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Ⅰ期肺腺癌中病理学亚型判断预后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2021年WHO肺腺癌分类判断Ⅰ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Ⅰ期肺腺癌的829例患者资料。男性389例,女性440例,年龄(60±11)岁(范围:32~90岁)。术前CT表现为实性结节570例,磨玻璃结节2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因素。结果:829例患者中腺泡型为主型470例,乳头型为主型165例,贴壁型为主型90例,实体型为主型62例,微乳头型为主型42例。与实性结节组相比,磨玻璃结节组患者中贴壁型为主型比例更高[20.5%(53/259)比6.5%(37/570),χ2=35.922, P<0.01],而微乳头型[1.2%(3/259)比6.8%(39/570),χ2=11.961, P<0.01]和实体型[1.5%(4/259)比10.2%(58/570),χ2=19.172, P<0.01]为主型比例更低。贴壁型为主型的患者预后最好,腺泡型和乳头型为主型较差,实体型和微乳头型为主型的预后最差( P值均<0.01)。T2期( HR=1.631,95% CI:1.030~2.583, P=0.037)、病理主型( P=0.036)、存在微乳头型成分( HR=1.764,95% CI:1.143~2.722, P=0.010)及CT表现为实性结节( HR=18.690,95% CI:7.587~46.043, P<0.01)为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中,存在实体型成分均是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存在微乳头型成分则均是无复发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论:除病理学亚型外,存在微乳头型成分和实体型成分也是Ⅰ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病理学亚型与T分期相结合对Ⅰ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更有价值、更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低分化癌合并鳞状细胞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而甲状腺低分化癌合并鳞状细胞癌极罕见,此例患者肿瘤具有甲状腺低分化癌及鳞状细胞癌组织学特点,且两种肿瘤存在相互过渡、移行现象,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鳞状化生、癌变过程。PAX8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前列腺多形性巨细胞型腺癌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多形性巨细胞型腺癌(PGC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PGCC,复查切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及425基因高通量测序(NGS)检测,同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IHC及分子特征。结果:2例前列腺PGCC患者年龄为55岁和70岁,组织形态上均可见数量不等多形性巨细胞伴有奇异细胞核(均>50%),伴有高级别经典型腺泡腺癌;IHC只有部分肿瘤性巨细胞表达雄激素受体、NKX3.1、P504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前列腺上皮分化的标志物,同时部分细胞表达GATA3。NGS检测到多个基因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及融合(TP53变异、BRAF变异、ZSCAN25-BRAF融合),导致TP53及BRAF功能异常,同时检测到SDHA及DNMT3A基因变异,形成截短蛋白,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例2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雄激素受体拷贝数扩增;微卫星状态分析提示2个病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肿瘤突变负荷为低水平。结论:PGCC多见于老年男性,形态学表现为在高级别经典型腺泡腺癌中出现多形性奇异核分化,部分前列腺分化标志物表达减少或缺失,具有不同于经典型前列腺腺癌的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柱状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柱状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lumnar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并着重探讨甲状腺癌常见驱动基因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CV-PTC的临床资料及组织学形态,EnVision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Sanger测序检测RAS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65岁。组织学肿瘤细胞呈柱状、假复层排列,7例均表达甲状腺滤泡上皮标记,1例表达CDX2,p53均呈野生型表达。4例存在BRAF V600E突变(4/7),4例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4/5),5例均未见RAS突变(0/5)。术后随访8~89个月,4例出现肿瘤复发,2例死亡。结论:CCV-PTC以柱状肿瘤细胞假复层排列为特征,可表达CDX2,具有较高的BRAF V600E及TERT启动子突变率,浸润性生长者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乳头状腺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肺乳头状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在组织形态上应与硬化性肺细胞瘤、细支气管腺瘤、肺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癌等疾病相鉴别,该文报道1例年轻男性肺乳头状腺瘤病例,复习文献并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表型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伴和不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蛋白表达差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伴和不伴有桥本甲状腺炎(H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14—2016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PTC患者资料,其中伴HT患者103例,不伴HT患者109例。制备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伴和不伴有HT的PTC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间皮细胞(MC)、CD56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蛋白表达差异。结果:BRAF蛋白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36/65)和63.6%(4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36)。VEGF蛋白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7%(19/74)和25.8%(1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91)。cyclin D1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4%(71/76)和97.6%(8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06)。MC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62/72)和83.5%(7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54)。Galectin3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7%(76/77)和97.5%(7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83)。CD56在PTC组织和癌旁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4%(32/117)和65.0%(76/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伴和不伴HT的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24/68)和16.5%(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 结论:BRAF、VEGF、cyclin D1、MC和Galectin3蛋白在伴有HT的PTC的发病机制中未发挥明显特异作用;CD56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PTC诊断的参考指标;CD56可能与伴有HT的PTC的发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腺性脂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胰腺性脂膜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合并胰腺疾病的脂肪坏死性炎症,好发于嗜酒男性,约占胰腺疾病的2%~3%。其相关的胰腺原发疾病多为无菌性或病毒、细菌感染相关的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及创伤性胰腺炎等。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为急、慢性胰腺炎,其次为胰腺肿瘤性疾病,在肿瘤性疾病中又以胰腺腺泡细胞癌关系最为密切。诊断胰腺性脂膜炎的金标准是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对胰腺原发疾病的诊治是识别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腺性脂膜炎患者,应用来迪派韦/索磷布韦抗丙型肝炎病毒,生长抑素、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甲基强的松龙针抗炎治疗,最终病情好转后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过表达lncRNA ATG16L2-211通过促进lncRNA GAS6-AS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研究其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室研究。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TG16L2-211在肺腺癌细胞株(H1650、A549、H1975、H1299)中的表达情况。将ATG16L2-211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转入H1650细胞,分别标记为ATG16L2-211组和阴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H1650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1650细胞迁移。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ATG16L2-211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ATG16L2-211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 t=48.12, P<0.001)。ATG16L2-211在肺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低于正常肺泡上皮细胞( P值均<0.05),H1650细胞中ATG16L2-211表达最低( F=13.79, 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从2 d开始至5 d ATG16L2-211组H1650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 P值均<0.05)。阴性对照组和ATG16L2-211组划痕愈合率为(72.15±6.23)%和(21.54±4.08)%,ATG16L2-211组H1650细胞迁移能力降低( t=6.79, P=0.001)。肺腺癌组织中ATG16L2-211和GAS6-AS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60, 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TG16L2-211组H1650细胞中GAS6-AS1表达增加( t=3.37, P=0.015),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降低( t=4.33, P=0.005),转化生长因子β 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低表达,上调ATG16L2-211能通过促进GAS6-AS1表达发挥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容量保证模式(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指数19~27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VCV组(V组)和PCV-VG(P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2组通气参数设置:V T 7 ml/kg(校正体重),PEEP 5 cmH 2O,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50%,新鲜气流量2 L/min,RR 12~15次/min,于停药前5 min使用30 cmH 2O复张压力持续30 s行手法肺复张。于气管插管后5 min(T 1)、改变体位后5 min(T 2)、气腹5、30、60、90、120 min(T 3-7)和结束气腹且恢复平卧位后5 min(T 8)时,记录气道峰压(P peak)、气道平台压(P plat)、驱动压(DP)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于T 1、T 4、T 6和PACU中改良Aldrete评分达10分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 2、PaCO 2、SaO 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O 2)。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即刻采集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IL-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V组比较,P组T 1-8时P peak、T 5-7时P plat和DP降低,T 2-7时Cdyn升高,T 1,4,6时P A-aO 2降低,术毕即刻血清CC-16、IL-6和NE浓度降低( P<0.05),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胆囊异位胰腺并发腺泡细胞癌伴扭转坏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异位胰腺临床较罕见,最常见的部位是上消化道,以胃、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多见,发生于胆囊的异位胰腺相对少见。异位胰腺恶变率极低,且报道的恶变病例多为导管腺癌。本文报道了一例胆囊异位胰腺并发腺泡细胞癌伴扭转坏死的病例,其治疗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