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黏膜上皮培养与眼表移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角膜上皮细胞由角膜缘干细胞不断补充,从而维持眼表稳态及正常视觉功能。热化学烧伤、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眼表损伤或疾病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损,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当双眼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时可考虑非角膜缘性自体上皮组织移植。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眼表重建的重要种子细胞来源,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片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围绕载体、培养条件及技术等影响口腔黏膜上皮片培养的各种因素,以及细胞片应用于临床眼表移植的优缺点,对利用口腔黏膜上皮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安全有效地重建眼表上皮提供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易发生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16,64)岁。损伤位于左侧26例(60.5%),右侧16例(37.2%),双侧1例(2.3%);输尿管上段8例(18.6%)、中段8例(18.6%)、下段27例(62.8%)。损伤长度(5.9±2.4)cm。7例于术中诊断,表现为输尿管管腔结构破损、离断或被结扎,术区出现广泛渗液,输尿管镜下可见脂肪组织。36例延迟诊断,表现为腰腹部疼痛13例,发热12例,腹膜刺激征9例,阴道流液9例,血尿5例;泌尿系增强CT或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示造影剂外溢10例,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27例,发现患侧肾肿瘤1例;行引流液肌酐检查7例;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发现单侧肾无功能1例。妇科手术损伤13例均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12例,术中诊断7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延迟诊断,先行肾造瘘术,其中4例于6个月后完成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重吻合。泌尿外科手术损伤18例,其中10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自体肾移植术,1例行阑尾代输尿管手术,2例应用口腔黏膜补片修补。43例中,29例发生在7处易损伤部位,妇科手术损伤部位常见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分别为4、5、3例;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4例,输尿管与结肠毗邻处2例,输尿管与输精管交汇处3例;泌尿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各4例。其余14例损伤部位不具有规律性,与上述易损伤部位不重合。结果:本研究43例术后随访18(11,47)个月,其中41例能正常排尿,无血尿、尿外渗、胁腹疼等症状,尿常规、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正常。泌尿系B超检查示轻度肾积水13例,随访中积水程度未见缓解或加重。1例自体肾移植术后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处再狭窄,行球囊扩张后积水缓解。1例先行肾穿刺造瘘,6个月后术中探查发现左输尿管末端被Hem-o-lok夹夹闭3/5管壁,右输尿管与乙状结肠形成内瘘,取左右侧膀胱皮瓣各3 cm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易发生部位共7处,妇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结直肠外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与结肠毗邻处、与输精管交汇处;泌尿外科手术损伤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需根据损伤原因、位置和长度综合考虑。对于长度较短而程度较重的输尿管损伤,行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对于长度较长的损伤,行自体肾移植、其他组织代输尿管手术或采用Boari皮瓣、颊/口腔黏膜移植等。修复手术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无张力吻合,不过度破坏输尿管的血供,输尿管应裁剪到血供较好的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体补片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期以来,长段上、中段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以往常用的回肠代输尿管术、自体肾移植术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自体补片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常用的自体补片包括口腔黏膜、肠道组织、尿路组织等。应用自体补片进行输尿管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已经初步得到证实,但每种补片的优、劣势各不相同。本文将对自体补片输尿管成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病理学特征聚类分析法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提出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教学方法,即病理学特征聚类分析(pathological feature clustering,PFC)法,学生将具有相同病理特征的不同疾病进行聚类,并对这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纳入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77名本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18~20名同学。每组学生将从以下4个主题中选择一类疾病作为主题并总结疾病的组织学特征:①口腔黏膜疾病;②牙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囊肿;③唾液腺疾病;④上皮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简称为主题1、2、3、4)。在讨论特定类型疾病时,选择该类疾病为主题的小组为总结组(SG组),其他组为非总结组(NSG组)。各组学生通过相同的病理特征对疾病进行总结后,通过幻灯片分享展示总结结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通过比较课前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PFC教学方法的接受度(≥3分表示满意),问卷包括8个客观问题和1个主观问题,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设计,每个问题1~5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个问题打分。各组间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课前测试结果显示,主题1、2、3的SG组学生得分[分别为(5.6±0.8)、5.0(1.0)和(2.9±1.0)分]均显著高于NSG组[分别为(5.1±1.0)、4.0(2.5)和1.5(2.5)分]( U=402.50, P=0.047; U=392.00, P=0.026; U=295.00, P=0.003)。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在主题1、2、3、4中,SG组与NSG组的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组间分享PFC教学方法的总结结果后,SG组与NSG组之间的差异缩小,进一步证明PFC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8%(63/77)学生对PFC教学方法非常满意,13.0%(10/77)学生感到满意,5.2%(4/77)学生基本满意。根据李克特量表客观评价问卷的反馈,每个问题的平均分在4.19~4.77分之间不等,表明学生认为PFC教学法对口腔病理学的学习有较积极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PFC教学方法可提高本科生的病理鉴别诊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腔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补片(OMG)技术修复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4家医学中心2015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7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9例,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32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6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3例,东部战区总医院4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4例,贵州省人民医院2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例,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例,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例,山东省立医院1例。男133例,女42例。年龄(35.0±17.2)岁。体质量指数(BMI)(23.1±4.1)kg/m 2。输尿管狭窄原因分别为内镜手术后88例(50.3%),先天性狭窄55例(31.4%),既往输尿管成形手术失败29例(16.6%),体外冲击波碎石史13例(7.4%),放疗史3例(1.7%),其他6例(3.4%)。输尿管狭窄位于左侧116例(66.3%),右侧58例(33.1%),双侧1例(0.6%)。狭窄长度(4.7±1.8)cm。狭窄位于输尿管上段108例(61.7%),肾盂输尿管连接处63例(36.0%),输尿管中段4例(2.3%)。所有患者均使用OMG修复输尿管狭窄,其中采用舌黏膜127例(72.6%),唇黏膜32例(18.3%),颊黏膜16例(9.1%)。手术方式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组)84例(48.0%),传统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87例(49.7%),开放手术4例(2.3%)。对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进行亚组分析,两组的年龄[(32.0±18.3)岁与(37.0±15.9)岁, P=0.040]、BMI[(22.5±4.3)kg/m 2与(23.7±3.6)kg/m 2, P=0.028]、狭窄病因中的内镜手术损伤例数[34例(40.5%)与53例(60.9%), 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所需口腔黏膜长度。术后7~9周行输尿管造影检查示重建段通畅,或肾积水未复发定义为手术成功。 结果:本研究175例,手术总成功率97.7%(171/175),其中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成功率分别为96.4%(81/84)和98.9%(8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51)。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4.7±85.8)min和(222.7±83.5)min( P=0.116),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9±38.6)ml和(68.4±45.5)ml( P=0.217),应用口腔黏膜长度分别为(5.0±2.0)cm和(4.6±1.5)cm( P=0.3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例(13.1%)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漏尿、淋巴漏、伤口感染等,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仅2例(1.4%),均为术后发生输尿管膜性狭窄,行内镜下治疗后膜性狭窄解除。术后3个月内口腔黏膜获取处并发症生率为12.0%(21/175),包括开口困难、疼痛、肿胀等。口腔黏膜获取长度为<2 cm、2~4 cm、>4 cm亚组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1%(9/175)、6.9%(12/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OMG修复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的输尿管重建技术。目前临床上应用OMG修复以微创手术为主,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在手术时间和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牛黄解毒片致固定性药疹及药物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33岁男性患者,主因皮肤紫红色斑片、口腔及生殖器黏膜糜烂反复发作3年余,双手局部水疱5d入院.皮肤科情况:右眶周、口周、右肘部、右小腿可见类圆形紫红色斑片,口腔及生殖器黏膜浅表糜烂,双手指端散在数枚紧张性水疱.实验室检查示:疱病抗体BP180升高.小腿红斑组织病理示:表皮可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右手示指水疱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疱内以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水疱周围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示:IgG和补体3(C3)线性沉积于表皮与真皮之间.诊断:固定性药疹;药物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予醋酸泼尼松龙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周后减量至15 mg,每日1次继续服用3d,10 mg每日1次服用4 d后停药,局部对症治疗,终身禁用牛黄解毒片,患者病情迅速控制,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未再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自体组织补片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复杂输尿管狭窄是指无法直接进行传统的端端吻合手术的输尿管管腔狭窄[1],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3],是泌尿外科医师长久以来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自体组织补片输尿管重建术逐渐成为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标准术式之一,在长段或多段输尿管狭窄的重建治疗中具有优势,为微创治疗复杂输尿管狭窄带来了希望.目前临床上对自体组织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故为建立规范化的自体组织补片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流程,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修复重建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就自体组织补片技术的适应证、补片组织(口腔黏膜、阑尾组织)的选用原则、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要点及术后随访计划等达成了专家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与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比较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与传统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8例(腹腔镜下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与对照组22例(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两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明显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198±40)min,术中出血量40.0(40.0,50.0)ml高于对照组[(170±42)min和20.0(10.0,50.0)ml](P<0.05);术后两组肾积水程度均改善明显,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肾盂分离度减少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66.67%、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54.55%和86.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狭窄段长度为1.0~2.5 cm的病例均具有良好效果,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由于术中吻合张力小,可能更适用于长段输尿管狭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阑尾补片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近年来输尿管修复重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采用阑尾补片、口腔黏膜补片修复中上段输尿管狭窄,Boari膀胱肌瓣修复下段输尿管狭窄等手术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筛选合适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左右侧重建顺序的规划,从而达到理想的输尿管修复效果.本文将结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经验及国内外文献,详细介绍机器人辅助下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的操作经验,并探讨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自体补片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长期以来,长段上、中段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以往常用的回肠代输尿管术、自体肾移植术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自体补片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常用的自体补片包括口腔黏膜、肠道组织、尿路组织等.应用自体补片进行输尿管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已经初步得到证实,但每种补片的优、劣势各不相同.本文将对自体补片输尿管成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