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宫腔镜电切术)和观察组(n=62,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生育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LH水平和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E2、LH水平和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EFI评分5~7分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可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生育能力及性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RG)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8例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LRG组(n=47,LRG治疗)和ESD组(n=51,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应激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以及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SD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RG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RG组,术后心脏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R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天、3天、7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ESD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L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患者CK-MB、cTnⅠ、hs-CRP、TNF-α、IL-6、Cor、ACTH、EP均高于本组术前,LRG组患者LVEF、CI、CO均低于本组术前,ESD组患者CK-MB、cTnⅠ、hs-CRP、TNF-α、IL-6、Cor、ACTH、EP均低于LRG组,LVEF、CI、CO均高于LR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RG比较,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因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轻,对患者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1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支气管转移瘤突发破裂出血的急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支气管转移瘤(endotracheal/endobronchial metastases,EEM)是指由肺部以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中央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的肿瘤,约占气管肿瘤的1.1%[1],临床上极为罕见.支气管部位的肿瘤可导致中心气道狭窄,如治疗不及时,可因阻塞严重或破裂出血导致窒息,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2].目前临床针对大咯血患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支气管镜腔内治疗以及外科手术[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在减重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QLB-LSAL)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LSG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LSAL组和TAPB组,各45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神经阻滞,均每侧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毕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阻滞后不同时间的阻滞平面节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间隔时间及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QLB-LSAL组切皮后1、5 min MAP和HR,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 h VAS评分,及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APB组(P<0.05).QLB-LSAL组阻滞后5 min、10 min、6 h、24 h的阻滞平面节段,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间隔时间多于TAPB组(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LSAL联合全身麻醉可使LS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妇科无气腹经阴道内镜手术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传统腹腔镜手术通过向腹腔注入气体以创造手术视野、建立手术平台,CO2因其无色无味、无毒性、不可燃、刺激性小、导热性差、热稳定性高、方便获取、可溶于水、弥散性好等特性成为气腹首选气体,但CO2气腹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波动、高碳酸血症、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气体栓塞、肺内分流甚至肺不张等问题[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信辅助下的个性化"1+1+X"延续护理模式用于宫腔粘连术后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术后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拟行宫腔镜手术的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12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微信为基础的"1+1+X"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0.91±0.22cm、46.49±6.83nmol/L)均优于对照组(0.72±0.15cm、36.16±6.25nmol/L),观察组宫腔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5.6%),护理满意度(92.2%)高于对照组(73.4%)(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宫腔粘连术后患者的生育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方式对胸腔镜肺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静脉推注和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择期行胸腔镜肺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1组(EK1组,气管插管后予以艾司氯胺酮0.25 mg/kg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2组(EK2组,气管插管后以0.125 mg·kg-1·h-1的速度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2 h);对照组(C组,不给予艾司氯胺酮),各30例.三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双腔气管插管后,超声引导下行手术切口肋间神经阻滞.术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4分时,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补救镇痛,单次剂量5 mg.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比较三组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间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EK1组、EK2组)在各时间点的NRS评分低于C组(P<0.05).EK1组、EK2组、C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分别为2、3、13例.艾司氯胺酮组(EK1组、EK2组)的补救镇痛率、地佐辛用量均低于C组(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C组(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单次静脉推注和持续静脉泵注均可达到减轻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目的,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术前单次静脉注射较持续静脉泵注操作简便,且无苏醒延迟的顾虑,更推荐用于胸腔镜肺手术的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内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肺内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现针对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肺段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纳入64例.其中采取常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有32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肺内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下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有32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1)在手术时间上,以观察组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上,以观察组更少,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和优势肺段切除例数水平相当(P>0.05);(3)在术后胸液引流量上,以观察组更少(P<0.05),在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以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在并发生发生率上,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肺内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轨迹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纵向变化轨迹,分析心理维度、社会支持维度及炎症因子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纵向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我院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6周(T1)、术后3个月(T3)、术后6个月(T4)、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T5)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调查患者5个时间点的PTSD水平,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采用LCGM方法将19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PTSD的变化轨迹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PTSD低水平组(占41%)、PTSD下降组(占33%)、PTSD进展组(占26%);选择PTSD低水平组作为参考类别,采用逐步进入法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下尿路不适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下降组,炎症因子(IL-6、TNF)、恐惧疾病进展及侵入性认知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进展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的PTSD存在异质性,有3种不同的变化轨迹,尤其应重视初始分值较低的PTSD进展组.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早期的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重视心理因素如恐惧疾病进展、侵入性认知及炎症因子对PTSD轨迹的预测作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术后PTSD慢性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