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无气腹经阴道内镜手术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传统腹腔镜手术通过向腹腔注入气体以创造手术视野、建立手术平台,CO2因其无色无味、无毒性、不可燃、刺激性小、导热性差、热稳定性高、方便获取、可溶于水、弥散性好等特性成为气腹首选气体,但CO2气腹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波动、高碳酸血症、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气体栓塞、肺内分流甚至肺不张等问题[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23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胃癌,或术前钡灌肠造影提示乙状结肠冗长或横结肠冗长;(2)具备传统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3)体质指数<30 kg/m 2(经肛门手术)和35 kg/m 2(经阴道手术);(4)女性患者经阴道取标本者无阴道狭窄或粘连;(5)结肠冗长症患者年龄为18~70岁,具有顽固性便秘病史且病程10年以上者。排除标准:(1)合并肠穿孔、梗阻的结直肠癌,或合并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的胃癌;(2)合并肺、骨远处转移或无法同期切除的肝转移;(3)有腹部大手术史或存在肠粘连;(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按照上述标准,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蔡氏套管器行NOSES手术共治疗209例胃肠肿瘤和25例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中低位直肠癌14例,行外翻拖出式NOSES直肠癌根治术;左结直肠癌171例,行NOSES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右结肠癌12例,行NOSES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胃癌12例,行NOSES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结肠冗长症25例,行NOSES结肠次全切除术。均采用自制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蔡氏套管器(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410168748.2)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全组234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118例;年龄(56.6±10.9)岁。所有患者均顺利施行NOSES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手术相关死亡者。术后环周切缘阴性率为98.8%(169/171),仅2 例阳性,均为左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37例(15.8%)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现吻合口漏11例(4.7%),吻合口出血3例(1.3%),腹腔内出血2例(0.9%),腹腔感染4例(1.7%),肺部感染8例(3.4%)。术后再手术7例(3.0%),均为吻合口漏后行回肠造口术。术后30 d内总再入院率为0.9%(2/234)。随访(18.3±3.6)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4.7%。209例胃肠肿瘤患者有5例(2.4%)局部复发,均为吻合口复发;16例(7.7%)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8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2例。结论:蔡氏套管器辅助的NOSES手术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结肠冗长症行结肠次全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女性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单孔腹腔镜(vNOTES)进行老年女性附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北京医院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卵巢良性肿瘤老年女性90例按1∶1随机分至vNOTES组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行附件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及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瘢痕评分、术后性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9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在术中转变术式,无术中、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vNOTES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健康状况评分及性功能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NOTES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机械通气气道峰压(21.9±1.8)cmH 2O(1 cmH 2O=0.098 kPa)比(29.7±2.6)cmH 2O、呼气末CO 2分压(36.6±1.4)mmHg(1 mmHg=0.133 kPa)比(39.9±2.0)mmHg、术后排气时间(8.8±1.7)h比(21.9±2.7)h、术后24 h内VAS疼痛评分(1.3±1.2分)比(4.6±2.8)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瘢痕评分(1.7±1.1)分比(6.5±2.0)分、(0.4±0.3)分比(4.0±1.6)分、(0.0±0.0)分比(2.5±1.0)分,vNOTES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 P<0.01);术后6个月健康情况评分vNOTES组(124.8±10.6)分,高于对照组(119.9±10.7)分( P<0.05)。 结论:对于老年女性vNOTES进行附件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疼痛轻、瘢痕小、身体恢复快等优势,是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可作为老年女性良性卵巢肿瘤治疗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的临床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的行IVF-ET的单角子宫合并卵巢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左侧单角子宫合并原发不孕患者阴道超声提示右侧卵巢未探及,进一步行腹部核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提示右侧卵巢腹腔异位。病例1在超促排卵过程中诉右侧腰部胀痛,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超声下左侧卵泡数量不一致,继而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同步监测卵泡发育,给予经腹部及阴道联合采卵,经冻胚移植后成功妊娠并于36周分娩。病例2亦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同步监测两侧卵巢卵泡发育,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后获得2枚囊胚冻存,解冻单囊胚移植后自然流产。结论:卵巢异位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对于单角子宫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如阴道超声未能探及单/双侧卵巢,应进一步行腹部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有无卵巢异位;如确诊合并卵巢异位,患者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应同步监测双侧卵巢卵泡发育,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最大程度增加患者的获卵率和妊娠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前诊断2q37缺失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43岁,G 3P 1,第1胎表型及智力均正常,第2胎自然流产,本次妊娠孕8周阴道流血,口服孕酮保胎治疗。夫妻双方系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家族史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接触史。孕18周以高龄为指征,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我院行羊膜腔穿刺术,常规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胎儿核型为46,XX,del(2)(q37)( 图1)。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为arr[GRCh37] 2q37.2q37.3(235 620 767-242 782 258)×1( 图2),即2q37.2q37.3区存在7.161 Mb缺失。夫妻双方染色体均未见异常。孕24周胎儿系统超声及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孕妇夫妇经遗传咨询后决定终止妊娠。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0-69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胎膜早破剩余羊水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剩余羊水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羊水正常(A组)、羊水偏少(B组)、羊水过少(C组)的PPROM患者各68例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分娩方式、围产期并发症、围产儿存活情况及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阿氏评分(Apgar评分)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存活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剩余羊水量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阴道助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部分围产期并发症(羊膜腔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羊水粪染)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与C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A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 P<0.05),剖宫产率则低于B组及C组( P<0.05);A组与B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C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 P<0.05),围产儿生存率则低于A组及B组。以羊水量为自变量(正常=0,偏少=1,过少=2),上述围产期并发症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量与上述围产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 OR=1.029、1.117、1.004、1.045, P>0.05)。三组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变化趋势均为A组>B组>C组( 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与其孕母剩余羊水量呈正相关( r=0.402、0.371, P<0.05)。 结论:PPROM患者剩余羊水量与新生儿缺氧程度密切相关,且剩余羊水量的减少会增加剖宫产率,羊水过少还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临床应予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靶向治疗等。随着内镜设备的进步,对新技术的不断挑战,以及人们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手术范围、手术路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等方面均有较多进展。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功能、Ⅱ期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的推广、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在分期手术中的创新、宫腔镜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发挥作用,使治疗决策更趋向个体化,为寻求患者更大获益仍需不断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vNOTES与TU-LESS行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经阴道自然孔道内镜手术(vNOTES)及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ESS)行子宫全切除术时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因子宫良性病变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vNOTES组和TU-LESS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子宫体积、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vNOTES组患者30例,TU-LESS组患者77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子宫全切除术,无患者更改手术途径,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vNOTES组和TU-LESS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分别为(165±36)、(235±38) cm 3, P=0.243]、手术时间[分别为(150±41)、(169±48) min, P=0.063]、手术失血量[分别为(54±15)、(54±14) ml, P=0.98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30)、3%(2/77), P=1.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30)、4%(3/77), P=0.095]、切除双侧附件的比率[分别为50%(15/30)、31%(24/77), P=0.069]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7±0.5)、(2.3±0.6) d, P=0.001]、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1.9±0.4)、(2.3±0.6) d, P=0.004]、住院时间[分别为(3.2±0.8)、(3.6±0.9) d, P=0.04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vNOTES组患者均短于TU-LESS组。 结论:vNOTES途径及TU-LESS途径行子宫全切除术时均安全、可行,但vNOTES途径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更小的创伤及最佳的手术无痕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中心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于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连续收治的30例经阴道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经阴道手术组,纳入标准为绝经后妇女,肿物直径<6 cm,术前影像判断不需清扫中央组淋巴结的右半结肠癌、阑尾黏液性肿瘤或难以镜下切除的右半结肠腺瘤患者。同时选取2022年1—6月期间23例接受经腹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女性患者作为腹腔镜手术组,纳入标准为术前病理活检为腺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位于盲肠至横结肠右1/3,临床分期为T1~4NanyM0;排除术中发现有远处转移、肿瘤累及周围脏器需要行联合脏器切除或无法达到 R 0切除以及中转开腹者。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显示,除经阴道手术组患者体质指数低于腹腔镜手术组[(22.0±3.1)kg/m 2比(24.1±2.6)kg/m 2, t=2.617, P=0.012]和两组的肿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标本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经阴道手术组30例患者中,26例为完全经阴道路径,3例需要腹部Trocar辅助(2例因为吻合困难,1例因为腹腔粘连严重),1例因出血中转为经腹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经阴道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175.0(147.5,216.3)min比120.0(100.0,120.0)min, U=63.000, P<0.001],术中出血量更多[30.0(10.0,50.0)ml比23.0(10.0,20.0)ml, U=208.000, 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手术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6.7%(5/30)比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1)。经阴道手术组有5例术中损伤,其中3例为膀胱损伤,1例为回结肠动脉损伤,1例为右侧子宫动脉损伤。经阴道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30)比17.4%(4/23),χ 2<0.001, P>0.999],但经阴道手术组有2例为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分别为1例盆腔血肿(需介入治疗),1例术中膀胱损伤后出现膀胱阴道瘘(需手术修补)。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可视化疼痛评分,经阴道手术组中位数分别为4分、1分和0分,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6分、3分和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首次排气、首次饮水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手术切除标本评分都能达到中等以上,经阴道手术组标本良好率达83.3%(25/30),腹腔镜手术组标本良好率为100%(2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1)。经阴道手术组23例患者采用D 2淋巴结清扫术,获取淋巴结数目为18(15,27)枚,腹腔镜手术组7例接受D 2淋巴结清扫术,获取淋巴结数目为20(16,29)枚,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U=69.500, P=0.589)。 结论:经阴道右半结肠手术的优势是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但手术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法替代现有的经腹腹腔镜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原发腹腔妊娠的3例临床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原发性腹腔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报道3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IVF-ET后原发性腹腔妊娠病例,并对其诊治进行了讨论。结果:3例腹腔妊娠均在术前通过经阴道B超诊断,行腹腔镜下腹腔妊娠物切除,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良好。目前1例已通过解冻胚胎移植并获得活产,1例自然妊娠后获得活产。结论:IVF-ET术后的原发性腹腔妊娠是极其罕见的异位妊娠,严密监测hCG水平及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腹腔镜探查并腹腔妊娠物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