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22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2015-2022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近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类别及耐药情况,采用VITEK-2 Compact仪器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细菌耐药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床分离菌株共156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0.50%,革兰阴性菌占79.50%.排名前10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由14.02%上升至33.5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由40.68%下降至10.09%.常见病原菌整体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上升明显.结论 2015-2022年该医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并持续进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MALDI-TOF-MS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构建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黏菌素B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和精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分离自西安市第一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的108株CRE菌株信息进行筛选,以肉汤稀释法为参比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测定.结果 108株CRE分离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8.14%),其次是产气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占13.89%).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65.74%),其次尿液(18.52%)和血液(8.33%).临床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为主(48.15%),其次为重症医学科(18.52%)和呼吸内科(14.81%).CRE分离株对大部分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对常见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复合药物耐药率分别超过70%,80%,50%和75%.与肉汤稀释法相比,MALDI-TOF-MS法测定CRE对多黏菌素B药敏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为98.1%,重大误差(ME)为1.85%,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均在可允许范围之内.结论 本院分离的CRE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基于MALDI-TOF-MS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准确可靠,可用来评价CRE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便于临床及时调整泛耐药细菌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浙江省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程度及其药物敏感性现状.方法 收集2019年、2021年及2022年杭州市各区、县零售的不同种类食品,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纯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分析其耐药特征及耐药谱.结果 共采集到不同零售食品样本460份,134份分离鉴定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29.13%,其中禽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41.00%,畜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37.43%.所有菌株均缺失ystA、ail、virF和yadA毒力基因,但131株菌(97.76%)携带ystB基因.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98.51%),其次是氨苄西林(45.52%)、萘啶酸(23.88%)和头孢西丁(12.69%),对其他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0.75%~5.00%,其中发现2株分离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多重耐药菌占23.88%,其中4重及以上耐药菌占9.70%,耐药谱分散,无明显聚集现象,最高可耐受7种抗生素(1株).组内分析发现,2022年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显著高于2021年.结论 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率较高,尤其是禽畜肉制品,分离株均为非致病性的,ystB基因携带率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多黏菌素出现耐药,需加强对各类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其耐药特征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1-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海水及海产品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海滨旅游区大鹏新区海水及市售海产品中溶藻弧菌污染状况,对溶藻弧菌环境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溶藻弧菌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每季度采集1次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及市售海产品样本,分离鉴定出溶藻弧菌,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tdh、trh、tlh、toxR、fur、collagenase、toxS、ureR、flaA、ompW、aspA,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采集海水样本304份,有103份检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33.88%,不同季节海水中溶藻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0,P<0.05),第一、第四季度检出率比第二、第三季度要高.采集海产品139份,有108份检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77.70%.从海水及海产品中共分离鉴定出334株溶藻弧菌,分离的溶藻弧菌对氨苄西林、黏菌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耐药率分别为85.63%、45.94%.11种毒力相关基因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海水及海产品中溶藻弧菌污染严重,菌株携带的毒力相关基因复杂多样,存在多重耐药,需对环境中溶藻弧菌进行长期监测,包括基因分型、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进化分析等,可为进一步研究溶藻弧菌进化规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CR荧光探针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性能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痰液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和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检测试剂盒"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可行性研究数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上海市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科门诊就诊的205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3份痰液样本(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分别进行痰涂片、BACTEC MGIT 960(MGIT 960)、GeneXpert MTB/RIF(Xpert)和 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评价 PCR 荧光探针法对痰液样本中MTBC及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能.另对随机选取同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菌株库中保存的96株MTBC临床菌株(包括利福平表型耐药菌株47株和利福平表型敏感菌株49株)分别进行PCR荧光探针法和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性,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检出情况.结果:20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PCR荧光探针法对MTBC的检出率为22.44%(46/205),与MGIT 960[21.95%(45/205)]、Xpert[20.98%(43/205)]和痰涂片[16.10%(33/2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904;x2=0.129,P=0.719;x2=2.650,P=0.104).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 荧光探针法、Xpert、MGIT 960 和痰涂片检测 MTBC 的敏感度(95%CI)分别为 48.10%(36.93%~59.56%)、48.10%(36.93%~59.56%)、50.63%(39.23%~61.97%)和 40.51%(29.79%~52.15%),特异度(95%CI)分别为 93.65%(87.47%~97.12%)、96.03%(90.52%~98.53%)、96.03%(90.52%~98.53%)和 99.21%(95.01%~99.96%),一致率分别为76.10%(156/205)、77.56%(159/205)、78.54%(161/205)和 76.59%(157/205),Kappa 值分别为 0.453、0.482、0.507和0.446.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液样本中MTBC的涂阴和极低级别阳性样本的检出率[10.73%(19/177)]与Xpert检测结果[8.47%(15/17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3,P=0.373).PCR荧光探针法在检出MTBC的46份样本中同时检出6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04%(6/46);而Xpert在检出MTBC的43份样本中仅同时检出1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33%(1/43).在96株临床菌株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均检测到56株菌株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除2株探针突变类型不一致外,其他探针突变类型均一致,且多发生在probe E(529~533)和FAM通道(531/533突变).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荧光探针法检测MTBC的效能与MGIT 960、Xpert和痰涂片基本相当,且与Xpert检测MTBC临床菌株的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一致,认为PCR荧光探针法不仅是一种等同于Xpert检测功能的新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于Xpert、真正实现一体化和全封闭等优势.建议在临床推广过程中进一步优化PCR荧光探针法以提高MTBC检出率,并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所检出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1689例不同住院患者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的病原菌1 836株,使用VITEK-MS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合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1 8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187株,占64.65%,革兰氏阴性杆菌504株,占27.45%,革兰氏阳性杆菌134株,占7.3%,真菌3株,占0.16%;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95株(21.51%),表皮葡萄球菌321株(17.48%),溶血葡萄球菌117株(6.37%),沃氏葡萄球菌102株(5.5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36株(1.96%).革兰氏阳性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为主有113株(6.15%),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147株(8.01%),大肠埃希菌102株(5.56%),阴沟肠杆菌66株(3.59%),奇异变形杆菌24株(1.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最强,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菌株,但MRSA的出现率较高,占比达35.69%;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强,未出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 熟悉掌握创口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有利于临床相对精准地进行经验用药,指导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30 d不同预后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8例≥65岁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41.4%(24/58例),两组感染菌株均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离菌株对体外药敏试验耐药率低,两组的不同菌株占比、药物敏感性、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增高,血清蛋白降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蛋白降低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0,95%CI 0.676~0.946).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使用抗真菌治疗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 老年患者因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预后差、死亡率高,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过程中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 至2023-12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门诊及住院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2 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共 231 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尿液样本、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 231 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37 株(16.02%),革兰氏阴性菌 182 株(78.79%),真菌 12 株(5.19%).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 18 株(48.65%,18/37),屎肠球菌 9 株(24.32%,9/37);多重耐药菌 14 株(37.84%,14/37),其中粪肠球菌 7 株和屎肠球菌 7 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 156 株(85.71%,156/182),肺炎克雷伯杆菌 13 株(7.14%,13/182);多重耐药菌 84 株(46.15%,84/182),其中大肠埃希菌 81 株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3 株为产ESBLs菌株.药敏试验分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 81.94%和 79.35%),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 76.92%,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则完全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结论 SGLT-2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少量真菌.由于SGLT-2 抑制剂的药理机制,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临床需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55例念珠菌血症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念珠菌血症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念珠菌菌血症的临床资料,对真菌种类、阳性报警时间、标本送检科室、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念珠菌血症患者55例,排名前3位念珠菌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16株(29.1%)、白念珠菌16株(29.1%)、热带念珠菌14株(25.5%),其中热带念珠菌阳性报警时间最短(21.1±7.8)h.念珠菌血症分布排名前3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18例(32.7%)、血液肿瘤科11例(20.0%)和肝胆外科10例(18.2%).腹腔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源.所有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但对其他抗真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率最高.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病死率为32.7%,年龄、恶性肿瘤、入住ICU、感染性休克、外科手术、高水平降钙素原及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是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血症以非白念珠菌为主,大多数临床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且有多种危险因素,其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以及成团泛菌的耐药性.结果 在22例成团泛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6例(72.7%),女性6例(27.3%),60岁以上患者是主要感染人群(72.7%),11例患者合并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疾病(50.0%).感染部位以肺部、泌尿系统及血液最为常见,59.1%为医院感染.成团泛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很好的敏感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100.0%,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94.4%,头孢曲松敏感率为81.3%.结论 成团泛菌引起的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主要感染人群为老年人.虽然目前多数成团泛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但部分菌株已显示了多重耐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