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全科医生的临床哲学思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加之全科医学的主要诊疗范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这都要求全科医生除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执着的科学精神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之外,还要学会自觉地建立并科学应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早在2 400多年前,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医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世界医学会在《日内瓦宣言》中也倡议,医生应当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全科医生更是如此,哲学思维可以帮助其在临床工作中改变思维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和静止性,亦是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体现,也能使全科医生保持良好的人文修养、具备处理各种问题的本领与艺术.因此,全科医生临床哲学思维的培养,对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初步探讨全科医学临床思维方法与医学的哲学理念,从理论上浅谈全科医生的临床哲学思维可能对医学实践及教育的作用,为提升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绘画艺术疗法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绘画艺术疗法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太和县中医院血液透析室9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青年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2组,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纳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纳入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次绘画艺术疗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44例,研究组43例。干预前,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感觉、情绪、认知、行为维度得分及PFS-R总分分别为(3.33 ± 1.02)、(4.47 ± 1.42)、(3.56 ± 0.79)、(3.26 ± 0.76)、(3.65 ± 0.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 ± 1.13)、(6.07 ± 1.37)、(4.95 ± 1.21)、(4.43 ± 0.87)、(5.22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14~13.30,均 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得分及PSQI总分分别为(0.95 ± 0.20)、(1.71 ± 0.33)、(1.10 ± 0.21)、(9.13 ± 0.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 ± 0.19)、(1.90 ± 0.24)、(1.35 ± 0.31)、(9.90 ± 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5~5.44,均 P<0.05)。 结论:绘画艺术疗法可有效缓解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艺术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性瘫痪是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活动受限症候群。艺术疗法侧重创造性艺术表达,通过对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表达方式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对脑瘫症状,艺术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作业活动表现以及参与能力。本文综述国内外脑瘫康复领域艺术疗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生艺术绘画治疗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原生艺术绘画治疗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原生艺术绘画治疗的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82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用数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联合原生艺术绘画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第1、第2和第3疗程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QLS)、自我效能感(GSES)、自制课堂测评和自制调查表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入院时以及1个疗程后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入院时及1疗程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心理社会、精力/动力、精力/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自制课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的自制课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满意度比较均不明显(均 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原生艺术绘画治疗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同时提高课堂表现状态、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漫画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漫画教学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和主动思考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漫画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欠缺,本文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医学教育中漫画教学的功能特点、设计原则、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医学领域的漫画教学对漫画的艺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漫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如何实现漫画教学联合翻转课堂等其他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提升教学效果,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艺术教学法在护理教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培养全能综合性的护士,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教育者需要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需求。艺术教学法(ABP)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已逐渐被应用到医疗相关教育背景中,并在护理教育应用中显示出良好效果。本研究介绍了ABP的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ABP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不足,为我国在护理教育领域进一步开展ABP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在成年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对其阴性症状、认知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7例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神经心理成套测验(NB)、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2组患者症状表现、认知状态和社会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PANSS中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分别为(11.83 ± 3.19)、(17.30 ± 4.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57 ± 2.85)、(20.34 ± 5.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789、2.932, P<0.05);干预后2组患者认知状态7个维度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46~3.238,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评分为(11.63 ± 2.71)分,低于对照组的(13.84 ± 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653, P<0.01)。 结论:成年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采用团体绘画艺术干预能够促进阴性症状的改善,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方法:将80名青少年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和对照组( n=40),研究组参加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共12次,每次120 min),对照组仅接受自然观察。两组在行为训练前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SS)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进行评估,验证行为训练的效果。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内或组间差异。 结果:研究组在行为训练前后的SES总分[研究组7.00(5.00,9.75)分、对照组1.00(0,2.00)分]、SS总分[研究组7.00(6.00,12.75)分、对照组2.00(1.00,3.00)分]、SASC总分[研究组5.00(2.00,8.75)分、对照组0(0,1.00)分]及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研究组3.00(0.25,5.00)分、对照组1.00(0,1.00)分]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分[研究组2.00(1,4.00)分、对照组0(0,1.00)分]的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Z=-7.347,-7.338,-5.841,-4.122,-5.393,均 P<0.05)。研究组女生在行为训练前后的SASC总分[女生(7.19±3.82)分、男生(3.21±3.04)分]及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女生(4.00±2.23)分、男生(1.68±2.05)分]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分[女生3.00(1.00,5.00)分、男生2.00(0,2.00)分]的减分值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男生( t=-3.611,-3.398, Z=-2.111, P=0.001,0.002,0.035)。 结论: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可显著提升青少年的自尊、缓解其羞怯和社交焦虑水平,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瑜伽训练艺术行为干预对失眠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瑜伽训练艺术行为干预对失眠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失眠共病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36)和对照组( n=30),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20次瑜伽训练艺术行为干预。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olysomnograhy,PSG)记录患者的客观睡眠参数。在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 结果:研究组在干预前后的PSQI总分差值[研究组(11.00±2.72)分、对照组(9.00±2.22)分]、睡眠效率因子分差值[研究组(2.02±0.81)分、对照组(1.53±0.77)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差值[研究组(1.75±0.90)分、对照组(0.96±0.85)分]、HAMD总分差值[研究组(12.19±6.25)分、对照组(8.03±5.67)分]和HAMA总分差值[研究组13.00(8.25,16.75)分、对照组7.00(5.00,9.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3.220,2.516,3.595,2.806, Z=-3.616,均 P<0.05)。 结论:瑜伽训练艺术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失眠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抑郁和焦虑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团体式多元化艺术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团体式多元化艺术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36例和观察组(团体式多元化艺术干预)42例,两组均连续干预8 w。对比两组干预后8 w精神状况〔精神状况使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服药依从性(Morisky)、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量表、沟通能力〔沟通与互动技巧量表(ACIS)〕。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PAN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BPRS、PANS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关系社会性活动技能、资讯交换动性和交往情况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依从率为95.24%,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ITAQ、AC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ITAQ、ACIS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团体式多元化艺术可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自知力,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有益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融入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