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常用缩略语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体重指数(BMI)血尿素氮(BUN)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脑脊液(CS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红细胞沉降率(ESR)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最低抑菌浓度(MIC)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聚合酶链反应(PCR)药效学(PD)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血小板(PLT)结核菌素试验(PPD)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总胆红素(TB)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白细胞(WB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晚期肺癌奥西替尼获得性耐药进展模式及挽救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或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T790M突变的肺癌晚期患者接受奥西替尼治疗后的耐药进展模式以及挽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奥西替尼在中国获批时)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采用奥西替尼治疗的145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截至2019年12月最后一次随访,共87例(60.0%)患者发生奥西替尼获得性耐药,其中61例(70.1%)接受挽救治疗,对于耐药后爆发性进展者挽救治疗以化疗为主,对于耐药后缓慢进展或局部进展者,继续靶向药物治疗,并予局部治疗。采用影像学评价及Kaplan-Meier法分析奥西替尼获得性耐药的进展模式及生存情况,比较不同挽救治疗的效果。结果:61例挽救性治疗患者中位随访11个月(4~32个月),其中58例(95.1%)出现了奥西替尼再次耐药,24例(39.3%)死于肺癌进展。61例挽救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2.5个月(95% CI 2.1~3.0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9.0个月(95% CI 13.7~26.3个月),1、2年OS率分别为72.1%和41.7%。61例挽救治疗患者中,爆发性进展、缓慢进展及局部进展分别为8例(13.1%)、30例(49.2%)及23例(37.7%)。在接受适当的挽救治疗后,爆发性进展、缓慢进展及局部进展患者间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展后接受局部治疗(24例)与未接受局部治疗(37例)患者间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8例挽救治疗后再次耐药患者中仅6例(10.3%)在挽救治疗后获得超过6个月的PFS,均为缓慢进展或局部进展患者。 结论:奥西替尼获得性耐药在临床类型上可以表现为爆发性进展、缓慢进展及局部进展,挽救治疗效果欠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的广泛应用,全球各地均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产碳青霉烯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超过70%的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碳青霉烯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可以有效地治疗CRKP,特别是那些产生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或苯唑西林酶(oxaclillinase, OXA)-48的CRKP。然而,已有报道CRKP菌株对CAZ/AVI耐药。本文通过对耐CAZ/AVI的CRKP感染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耐药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CRKP感染用药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CRK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分布科室、感染部位以及菌株耐药性。根据患者6个月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K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CRKP患者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5例,48.6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31例,43.06%)。CRKP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头孢曲松均完全耐药,对替加环素敏感率较高,为9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14.09)、有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影响CRK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1)。ROC曲线显示,有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APACHEⅡ值≥17.50评估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三指标联合的AUC为0.864。相较于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APACHEⅡ值≥17.50和联合指标的AUC更高( P<0.05)。 结论:CRKP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好发部位为呼吸道。APACHEⅡ评分(≥14.09)、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是影响CRK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单独评估CRK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可视化形式了解我国革兰阳性菌(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分析其大致研究方向,从而掌握近年研究热点话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以中文形式全文发表的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分布及趋势进行统计,并采用Ucinet 6.0软件绘制作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图,分析其内在联系。提取相关文献的主题词,采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按照中心度排列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采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软件(BICOMS2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归类并生成可视化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软件(gCLUTO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可视化曲面图,分析当前G +菌所致脓毒症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究方向。 结果:共检索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1 976篇,排除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研究资讯、内容缺失或与主题不符的文献26篇,最终共1 950篇纳入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分析显示,1979至1992年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较少,从2008年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2008至2018年累计发文量达1 144篇,约占总发文量的58.67%(1 144/1 950)。1979至2019年累计发文量超过5篇的院所共23家,其中达到或超过10篇的院所有6家,超过20篇的院所有1家;载文量超过100篇的期刊仅5本;参与相关文章撰写的作者5 381人,但累计发文量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不多,且未见跨省市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显示,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主要围绕"脓毒症"展开,包括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新生儿和儿童;治疗药物的选择逐渐向抗耐药性较强的糖肽类、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发展。针对G +菌所致脓毒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成为未来脓毒症相关内容的研究方向或新领域。对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目前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大主题,即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细菌感染途径、院内获得性感染、细菌耐药,脓毒症的流行病学防治基础,静脉导管感染相关脓毒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 结论:近年来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度整体呈升温趋势,但跨院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导尿管表面抗菌涂层的构建策略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在增加患者发病率的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导尿管表面构建抗菌涂层是预防和解决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最有效和最实用的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导尿管表面不同类型抗菌涂层的构建策略(主动策略和被动策略),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讨论。目前关于导尿管抗菌涂层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抗菌效果不足、细菌耐药产生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联合抗菌策略,并对导尿管表面抗菌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一展望,以期能够为导尿管抗菌涂层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模拟微重力对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痰标本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从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微重力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建立鲍曼不动杆菌模拟微重力株,同时建立正常重力株作为对照组,利用Bioscreen观察两菌株的生长速度,通过涂抹平板计数法对两菌株进行菌落计数,通过观察两菌株在含有5 mmol/L过氧化氢(H 2O 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存活率研究两菌株的氧化应激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两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K-B纸片法观察两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结果:与正常重力株比较,模拟微重力株生长速度减慢,尤其是在10 h以后;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正常重力株比较,模拟微重力株生长受到抑制,菌落数为(2.33±0.61)×10 13CFU/L比(4.87±0.63)×10 13CFU/L( t=4.865, P=0.040);模拟微重力株在H 2O 2溶液中存活率降低,为(51.43±0.97)%比(56.53±2.54)%( t=4.715, P=0.042);模拟微重力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吸光度( A) 570值为0.449±0.014比0.506±0.024( t=8.692, P=0.013);阿米卡星对模拟微重力株的抑菌环直径(15.17±0.21)mm,比正常重力株(13.77±0.15)mm增加( t=6.725, P=0.021)。 结论:模拟微重力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速度、氧化应激性、生物膜、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癌新型免疫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在中晚期及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肾癌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生存获益。但并非所有的肾癌患者都能获益于ICI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对ICI有着原发性或者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缺失、抗原加工和提呈作用受损、其他替代免疫检查点的上调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肾癌新型免疫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解决肾癌免疫治疗耐药的难题提供参考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MABC)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全球范围内其分离率持续攀升。由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症状相似,且MABC不但具有高水平天然、适应性和获得性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而且不同亚种治疗方法不同,加大了治疗难度,患者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MABC的基本特性、常见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将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启示,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MABC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致关节感染皮疽诺卡菌的耐药表型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诺卡菌( 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 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诺卡菌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诺卡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 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 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 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 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 icl、 mbtH、 phoP、 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诺卡菌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菌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 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诺卡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诺卡菌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