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颅脑外伤后严重视乳头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7岁,因"颅脑外伤3个月伴右眼内斜1.5个月"于2022年5月5日第1次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患儿3个月前曾因颅脑外伤后出现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随后出现右眼内斜视、嗅觉丧失(症状出现时间不详)就诊外院。外院CT扫描示双侧鼻骨骨折,顶部皮下血肿;MRI未见异常。经该院住院治疗后,头痛呕吐减轻。2022年4月29日家属发现患儿走路不稳,经该院眼科会诊发现患儿双眼视力差伴视乳头水肿,遂转入本院。本院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UCVA)0.03,左眼UCVA 0.15;双眼矫正无助;右眼眼压11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右眼内斜20°,外转受限,左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图1);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彩照示:双眼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周围出血渗出累及黄斑区,周边视网膜红润在位(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双眼视盘向内隆起反射增强,其后声影遮挡,正常生理凹陷不见,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层间可见高反射颗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双眼视盘区毛细血管扩张,晚期荧光渗漏融合成片(图3),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晚期管壁荧光渗漏,出血遮蔽荧光。视野检查示:双眼中心区视野缺损,右眼较左眼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示:右眼波幅平坦,左眼波幅降低,双眼潜伏期延长。闪光视网膜电图示:双眼混合反应中度降低,余方向重度降低。眼眶CT示:眼眶未见明显骨折。诊断:双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双眼视乳头水肿、右眼外展神经麻痹、双侧鼻骨骨折、嗅觉丧失、脑外伤恢复期。治疗上给予甲强龙2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减轻视乳头水肿;联合静滴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2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维生素B1片和甲钴胺片各1片口服,每日1次营养神经治疗。经多学科会诊讨论怀疑颅内高压,次日加20%甘露醇6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甲强龙减为8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 d后查颅脑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未见异常,建议转上级医院完善腰椎穿刺检查(因疫情延期),停用甲强龙,改为甲泼尼龙片20 mg口服,每日早晨1次。入院第8天,查右眼UCVA 0.25,左眼UCVA 0.4 -1;眼位同前。眼底彩照示:眼底视盘前出血较前增多。停用甲泼尼龙片,余治疗同前。住院治疗11 d后出院,并于2022年5月18日转诊至上级医院神经内科,行腰椎穿刺测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压力为40 cmH 2O,CSF常规及特殊蛋白、生化均正常,确诊颅内高压症。予甘露醇75 mL,静脉滴注3次/d,5 d后减为50 mL,3次/d,6 d后停甘露醇改为甘油果糖140 mL,静脉滴注2次/d,以脱水降颅压治疗。10 d后查右眼UCVA 0.2,左眼UCVA 0.5,眼位、眼底改善不明显,加用乙酰唑胺片0.25 g口服,每日2次,辅助降低CSF压力。20 d后复行腰椎穿刺测CSF压力无变化,视力右眼0.3,左眼0.5。停甘油果糖静脉滴注,乙酰唑胺片改为0.25 g口服,每日3次,辅助降颅压治疗,加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 mL,左右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营养神经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35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改善循环。入院第30天复查颅脑MRV仍未见确切异常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腰痹康颗粒联合塞来昔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腰痹康颗粒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以及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最终中药组35例、对照组34例完成随访.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腰痹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血清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3)]水平,两组患者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区、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区MRIT2值.结果 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比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比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Bax、CAS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血清Bax、CAS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P区、AF区MRI T2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中药组患者NP区、AF区MRI T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痹康颗粒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血清Bcl-2水平,降低血清Bax、CASP3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寒湿痹颗粒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好转54例,无效10例;观察组好转61例,无效3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x2=4.195,P=0.041).治疗后,2组患者VAS和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5,P=0.676).结论 在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联用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能快速改善腰背痛、晨僵、关节痛等临床症状,降低VAS、BASFI评分和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腰痹颗粒治疗新西兰兔腰椎管狭窄症运动功能障碍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新西兰兔腰椎管狭窄动物模型BBB评分,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关节突及椎板病理形态学观察,探讨腰痹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兔48只,体质量(2.80±0.75)kg,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新西兰大兔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实验药物组(C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每组12只,采用椎板间开窗、自体骨回填和加压缝合的方式制作腰椎管狭窄症动物模型.于术后2,4,8及12周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观察,各组各时间点分别处死1,1,4及6只新西兰兔,并取L4和L5左侧关节突关节,L5椎板行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确认手术成功,A组和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组和D组分别给予腰痹颗粒、丹鹿通督片混悬液灌胃,于术后8周和12周分别取兔耳缘血,观察用药前后血清COMP,IL-1β和TNF-α浓度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各时间点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及D3组于术后2,4及8周呈逐渐下降趋势,3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相比,3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除B组外,C组和D组较术后8周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突关节和椎板病理切片显示,术后2,4及8周,B,C及D3组显示关节突软骨不平整,伴有缺损和溃疡面,大量软骨细胞坏死,胶原纤维增生明显,椎板骨小梁破坏,椎板与硬膜囊粘连,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12周,C组和D组可见较多新生的骨小梁形成且成骨活跃,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血清学示,术后8周,B,C及D3组血清COMP,IL-1β及TNF-α浓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术后8周相比,除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血清COMP,IL-1β及TNF-α浓度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COMP浓度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和TNF-α浓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降低血清中COMP的浓度,从而改善关节突软骨功能,抑制IL-1β及TNF-α炎性表达可能是腰痹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壮骨强脊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其对TNF-α、BMP-2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壮骨强脊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将73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壮骨强脊颗粒.观察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总体评估指数(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及超敏C反应蛋白(h-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TNF-α、BMP-2的水平,强直性脊柱炎国际工作组20疗效评价标准(ASAS20)、BASDAI50达标率并观测治疗安全性.结果:70例患者完成研究,2组各3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ASAS20达标率分别为82.86%和65.71%,差异无显著性(P>0.05).BASDAI50达标情况治疗组为65.71%,对照组4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脊柱痛VAS、PGA、BASDAI、BSAFI、BAS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减低(P<0.05或<0.01).治疗后2组ESR、h-CRP、BMP-2、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安全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壮骨强脊颗粒治疗AS肾虚督寒证能够安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腰痹通胶囊4种中间体粒径的近红外光谱通用定量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旨在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信息与腰痹通胶囊(Yaobitong Capsules,YC)中间体中值粒径(D50)的关系分析,探讨对该品种生产过程中4种中间体建立D50近红外通用定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YC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细粉、干燥颗粒、整粒颗粒和总混颗粒4种中间体的NIRS,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并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优选NIRS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4种中间体建立1个D50通用定量模型.结果 通用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3.918 μm,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832μm,预测相对偏差(RSEP)为2.26%,小于5%,性能偏差比(RPD)为4.60,大于3,该模型可以用于定量测定,且与独立模型比,预测准确性相差不大.结论 NIRS通用定量模型可用于YC 4种中间体D50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腰痹康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脊柱脆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腰痹康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脊柱脆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筛选90例脊柱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术后口服腰痹康颗粒和骨化三醇,对照组常予以骨化三醇口服,对比术前、术后3 d、4周各组VAS评分、下腰痛功能障碍ODI评分、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 降解产物(β-CTX).结果 术后3 d、术后4周VAS/ODI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血清β-CTX含量明显降低,OC、PINP含量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显著,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痹康颗粒联合骨化三醇对缓解PVP术后残留腰背疼痛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腰椎活动功能和骨代谢相关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物料粉体学性质对5种制剂品种颗粒溶化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以杏贝止咳颗粒(Xingbei Zhike Keli,XZK)、桂枝茯苓胶囊(Guizhi Fuling Jiaonang,GFJ)、天舒胶囊(Tianshu Jiaonang,TJ)、腰痹通胶囊(Yaobitong Jiaonang,YJ)与参乌益肾片(Shenwu Yishen Pian,SYP)5个品种的中间体粉末及颗粒为研究对象,研究中间体粉体学性质与颗粒溶化性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颗粒溶化性的关键物料属性,为提升产品质量属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5个品种各20批粉末及颗粒取样,以物料粉体的休止角(α)、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孔隙率(Ie)、卡尔指数(IC)、豪斯纳比(IH)、含水量(HR)、吸湿性(H)、粒径(D10、D50、D60、D90)、均匀性(UN)、比表面积(SSA)、相对均齐度(Iθ)、分布范围(span)、宽度(width)、粒径<50 μm百分比(Pf)为自变量,中间体颗粒溶化率(DR)为因变量构建关联模型,并以物理指纹图谱与热点图分别对各品种批次间及品种间物理属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药物料粉体学与颗粒溶化性的相关性.结果 对所绘制雷达图进行相似度分析,XZK混合粉相似度为86.52%~99.92%,GFJ、TJ软材细粉相似度分别为90.38%~99.97%、89.79%~99.99%,YJ喷干细粉相似度为87.98%~99.90%,SYP干膏粉相似度为86.94%~99.97%;品种间物性参数相关性矩阵热点图显示,各品种指标间相关系数为-0.964~0.998,且在Da、Dc、Ie、IC、IH、HR、Iθ及span上存在较高相似性,在α与粒径分布范围上存在差异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了 2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要由IC、IH、SSA及代表粒径性质的D10、D50、D60、D90与Iθ、width、Pf构成,解释率达到57.06%;主成分2由α、Da、Dc、Ie、HR及UN、span组成,解释率达到20.76%.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analysis,PLS)结果显示,对 DR 影响显著的是 Dc、H、SSA、HR、IH、Ie及IC.结论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中间体影响颗粒溶化性的关键物料属性,通过控制相关属性指标来达到改善颗粒生产中出现的析出、焦屑、结块等溶化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