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寒湿痹颗粒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好转54例,无效10例;观察组好转61例,无效3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x2=4.195,P=0.041).治疗后,2组患者VAS和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5,P=0.676).结论 在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联用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能快速改善腰背痛、晨僵、关节痛等临床症状,降低VAS、BASFI评分和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身痛逐瘀汤辅助椎间孔镜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辅助椎间孔镜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 2020年 1月—2020年 12月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 60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术后 1 d,对照组采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疼痛情况、腰椎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维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辅助椎间孔镜治疗血瘀气滞型LDH急性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腰腿疼痛情况,改善腰椎功能,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多成分定量测定的腰痹通胶囊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建立腰痹通胶囊(Yaobitong Capsules,YC)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并结合相关化学计量学评价多批次制剂的质量.方法 建立YC的指纹图谱,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评价多批次制剂质量,同时采用Hotelling's T2和DModX方法对不同批次制剂的质量设定控制范围;HPLC法测定多批次YC中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结合聚类热图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Y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标记17个共有峰,并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8个色谱峰,14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0;HCA和PCA中未见异常批次,表明批间一致性较好,Hotelling's T2和DModX控制上限为15.077和1.653;14批YC样品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绿原酸、阿魏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33~2.853、4.674~8.127、1.128~2.417、0.586~1.232mg/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14批样品可聚为3类.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YC的质量评价.多批次制剂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方法,表明YC多批次制剂之间一致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除痹通络汤结合温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因子、腰椎功能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除痹通络汤结合温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因子、腰椎功能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90 例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治疗,治疗组90 例予除痹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相关因子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Neer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 2 组治疗后丙二醇(MDA)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SOD、T-AOC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肩关节Neer评分、腰椎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除痹通络汤配合温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可调节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37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 将81 例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分为研究组41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患者37例(脱落3 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研究组患者37 例(脱落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 周后的中医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d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 Index,BASFI)、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的水平.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自觉腰背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 4 周后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78%(P<0.05).治疗后两组的 BASDAI、BASFI 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ASDAI、BASF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MP-9、TGF-β1、IL-17 显著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控制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保护骨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运动针刺法"联合痹祺胶囊治疗冰雪项目中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观察"运动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法"分别联合痹祺胶囊治疗冰雪项目中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冰雪项目中运动性软组织损伤(腰扭伤)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给予"普通针刺法"联合痹祺胶囊治疗)和研究组(n=40,给予"运动针刺法"联合痹祺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的腰椎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针刺法"联合痹祺胶囊治疗冰雪项目中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能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5例DLBP患者.依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对照组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7例,临床总有效率78.38%(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对照组更低(P<0.05),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血清P物质(SP)、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DLBP,可有效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自拟壮骨活血方联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自拟壮骨活血方联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自拟壮骨活血方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椎体、椎管的影像学指标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指数(BI)评分评价2组胸腰椎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矢状径、矢状面Cobb角、椎管前后径比、横断面积比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ASIA分级标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壮骨活血方剂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椎体形态,减轻椎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并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腰痹通胶囊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的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UPLC-Q-TOF-MS/MS研究腰痹通胶囊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并归纳主要代谢途径.方法 通过空白对照法寻找尿液和胆汁中可能的代谢产物,依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对代谢产物进行推测.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尿液中共检测到31个代谢产物,胆汁中共检测到35个代谢产物,主要为藁本内酯、3-丁基苯酞、蛇床子素、洋川芎内酯A、川芎内酯A、大黄素、紫花前胡醇或紫花前胡苷元或二氢山芹醇、紫堇杷明碱或异紫堇杷明碱、紫堇鳞茎碱或异紫堇鳞茎碱或元胡菲碱、别隐品碱、阿魏酸、隐绿原酸、当归醇类等化合物的Ⅰ相或Ⅱ相代谢产物,主要代谢途径为内酯环水解、羟基化、去甲基、脱水、脱氢、脱羟基、氢化、甲基化、甲基氧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此外,胆汁中检测到3个原型成分,即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人参皂苷Rg1.结论 建立的UPLC-Q-TOF-MS/MS方法能够分析出腰痹通胶囊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初步阐明了腰痹通胶囊的体内代谢特征,为腰痹通胶囊在体内发挥疗效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IL-1β、IL-6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IL-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每组15只,成功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给予腰痹通胶囊、芬必得、补肝健腰方药物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干预第20天、第40天椎间盘IL-1β、IL-6表达.结果:干预第20天、第40天,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椎间盘IL-1β、IL-6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在干预第20天、第40天椎间盘IL-1β、IL-6表达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肝健腰组与腰痹通组、芬必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能降低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椎间盘IL-1β、IL-6表达,可能为其防治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