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腹腔喷洒给药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甘露糖敏感血凝素(MSHA)腹腔喷洒给药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61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关腹前,A组(31例)腹腔喷洒PA-MSHA 15 mL,C组(30例)腹腔喷洒生理盐水15 mL.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两组术前和术后第5天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水平.结果A组和C组术后第3天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术后第5天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C组术后第3天单核细胞计数降低,A组术后第5天血清IL-2、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术后第3天淋巴细胞计数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术后第5天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PA-MSHA腹腔喷洒给药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阑尾出血导致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3岁,因“便血2 d,伴头晕1 d”入院。血常规检查:Hb 130 g/L。保守治疗6 h后再次排暗红色血便1次,量约500 ml,给予止血药物对症处理后12 h内间断排不成形暗红色血便3次,总量约1 000 ml,伴心悸、头晕。急查血常规:Hb 60 g/L。腹部CT检查:(1)阑尾略粗,约0.9 cm,周围未见明显渗出;(2)腹腔肠管多发积气。血常规:WBC计数5.85×10 9/L,Hb 63 g/L,PLT199×10 9/L;便常规:红色大便、红细胞满视野,隐血(++++)。急诊行胃镜检查:未见出血病灶;结肠镜检查:肠腔内可见大量血性液体,升结肠及回盲部残留较多,反复冲洗后见盲肠黏膜光滑,未见溃疡及新生物。仔细观察可见新鲜血液自阑尾窝流出(图1),予以内镜下喷洒止血材料,数分钟后出血情况仍无停止迹象。结肠镜检查诊断:阑尾出血?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腔镜探查可见腹腔干净,阑尾无渗血、渗液,予以切除。术中肠镜见阑尾腔包埋完整,未见活动性出血。切除阑尾后,纵行剖开阑尾,可见近根部黏膜创面炎症充血(图2)。术后病理检查示:黏膜可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肌间及浆膜面可见散在中性粒细胞,浆膜面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图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胰腺外科患者诊疗及感染防控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胰腺外科诊疗活动的开展方式及感染防控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4例院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0、51、46、87岁。发生院内感染后,病区一般防护策略升级。患者单间收治,每天监测陪护人员体温。医务人员严格按一级防护要求实施防护,病区地面用有效含氯浓度1 000 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有创操作流程自疫情发生以来均按以下防护要求防护: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经皮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经皮腹膜后穿刺引流在病区内完成,操作人员按一级防护要求防护;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或胆囊置管引流在介入手术室完成,操作人员按一级防护要求防护。尽量避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对于不可替代的ERCP操作,操作人员按二级防护要求防护。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的顺序分别为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操作人员按一级防护要求防护,全身麻醉手术的操作人员按二级防护要求防护,发生院内感染前后有创操作流程未升级。结果:4例院内感染患者中,1例死亡,2例转入感染隔离病房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仍在感染隔离病房治疗。自升级防护措施后,我科共有22例患者住院治疗。其中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2例,经皮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3例,经皮腹膜后穿刺引流1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1例,开放手术治疗1例,截至2020年2月26日我科未再发生住院患者感染事件。整个疫情期间未发生有创操作人员感染事件。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陪护人员的输入感染可能是院内感染的重大风险。完善病区一般防护策略和有创操作防护策略,并加强对陪护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是有序开展胰腺外科常规诊疗活动的前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管胃固定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病态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严重肥胖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减重代谢手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由于其众多优点使得它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减重术式。与任何手术一样,LSG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目前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减少LS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在胃切缘处使用纤维蛋白胶喷洒加固胃切缘、通过用各种合成或生物材料包缝胃切缘减少胃漏和出血的发生。笔者梳理和思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管胃固定的方法和研究进展,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术后腹腔粘连TGF-β1/Smad3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术后腹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Smad3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术后腹腔粘连模型造模,透明质酸钠为阳性对照组,在手术造模后,一次性腹腔喷洒1%的透明质酸钠凝胶,0.5 mL/kg.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灌胃剂量为19.5 g/(kg·d).分别于术后7、14、28 d分批将动物处死,每次每组处死9只大鼠.在损伤部位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部位的纤维化通路相关蛋白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下游胶原沉积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的表达情况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的蛋白 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不同组别间,术后7、14、28 d3个时间节点,TGF-β1/Smad3纤维化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TGF-β1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3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Smad3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7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Smad7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5).②胶原沉积情况:术后7、14、28 d 3个时间节点,Col-Ⅰ蛋白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Ⅰ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Col-Ⅰ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Ⅲ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Col-Ⅲ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③EMT相关指标表达情况:不同组别间,术后7、14、28 d 3个时间节点,E-Cadher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α-SMA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术后腹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相关蛋白TGF-β1、Smad3蛋白、促进Smad7蛋白的表达抑制纤维化;促进E-Cadherin蛋白、减少α-SMA蛋白表达,减轻腹膜间皮细胞的EMT,抑制Col-Ⅰ、Col-Ⅲ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腹膜粘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蒙药哈它各其-7通过HIF-1α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研究蒙药哈它各其-7 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治疗价值并初步探索其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蒙药组和细胞因子组,每组各 8 只.除对照组外、其余 3 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4 组均在背部制备溃疡创面,1周后蒙药组给予哈它各其-7 涂抹创面、细胞因子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创面,连续 2 周.检测空腹血糖(FBG)、创面面积、创面病理改变、创面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受体(RAGE)、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丙二醛(MDA)、总抗氧化力(T-AOC)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蒙药组、细胞因子组的FBG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三组间FBG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溃疡创面面积、镜下未修复组织范围增大,创面组织中AGEs、RAGE的表达水平及IL-1β、IFN-γ、MDA水平增加,T-AOC水平及HIF-1α、VEGF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蒙药组、细胞因子组溃疡创面面积、镜下未修复组织范围缩小,创面组织中AGEs、RAGE的表达水平及IL-1β、IFN-γ、MDA水平降低,T-AOC水平及HIF-1α、VEGF表达水平增加(P<0.05)且蒙药组的各项指标优于细胞因子组.结论 蒙药哈它各其-7 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抑制AGEs及RAGE表达并激活HIF-1α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腹腔喷洒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腹腔喷洒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L组,n=20)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组(LY组,n=20),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结束前腹腔镜直视下腹腔内喷洒0.25%罗哌卡因50 ml(L组)和0.25%罗哌卡因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啶混合液50 ml(LY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T 0)、术后2 h(T 1)、术后4 h(T 2)、术后24 h(T 3)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第一次辅助镇痛药物(曲马多)时间、曲马多总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L组在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高于LY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第一次辅助镇痛药物时间[(90.75±36.10)min]明显短于LY组[(759.00±277.54)min],P<0.05.L组曲马多总用量[(222.50±86.56)mg]明显高于LY组[(77.50±54.9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腹腔喷洒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24 h内的VAS评分,延长术后第一次辅助镇痛药物的时间,减少辅助镇痛药物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超声检查术致十二指肠巨大穿孔内镜下荷包缝合修补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65岁,因"间断上腹痛2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以上腹正中及右上腹部为主,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伴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无明显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自服药物治疗,1周前腹痛症状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家族性肿瘤性疾病史.入院体检:脐周压痛,无反跳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121.0 U/L,余无异常.增强CT及MRCP示肝右叶小囊肿,胰头区囊样占位.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层次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超声内镜下见十二指肠乳头形态正常,小肠壁水肿,乳头周边一巨大憩室,胰腺整体形态正常,呈稍高回声,局部有少许点状小钙化斑,胰管走向形态无明显异常,见胰腺头部2个无回声病变,边缘光整.退镜过程中术者感觉内镜支撑力消失,有落空感,怀疑出现穿孔,立即更换Q260J直视镜进镜至十二指肠球部发现十二指肠破裂穿孔(图1),大小约2.0 cm×2.0 cm.立即退出直视镜,在Q260J直视镜前端安装透明帽,采用乐奥尼龙圈(Loop?30)和奥林巴斯钛夹(HX?610?135L)于单腔镜下荷包缝合穿孔部位(图2),并予组织胶喷洒闭合创面(图3).创面闭合后用20 G穿刺针于中上腹穿刺排出腹腔多余气体,留置胃肠减压管.术毕患者安返病房,予心电监护、禁食、抗炎、抑酸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发热,体温38.3℃,血常规示白细胞11.35×109/L,全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术后第2天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7.5℃,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90×109/L,腹痛症状有所缓解,有排气.随后体温恢复正常,腹部不适症状逐渐减轻.术后第8天上、中消化道碘油造影未见消化道穿孔影像学表现(图4).术后第11天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院行 L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在缝合切口前以0.5%罗哌卡因10 mL喷洒切口内部,再以0.5 %罗哌卡因3 mL局部浸润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开始口服曲马多50 mg,每12 h给予50 mg.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外观、质量的淀粉片作为安慰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比较两组术后8h、12h、24h、36h、48h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h,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术后12 h、24 h、36 h、48 h,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对照组眩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均P <0.05).术后对照组2例患者要求追加止痛药,观察组无此现象.[结论]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行 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保湿预处理对夜间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采用三种不同保湿预处理方法清洗夜间腹腔镜器械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夜间急诊手术术后污染的300件腹腔镜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器械使用自来水冲洗作保湿处理,B组器械喷洒1:270的多酶清洗稀释液作保湿处理,C组器械喷洒自配肝素保湿液(12500 U/500 ml)进行保湿预处理.分别采用目测法、杰力测血污蛋白试纸法检测内镜表面、管腔内壁的清洗效果.结果 B组器械目测法检测内镜表面、管腔内壁清洗效果的合格率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B组器械杰力测血污蛋白试纸法检测内镜表面、管腔内壁清洗效果的合格率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酶清洗稀释液和我院自配肝素保湿液喷洒保湿,均可获得优于自来水的清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