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的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寻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自建库以来有关该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发文量趋势图,并对纳入的文献分别使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作者共现分析,使用CiteSpace6.1.R6Advanced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关键突现与聚类分析、时间线分布图绘制.结果 筛选出521篇中文文献和153篇英文文献,发现该领域在2005年之后迅猛发展.国内领衔的作者与机构为以薛健为代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为以Tagami Takaomi为代表的日本大阪府立公共研究所.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基质(金银花、人参、三七、黄芪等)、农残类型(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和检测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等)等方面,且整体趋势向植物类药材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技术手段更趋高效、简单化.结论 该领域的发展受益于学科交融及《中国药典》对药材农残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于质量标准研究和风险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土三七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文献,对土三七的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功效和毒性等进行梳理与考证.土三七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众多,有"见肿消""菊叶三七""菊三七"等名称;其主流基原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Juel.,但仍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古代著录的土三七产地主要有云南彝族地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古代土三七多春夏用叶或全草,秋冬用根,现多用根,主要秋季采收;土三七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临床可治跌打损伤,咯血、吐血、衄血,乳痈肿痛等;土三七含有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可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使用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三七药材中262种农药多残留筛查及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对三七中农药多残留进行筛查研究,初步了解其农药残留状况,并评估高检出农药的健康风险,为现有标准最大残留限量值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乙腈为溶媒,对收集的 16 批三七进行高速匀浆法提取处理;针对拟定的检测指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以不少于 2 组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并采用校准曲线法对检出农药进行定量检测;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检出率较高的高风险农药进行暴露评估,计算其急性和慢性摄入风险.结果:所建方法共有 262 个农药指标(总计 271 个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回收率均符合痕量多残留分析技术要求.16 批三七样品中共检出 50 种农药,农药检出率较高,多数检出农药处于痕量水平,仅百菌清、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异菌脲、五氯硝基苯、甲基硫菌灵超出团体标准《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T/CATCM 003-2017)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水洗可明显降低部分检出农药的残留量.对超出限量标准,以及无相关限量标准但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品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9 种农药的短期危害指数(HIa)为 0.000 2~0.141 8、长期危害指数(HIc)为 0.000 4~0.009 0,其中五氯硝基苯的HIa和HIc较高,但风险可接受.结论:建立了三七中 262 种农药多残留筛查方法,并采用暴露评估方法中的点评估模式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可为三七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平卧菊三七复方制剂美白祛斑的效应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平卧菊三七复方制剂(GPCP)的美白祛斑作用.方法 运用紫外线扫描、酪氨酸酶抑制率测定、自由基清除实验等方法体外评估GPCP的美白能力;建立紫外线诱导的色素沉积模型检测GPCP的色素沉着调节能力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GPCP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优于阳性药物熊果苷;平卧菊三七中的小分子化合物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对羟基肉桂酸不仅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还表现出较强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第 1,7,15 天时低、高剂量GPCP均能降低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以及β-catenin、COX-2 及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GPCP通过其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减少皮肤中紫外诱导的色素沉着,这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COX-2/β-catenin通路信号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中药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中药内服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2001-2016年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中药处方,采用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提取分析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归类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对1 15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当归、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桃仁、黄芪、甘草、丹参、白芍、三七、水蛭、生地黄、地龙等药物的四气分布主要为温、平、凉;五味分布主要为苦、甘、辛;归经分布主要为肝、心、脾.药物归类分布主要为伞形科、菊科、毛茛科.当归、红花、川芎、赤芍、桃仁、黄芪、地龙等均为临床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最常用的中药.结论:中药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法,常用处方为补阳还五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研究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为选择合适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提供参考.采用纸片扩散法,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在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绿原酸提取物对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0 mg/mL时,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圈分别可达21.4、23.6、24.7 mm.同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且各供试物的抑菌强弱顺序为: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三种植物中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均高于其他两种绿原酸提取物.本文揭示了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这三种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不稳定标志物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及血脂及不稳定标志物MMP-9、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脑梗死伴有不同程度CAS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方药组成:法半夏9 g,白术9 g,丹参15 g,天麻12g,胆南星6 g,香附9 g,酒大黄6 g,三七粉(冲服)3 g.痰多色黄者加瓜蒌30 g,浙贝母9 g,天竺黄6 g;舌质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9 g,赤芍15 g;舌苔黄腻者加黄芩、栀子各9 g;头晕头痛者加菊花、夏枯草各9 g.每日1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每日10 mg.连续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有效率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74,P<0.05);经过治疗组患者IMT、斑块总积分与斑块面积在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各值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HDL-C值在治疗3个月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均有下降,且治疗组的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伴CAS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颈动脉IMT值、CAS斑块总积分与斑块面积,有效低地控制TC、TG、LDL-C以和HDL-C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标志物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提示化痰通络汤可能通过调节患者血清中MMP-9和TIMP-1的水平,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城市公园环境下自生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时空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绿地中的人工栽培植物景观已造成资源消耗过高、景观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城市中可自播繁衍、无需过多养护管理同时可发挥生态效益的自生植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主要以整个城市环境作为基底,针对其在城市绿地中的分布特征鲜有报道.为揭示城市绿地中自生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布的时空格局以指导低维护景观的营建,本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采用网格布样法,于2015年生长季的3-11月对所有样点重复调研七次,运用多样性指数、群落聚类、Duncan检验等统计计算方法针对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群落分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全园自生植物丰富,共记录到32科98属128种,其中乡土植物占76.56%,外来植物占23.44%,入侵植物占12.50%.在物种组成的时间变化上,各月份记录到的物种数呈单峰型分布,8月末物种数达到峰值,为98种;菊科(Asteraceae)植物物种数在整个生长季显著高于其他科,外来植物物种数及其所占比例均在夏季达到最高.从空间格局看,路边和林地是样方数量最多的生境类型,所容纳的物种数也最多,分别为109和106种.自生植物群落多样性在10月初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其次是8月末、4月末和6月初;各生境下的群落多样性排序较为不稳定,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各季节不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所致.依据物种优势度,自生植物群落共被划分成了42个群落组,各季节和各生境下有其特定优势种和群落组合,其中有9个群落组在春、夏、秋三季均有出现,且大多数群落组随着季节变化景观呈现出丰富的野趣效果.这些研究结果在未来低维护、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及地域性特色的可持续性城市绿地植被景观营造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络驻景丸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通络驻景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通络驻景丸中的三七、蒲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 法检测墨旱莲的有效成分蟛蜞菊内酯含量,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9 nm.结果 薄层色谱法鉴别三七、蒲黄具有良好的专属性;蟛蜞菊内酯在0.064~0.64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1.61%.结论 本试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有效,专属性强,可为通络驻景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