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改良Orr⁃Loygue 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直肠脱垂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一种良性疾病,常伴有肛提肌分离、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括约肌松弛或骶直分离等病理解剖改变,可并发黏液渗出、出血、排粪失禁、便秘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和良好生理功能是直肠脱垂治疗成功的标志,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至今文献报道的手术方式有100多种,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腹和经会阴两大类。在我国,直肠脱垂手术主要以经会阴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显著,已成为国外首选术式。相比于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更高清的手术视野和灵活的机械臂等优势,可提供更清晰的解剖层次辨识和狭小空间下的灵活操作,有利于在狭窄盆腔内高质量完成复杂解剖,更好地显露以及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及血供。然而,目前罕见关于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报道。本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并对Orr?Loygue术式进行改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胶体渗透压对婴儿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中不同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行CPB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6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8例,体重<8 kg。根据术中COP值分为低COP组(34例)和高COP组(33例)。统计术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术后液体量、延迟关胸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判断术中维持不同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CPB前COP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机后10 min COP值均降到最低,随后均缓慢上升。CPB开始10 min、注射心肌保护液后及停机时CO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白蛋白使用量低COP组小于高COP组[(3.18±4.29)g比(6.47±6.09)g, P<0.05);术后72 h乳酸值低COP组高于高COP组[(2.25±3.19)mmol/L比(1.16±0.66)mmol/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所需液体量多于高COP组[(558.18±220.23 mL比(442.00±156.25)m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更好的液体平衡量不如高COP组[(-73.36±170.26)mL比(-26.43±298.12)mL, 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二次手术率、延迟关胸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大于7 d率、腹膜透析率、肾替代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COP组术后24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30.64±8.98)μmmol/L比(40.54 ± 25.24)μmol/L, P<0.05),低COP组术后72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26.14±8.95)μmmol/L比(39.85± 27.52)μmmol/L, P<0.05)。 结论:较高的胶体渗透压水平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液体平衡量,减少术后液体输入量,降低术后血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患儿肝功能、凝血功能损伤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肠侧方膜解剖完整对盆丛神经保护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其要求在保证肿瘤根治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肛门括约肌,性功能和排尿功能。与单纯交感神经成分损伤相比,盆丛和神经血管束(NVB)损伤对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特别是男性勃起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两侧间隙狭窄致密,难以分离,手术层面偏外容易损伤盆丛及其分支,偏内则进入直肠系膜内,因此直肠侧壁的游离一直被认为是TME的难点。本文对腹膜反折下直肠两侧间隙的膜解剖研究进展进行复习,并基于本中心研究结果,对直肠骶骨筋膜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术中盆丛神经的保护提供参考。直肠骶骨筋膜是直肠侧间隙分离时的刚性筋膜屏障,"腹下神经前筋膜-邓氏筋膜前叶移行区"与盆丛主体相互融合,需进行保留。因此,直肠侧间隙分离应首先分离直肠后方间隙,再分离直肠前方间隙,横断邓氏筋膜前叶后,即很容易找到直肠前侧方间隙,从上到下最后切断侧方的直肠骶骨筋膜,以此导向将整个侧方间隙完全分离至盆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芒柄花黄素对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芒柄花黄素(FMN)对骨关节炎(OA)大鼠炎性反应、软骨损伤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IL)-26炎症轴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别的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每组15只,其中对照组大鼠仅打开关节不进行其他操作实施假手术;OA组、OA+FMN组和OA+FMN+ABBV-157组大鼠构建OA模型。OA+FMN组和OA+FMN+ABBV-157组大鼠尾静脉注射FMN(10 mg/kg)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OA+FMN+ABBV-157组通过腹膜内注射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抗体(RORγt)激动剂ABBV-157(5 mg/kg)促进Th17分化功能,每周2次,连续4周。其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的关节炎症、软骨退化情况,检测Th17细胞比例以及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抗体(RORγt)和白介素-26(IL-26)蛋白水平。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 q检验等分析全部数据。 结果:OA、OA+FMN、OA+FMN+ABBV-157组的国际骨关节炎研究会(OARSI)评分高于对照组[(4.23±0.56)、(1.98±0.25)、(4.11±0.60)分比(1.08±0.14)分, t=21.135、12.165、17.374, P<0.05],且OA+FMN组的OARSI评分显著低于OA、OA+FMN+ABBV-157组( t=14.209、12.691, P<0.05)。OA、OA+FMN、OA+FMN+ABBV-157组的IL-1β[(23.82±1.98)、(11.37±1.06)、(23.14±2.24) μg/ml比(6.56±0.75) μg/ml],IL-6[(30.38±3.12)、(13.77±1.45)、(29.52±2.80) μg/ml比(8.54±0.95) μg/ml]高于对照组( t=31.572、14.307、27.184、25.935、11.685、27.481, P<0.05);OA+FMN组的IL-1β、IL-6均低于OA、OA+FMN+ABBV-157组( t=21.470、18.395、18.698、19.345, P<0.05)。OA、OA+FMN、OA+FMN+ABBV-157组Th17水平[(21.00±1.65)%、(10.21±1.06)%、(21.63±2.29)%比(3.96±0.52)%]高于对照组( t=38.148、20.502、29.143, P<0.05),OA+FMN组的Th17水平均低于OA、OA+FMN+ABBV-157组( t=38.148、17.528, P<0.05)。OA、OA+FMN、OA+FMN+ABBV-157组的RORγt(0.54±0.05、0.26±0.03、0.55±0.06比0.13±0.02),IL-26(0.60±0.06、0.27±0.03、0.58±0.06比0.11±0.02)高于对照组( t=29.487、13.964、25.720、30.006、17.187、28.782, P<0.05);OA+FMN组的RORγt、IL-26均低于OA、OA+FMN+ABBV-157组( t=18.598、16.763、19.053、17.898, P<0.05)。 结论:FMN通过抑制Th17/IL-26炎症轴缓解OA大鼠炎性反应和软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2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改良TEP组(63例)和TAPP组(6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有关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术后1年复发率和精液质量指标。结果:改良TEP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TAPP组[(1.68 ± 0.39)分比(1.97 ± 0.46)分]( P<0.05)。改良TEP组术后3 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高于TAPP组[(92.79 ± 8.82) μmol/L比(84.40 ± 7.36) μmol/L、(81.52 ± 9.37) U/L比(75.75 ± 8.50) U/L],丙二醛水平低于TAPP组[(23.42 ± 3.3) μmol/L比(26.71 ± 3.9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改良TEP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均高于TAPP组[(180.87 ± 20.15) kU/L比(159.85 ± 14.50) kU/L、(3.37 ± 0.84) g/L比(2.53 ± 0.67) g/L、(62.94 ± 6.25) kU/L比(43.96 ± 5.31)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TEP、TAP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有效术式,但前者可减轻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且可保护正常生殖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钙血液透析与低钙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及颈动脉钙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钙血液透析与低钙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及颈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非低钙血症行低钙血液透析或低钙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2例,根据患者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组( n=42)与腹膜透析组( n=40),比较两组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情况、肾功能指标、颈动脉钙化情况。 结果:腹膜透析组治疗后6、12个月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均 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腹膜透析组治疗12个月后血磷、钙磷乘积、iPTH达标率分别为75.00%、80.00%、77.50%,高于血液透析组52.38%、59.52%、54.76%(均 P<0.05);腹膜透析组治疗12个月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均 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钙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膜透析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血液透析组( P<0.05)。 结论:与低钙血液透析相比,低钙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磷代谢的控制效果更优,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较佳,且可有效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对罗沙司他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对罗沙司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146例维持性PD患者,分为无RRF组[RRF< 2 mL·(min·1.73 m 2) -1,75例]和有RRF组[RRF≥2 mL·(min·1.73 m 2) -1,7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红蛋白(H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以及Hb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达标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RF预测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价值。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01)。有RRF组患者治疗后的Hb和Hb达标率均高于无RRF组(119.99 g/L vs. 100.31 g/L、74.6% vs. 21.3%,均 P<0.001)。两组患者的hs-CRP、白蛋白、TS、铁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尿量、治疗前Hb与罗沙司他治疗后的Hb达标率均有相关性(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 OR=3.169,95% CI:2.098~4.787)、治疗前Hb( OR=1.061,95% CI:1.027~1.096)是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RF预测Hb达标率的曲线下面积是0.861,截点值为2 mL·(min·1.73 m 2) -1时,灵敏度为0.768,特异度为0.766。 结论:保护RRF和尿量有利于维持性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后Hb达标。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早期需加强监测Hb,尤其是保留RRF患者,及时调整罗沙司他的治疗方案,合理控制肾性贫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目前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利尿剂抵抗的HF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其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HF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主要机制为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对利尿剂的反应降低、水钠潴留,腹膜透析因其具有超滤、排钠、改善心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势是治疗HF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该文简介腹膜透析治疗HF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考糊精腹透液的临床优势及获益人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以葡萄糖为渗透剂的传统腹膜透析液(腹透液)安全、有效的特性已被广泛接受,但由于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进入腹腔后易被吸收,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渗透梯度而致超滤下降,且生物相容性较差,长期使用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艾考糊精是一种分子质量为13 000~19 000道尔顿的葡萄糖聚合物,不易被腹膜吸收。以艾考糊精为渗透剂的等渗腹透液通过介导胶体渗透压可在PD长留腹时维持稳定的渗透梯度而产生持续超滤。艾考糊精腹透液在国外已使用20多年,除显著的超滤作用外,其在生物相容性、腹膜保护、提高PD技术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本文结合国内外艾考糊精腹透液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重点对其临床优势及获益人群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70例,年龄1~4岁,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C组)和ERAS组(E组),每组35例。E组采用ERAS策略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C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后采用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Face,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olability, FLACC)评估镇痛效果,记录患儿入室前及术后24、48、72 h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IL-6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和总费用。结果:最终共纳入64例,C组34例、E组30例。与入室前比较,术后两组患儿CRP和IL-6浓度均明显升高( P<0.05);与C组比较,E组术后72 h的CRP及术后48、72 h的IL-6浓度明显降低( P<0.05)。与入室前比较,术后24、48、72 h两组IgG、IgM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术后48、72 h E组IgG、IgM明显高于C组( P<0.05)。E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 P<0.05)。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0.05)。术后恢复方面,E组患儿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C组( P<0.05),但在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围手术期ERAS策略能降低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应激反应、保护体液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