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支气管转移瘤突发破裂出血的急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支气管转移瘤(endotracheal/endobronchial metastases,EEM)是指由肺部以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中央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的肿瘤,约占气管肿瘤的1.1%[1],临床上极为罕见.支气管部位的肿瘤可导致中心气道狭窄,如治疗不及时,可因阻塞严重或破裂出血导致窒息,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2].目前临床针对大咯血患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支气管镜腔内治疗以及外科手术[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在减重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QLB-LSAL)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LSG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LSAL组和TAPB组,各45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神经阻滞,均每侧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毕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阻滞后不同时间的阻滞平面节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间隔时间及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QLB-LSAL组切皮后1、5 min MAP和HR,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 h VAS评分,及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APB组(P<0.05).QLB-LSAL组阻滞后5 min、10 min、6 h、24 h的阻滞平面节段,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间隔时间多于TAPB组(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LSAL联合全身麻醉可使LS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妇科无气腹经阴道内镜手术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传统腹腔镜手术通过向腹腔注入气体以创造手术视野、建立手术平台,CO2因其无色无味、无毒性、不可燃、刺激性小、导热性差、热稳定性高、方便获取、可溶于水、弥散性好等特性成为气腹首选气体,但CO2气腹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波动、高碳酸血症、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气体栓塞、肺内分流甚至肺不张等问题[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信辅助下的个性化"1+1+X"延续护理模式用于宫腔粘连术后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术后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拟行宫腔镜手术的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12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微信为基础的"1+1+X"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0.91±0.22cm、46.49±6.83nmol/L)均优于对照组(0.72±0.15cm、36.16±6.25nmol/L),观察组宫腔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5.6%),护理满意度(92.2%)高于对照组(73.4%)(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宫腔粘连术后患者的生育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探讨胸部低剂量CT在老年体检人群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胸部低剂量CT在老年体检人群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48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了胸部低剂量CT诊断,该组患者在实施病理学诊断后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肺腺癌(n=221)及肺鳞癌(n=27),对比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癌患者的螺旋CT征象.结果 该组患者实施胸部低剂量CT检查所显示的异常病变征象如下:胸膜病变82例(33.06%)、肺门肿块45例(18.15%)、空洞和空腔病变42例(16.94%)、肺内多发性结节22例(8.87%)、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35例(14.11%)、孤立结节肿块影12例(4.84%)、气管狭窄和梗阻10例(4.03%).实施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肺腺癌与肺鳞癌相比,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征、血管连接征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肺鳞癌相比,分叶征、空泡/空洞征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CT与常规剂量胸部CT比较CTDI、DLP、ED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胸部CT与低剂量胸部CT比较主动脉弓上缘分层、支气管分叉层面、膈顶上缘层面的噪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部低剂量CT应用在老年体检人群中进行肺癌早期筛查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可发现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在征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胸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胸部CT比较的辐射剂量更低,安全性有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第一掌骨基底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我们对26例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关节面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后纠正不平关节面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功能: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方式对胸腔镜肺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静脉推注和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择期行胸腔镜肺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1组(EK1组,气管插管后予以艾司氯胺酮0.25 mg/kg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2组(EK2组,气管插管后以0.125 mg·kg-1·h-1的速度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2 h);对照组(C组,不给予艾司氯胺酮),各30例.三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双腔气管插管后,超声引导下行手术切口肋间神经阻滞.术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4分时,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补救镇痛,单次剂量5 mg.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比较三组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间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EK1组、EK2组)在各时间点的NRS评分低于C组(P<0.05).EK1组、EK2组、C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分别为2、3、13例.艾司氯胺酮组(EK1组、EK2组)的补救镇痛率、地佐辛用量均低于C组(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C组(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单次静脉推注和持续静脉泵注均可达到减轻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目的,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术前单次静脉注射较持续静脉泵注操作简便,且无苏醒延迟的顾虑,更推荐用于胸腔镜肺手术的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受体动脉不同临时阻断策略在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中不同临时阻断技术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直接搭桥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资料,根据临时阻断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①有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rubber pad group,M+R组);②无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 group,M组);③无垫片、单阻断夹阻断组(single-clip group,S组).比较组间临时阻断时间、受体动脉切开后有无渗血、术中穿支血管损伤以及术后新发脑梗死情况.结果 共355例患者、360个大脑半球纳入分析,按大脑半球统计患者360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172例,平均年龄为(43.8±0.7)岁.其中M+R组45例,M组191例,S组124例.3组平均阻断时间:M+R组为(37.9±9.8)min,M组为(20.9±9.0)min,S组为(11.0±3.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阻断后受体动脉管腔内渗血以及术中穿支血管损伤发生率:M+R组为8.89%(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4例),M组为14.66%(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19例,术中穿支血管损伤8例,临时阻断部位有血栓形成1例),S组为5.65%(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7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阻断夹阻断策略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临时阻断时间,可以优先考虑作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过程中的临时阻断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内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肺内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现针对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肺段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纳入64例.其中采取常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有32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肺内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下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有32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1)在手术时间上,以观察组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上,以观察组更少,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和优势肺段切除例数水平相当(P>0.05);(3)在术后胸液引流量上,以观察组更少(P<0.05),在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以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在并发生发生率上,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肺内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