0.001)、术后引流量( P=0.001)方面腔镜组显著高于开放组,两组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腔镜组在颈前吞咽不适( P=0.018)及切口满意度( P=0.000)评估方面较开放组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副神经运动功能异常、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术后淋巴漏或乳糜漏及术后3个月锁骨上区域麻木的发生率上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腔镜组Ⅱ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低于开放组( P=0.001),Ⅲ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开放组( P=0.004)。腔镜组区域清扫平均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level Ⅲ(35.5%)、level Ⅵ(28.59%)、level Ⅳ(23.21%)、level Ⅱ(7.18%)和level Ⅴ(7.12%)。区域清扫平均效能值提示GUA-MRND对于level Ⅲ、level Ⅵ和level Ⅳ组淋巴结的清扫具有较高的清扫效能。 结论:对经过选择的PTC单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初步研究认为应用GUA-MRND治疗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美容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SLNB的经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确诊且临床分期为T is/T 1~2N 0M 0的93例乳腺癌患者,将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患者分为SLN阳性组(转移)和SLN阴性组(无转移),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后SLN转移及SLN检出数的影响因素。 结果:93例患者中87例成功检出SLN,检出率为93.5%(87/93),共检出SLN 255枚,每例患者平均检出2.93枚。均进行了术中快速冷冻,共检出11例SLN阳性患者。17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包括11例SLN阳性和6例SLN未检出患者),14例SLN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阳性,其中13例为宏转移,1例为微转移;SLN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的假阴性率为2.1%(3/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否有脉管内癌栓与局部切除术后乳腺癌SLN转移有关;SLN检出数受体质量指数及染色方法的影响;美兰法联合核素法可提高SLN的检出率(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患者SLN未检出是正常患者的2.651倍(95% CI 1.592~8.194, P=0.010)。 结论:对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适当示踪方法,行SLN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太和医院甲乳外科和国药东风总医院甲乳外科70例PT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口腔组35例,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OET)男11例,女24例,年龄(40.71±5.09)岁,范围23~60岁;经腋窝组35例,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through axillary approach,LTTAA)男13例,女22例,年龄(40.25±5.06)岁,范围24~59岁。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随访3个月评估手术切口美观度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经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经腋窝组[(8.71±0.93)vs(6.85±0.82)个、(23.05±3.51)vs(26.14±3.96) ml( t=8.88、3.46,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显著低于经腋窝组[(275.31±30.41)vs(300.22±33.25) ng/L、(180.25±19.75)vs(205.36±22.41) nmol/L( t=3.27、4.97,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经腋窝组[(7.05±0.86)vs(8.74±1.02) mg/L、(4.33±0.62)vs(6.45±0.81) pg/L( t=7.49、12.30, 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经口腔组手术切口美观度(94.29%)显著高于经腋窝组(77.14%)( χ2=4.200, P<0.05)。 结论:PTMC给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时,TOET较ETTAA创伤性更小,手术切口美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