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自体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自体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40.2 ± 11.5)岁。术前均行泌尿系B超、CT尿路造影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评估肾积水程度和输尿管狭窄情况。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上段狭窄4例,中段狭窄2例;患侧肾盂分离3.2(2.1,4.2)cm,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8(2.5,4.3)cm(1.0~5.0cm),术前血肌酐90(71,97)μmol/L。所有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自体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术中充分暴露并纵行切开输尿管狭窄段,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2.5~5.0 cm、宽1.0~1.5 cm的舌黏膜,修剪后与狭窄段输尿管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术中均于患侧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1根。分析围手术期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肌酐和患侧肾盂分离情况。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90.8 ± 59.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值40(20,63)ml,术后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6(4,6)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3)d,术后住院时间6(6,7)d。所有患者术后1周舌部伤口愈合良好,言语清晰;术后2周拔除尿管;术后拔除双J管时间8(6,10)周。术后第3个月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血肌酐79(71,104)μmol/L,患侧肾盂分离1.2(1.2,1.4)c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自体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自体补片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长期以来,长段上、中段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以往常用的回肠代输尿管术、自体肾移植术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自体补片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常用的自体补片包括口腔黏膜、肠道组织、尿路组织等。应用自体补片进行输尿管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已经初步得到证实,但每种补片的优、劣势各不相同。本文将对自体补片输尿管成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改良舌黏膜补片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舌黏膜补片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10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5.1±10.2)岁(范围:34~64岁),体重指数(24.6±2.0)kg/m 2 (范围:20.7~26.6 kg/m 2)。左侧5例,右侧3例,输尿管狭窄长度(3.1±0.7)cm(范围:2.2~4.5 cm)。术前血肌酐(113.8±22.3)μmol/L(范围:96~165 μmol/L)。术中采用后壁黏膜岛状连接输尿管正常两断端预缝合+狭窄段切除+后壁增强吻合+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根据实际狭窄情况取舌黏膜长度2.5~5.0 cm,宽度1.0~1.5 cm,并用大网膜包裹修复段输尿管。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近期的随访情况。 结果:本研究8例手术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26.9±22.8)min(范围:210~255 min),术中出血量(93.8±25.9)ml(范围:75~150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8±1.3)d(范围:3~7 d),术后住院时间(11.1±3.6)d(范围:9~14 d)。术后1周患者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可正常进食。术后4~8周拔除双J管。随访时间3~9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1.4±0.8)cm(范围:0~2.3 cm)。术后复查血肌酐(100.1±24.9)μmol/L(范围:76~155 μmol/L)。术后3个月行输尿管镜检复查,可见术侧输尿管全程通畅,黏膜正常。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舌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近期效果好,为修复输尿管狭窄提供了一种手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口腔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补片(OMG)技术修复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4家医学中心2015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7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9例,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32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6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3例,东部战区总医院4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4例,贵州省人民医院2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例,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例,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例,山东省立医院1例。男133例,女42例。年龄(35.0±17.2)岁。体质量指数(BMI)(23.1±4.1)kg/m 2。输尿管狭窄原因分别为内镜手术后88例(50.3%),先天性狭窄55例(31.4%),既往输尿管成形手术失败29例(16.6%),体外冲击波碎石史13例(7.4%),放疗史3例(1.7%),其他6例(3.4%)。输尿管狭窄位于左侧116例(66.3%),右侧58例(33.1%),双侧1例(0.6%)。狭窄长度(4.7±1.8)cm。狭窄位于输尿管上段108例(61.7%),肾盂输尿管连接处63例(36.0%),输尿管中段4例(2.3%)。所有患者均使用OMG修复输尿管狭窄,其中采用舌黏膜127例(72.6%),唇黏膜32例(18.3%),颊黏膜16例(9.1%)。手术方式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组)84例(48.0%),传统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87例(49.7%),开放手术4例(2.3%)。对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进行亚组分析,两组的年龄[(32.0±18.3)岁与(37.0±15.9)岁, P=0.040]、BMI[(22.5±4.3)kg/m 2与(23.7±3.6)kg/m 2, P=0.028]、狭窄病因中的内镜手术损伤例数[34例(40.5%)与53例(60.9%), 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所需口腔黏膜长度。术后7~9周行输尿管造影检查示重建段通畅,或肾积水未复发定义为手术成功。 结果:本研究175例,手术总成功率97.7%(171/175),其中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成功率分别为96.4%(81/84)和98.9%(8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51)。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4.7±85.8)min和(222.7±83.5)min( P=0.116),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9±38.6)ml和(68.4±45.5)ml( P=0.217),应用口腔黏膜长度分别为(5.0±2.0)cm和(4.6±1.5)cm( P=0.3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例(13.1%)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漏尿、淋巴漏、伤口感染等,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仅2例(1.4%),均为术后发生输尿管膜性狭窄,行内镜下治疗后膜性狭窄解除。术后3个月内口腔黏膜获取处并发症生率为12.0%(21/175),包括开口困难、疼痛、肿胀等。口腔黏膜获取长度为<2 cm、2~4 cm、>4 cm亚组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1%(9/175)、6.9%(12/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OMG修复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的输尿管重建技术。目前临床上应用OMG修复以微创手术为主,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在手术时间和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咽肌型重症肌无力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54岁,因吞咽困难1年余,加重伴言语不清2 d就诊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程度较轻,伴咽部异物感,吞咽时明显,偶有咽喉部隐痛等不适,多次于院外就诊,考虑慢性咽喉炎,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 d前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加重,无法饮水进食,伴有言语不清,说话如口中含物,咽喉部疼痛不明显。纤维咽喉镜检查:咽喉黏膜慢性充血,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无明显肿大,舌根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大,会厌左侧舌面见一直径大小约1.5 cm的淡黄色囊性新生物,表面光滑,杓间区黏膜苍白增厚,双侧声带轻度水肿,运动闭合可,双侧披裂对称,稍充血肿胀,双侧梨状窝未见异常(图1A)。既往胆囊炎病史,长期口服消炎利胆片。否认家族史、传染病史。入院诊断:吞咽困难(原因待诊),会厌囊肿,咽喉反流,慢性咽喉炎,胆囊炎。血常规:白细胞13.46×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1%,淋巴细胞百分比10.3%。电解质K + 3.49 mmol/L。予以头孢呋辛抗感染、地塞米松抗炎、林格氏液补液、口服氯化钾补钾、伏诺拉生抑酸护胃治疗后,患者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较前稍缓解。追问病史,家属诉2 d前与患者争吵后出现吞咽困难加重,情绪稳定时症状稍缓解,考虑存在心因性因素可能。完善头部MRI示双侧额叶缺血、腔梗灶,轻度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左侧基底节及右侧丘脑区小软化灶(图1B)。请神经内科会诊,神经系统专科查体:查体合作,高级认知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敏,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到位,未见明显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不歪,伸舌居中,咽反射减弱,悬雍垂居中,软腭上抬可,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痛触觉对称,双侧指鼻、跟膝胫实验(-),Romberg(-),双侧病理征(-),颈阻(-),疲劳实验(+)。考虑延髓麻痹待诊:重症肌无力。完善肌电图/诱发电位:RNS左面神经1、3、5 Hz电刺激均可见CMAP波幅递减,10 Hz CMAP波幅变化不明显,左尺神经5 Hz电刺激波幅递减趋势,余各频率CMAP波幅变化不明显。结论:重复电刺激异常(低频递减)。外周血-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五项(定量):抗乙酰胆碱AChR受体自身抗体5.51 mmol/L(<0.45 mmol/L),明确重症肌无力诊断。加用甲钴胺营养神经,溴吡斯的明抗胆碱酯酶治疗后,患者吞咽困难较前明显好转,院外继续巩固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腹腔镜一期双侧输尿管狭窄修复术左侧舌黏膜补片技术+右侧阑尾补片技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术者:李学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输尿管重建术后效果评估和指导后续治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输尿管修复重建术后效果评估和指导后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多中心尿路修复RECUTTER数据库中69例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9例,应急总医院22例,北京健宫医院18例)的病例资料,男39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4±12.7)岁。左侧输尿管狭窄34例,右侧27例,双侧8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中段狭窄10例,下段狭窄33例。术前肌酐(92.3±26.9)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5.1±23.2)ml/(min·1.73m 2)。上尿路修复重建术式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25例(36.2%),肾盂成形术8例(11.6%),输尿管膀胱再植术9例(13.0%),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6例(8.7%),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9例(13.0%),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3例(4.3%),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4.3%),球囊扩张术6例(8.7%)。术后3个月拟拔除肾造瘘管前行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即:根据测压和显影结果分为3型,Ⅰ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在基线附近保持稳定,灌注过程中重建输尿管显影良好,肾盂绝对压力≤22 cmH 2O(1 cmH 2O=0.098kPa);Ⅱ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升高,但输尿管蠕动尚且存在,压力可降至正常水平,检查结束时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 2O,肾盂绝对压力≤22 cmH 2O;Ⅲ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增加,始终>15 cmH 2O,同时输尿管蠕动微弱或消失。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处理策略和治疗效果。手术成功定义为无需进一步治疗、无积水相关症状、肾积水程度减轻或保持稳定。 结果:本研究69例均顺利完成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8例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 2O,中位压力差37(19~54)cmH 2O。10例肾盂压>22cmH 2O,中位肾盂压63.5(24~155)cmH 2O。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Ⅰ型60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Ⅰ型拔除肾造瘘管后无需其他处理。Ⅱ型拔除肾造瘘管和双J管后嘱患者避免憋尿。Ⅲ型4例中,2例定期更换双J管,1例长期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接受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中位随访时间为24(18~42)个月,Ⅰ型均达到手术成功标准,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88.71±23.09)μmol/L和(88.75±23.64)μmol/L( P=0.9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88.06±22.66)ml/(min·1.73m 2)和(87.97±23.01) ml/(min·1.73m 2)( P=0.969);Ⅱ型超声显示3例肾积水程度较术前改善,2例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97±7.75)μmol/L和(97.63±7.56)μmol/L( P=0.216),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9.08±14.74)ml/(min·1.73m 2)和(75.95±14.02)ml/(min·1.73m 2)( P=0.243);Ⅲ型患者接受再次治疗后超声显示肾积水程度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14±44.34)μmol/L和(101.49±57.02)μmol/L( P=0.6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5.32±19.85)ml/(min·1.73m 2)和(73.42±27.88)ml/(min·1.73m 2)( P=0.316)。 结论: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检查的灌注测压及显影结果可辅助评价输尿管重建术的手术效果,根据分型对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糠疹1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患者男性,32 岁,因周身红斑、丘疹、血疱、坏死,结痂 20 余天,加重伴疼痛 3d入院.皮肤科查体: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大小不等红斑、丘疹、血疱、结痂、坏死,边界清,部分皮疹中央坏死,触痛明显;双眼睑红斑、丘疹,分泌物较多,鼻腔黏膜可见片状红斑、米粒大小血疱,部分伴结痂、坏死,舌及上颚可见直径约 0.5 cm大小瘀斑,表面糜烂,阴茎及睾丸可见直径约 0.3 cm大小红斑、血疱,部分伴结痂、坏死;双下肢可见新发针尖至米粒大小红斑、丘疹,水疱、血疱.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片楔形坏死,坏死两侧表皮棘层轻度肥厚,可见角朊细胞坏死,淋巴细胞亲表皮,浅层血管扩张,周围较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异形淋巴细胞,少数红细胞外渗.免疫组化:CD4(+),CD8(+),CD45Ro(+),CD30(-),ki-67 约 20%(+),CD68(+),CD79a(很少+),CD3(+),CD20(很少+).诊断: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糠疹(FUMHD).治疗:予强的松 1.5 mg/(kg·d)静脉滴注治疗,同时予丙种球蛋白 15 g/d,连用 3d;予补钾、补钙、胃黏膜保护剂、保肝药物等支持治疗;患者病情逐日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自体补片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长期以来,长段上、中段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以往常用的回肠代输尿管术、自体肾移植术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自体补片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常用的自体补片包括口腔黏膜、肠道组织、尿路组织等.应用自体补片进行输尿管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已经初步得到证实,但每种补片的优、劣势各不相同.本文将对自体补片输尿管成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慢性结肠炎案
编辑人员丨2023/8/26
患者,女,78岁.初诊日期:2022 年 2 月 25 日.主诉:慢性腹泻 40 余年,加重 2 周.现病史:40 年前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稍感寒则发病或加重,并对多种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花粉、海鲜类过敏. 2010 年曾因持续性腹泻、多发性过敏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成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予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即时疗效可,后因口服中药出现胃肠反应而停服.病情反复发作,自行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效果一般. 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加重,便中有脓液.刻下症:腹痛、腹泻,大便日行 3~4 次,粪质稀,便中有脓液,畏寒,遇寒或食用海鲜类食品后加重,全身乏力、倦怠,阵发性心悸,胸背部及上肢部有散在多发皮疹,无头晕、头痛,睡眠可,纳欠佳,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2022 年 2 月 26 日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为 35.2%,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为 1.42×109/L,白细胞计数为3.79×109/L;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血管影纹理模糊,肠道黏膜充血水肿伴轻度糜烂;肿瘤标志物检查无阳性指标.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西医诊断:1慢性结肠炎,2 成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证).治则:补脾益肾,温阳止泻,予脐灸联合针刺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