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痫前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与现代药理学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特异性疾病,临床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等治疗子痫前期的研究增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素、天麻素、钩藤碱、人参皂苷、白术内酯、丹参素、川芎嗪、黄芪甲苷等成分能够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改善实验动物妊娠过程,对子痫前期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梳理相关文献,通过结合临床疗效与机制研究,分析中药临床用药合理性,为中药防治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葛根素调控CENPA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葛根素抑制膀胱癌(bladder cancer,BLCA)T24及56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法证实葛根素抑制BLCA T24及5637细胞的能力.通过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技术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列表,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关键蛋白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生存分析和上游转录因子预测.分子对接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用于上游转录因子的验证.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葛根素对T24和5637细胞系的IC50分别为218 μmol·L-1和198 μmol·L-1.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通路.筛选出的关键蛋白为CDK1、CCNB1和PLK1.CHEA3网站预测关键蛋白上游转录因子为着丝粒蛋A(centromere protein A,CENPA.分子对接显示葛根素与 CENPA 的结合能为-6.3 kcal·mol-1(1 cal=4.184 0 J),Western blotting显示葛根素可显著降低CENPA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ENPA的表达来影响蛋白CCNB1和PLK1,从而调控BLCA细胞的细胞周期或DNA复制以抑制其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气机升降论治咽喉反流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气机升降论治咽喉反流性疾病.认为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是咽喉反流性疾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肝肺升降逆乱是其迁延与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当顺脾胃之性,以健运脾胃为主,兼以疏肝宣肺;用药以苍术、茯苓、薏苡仁、葛根、山药等健运中土,以柴胡、木香、枳壳、白芍等疏肝养血以协调升降,辅以桔梗、旋覆花宣降肺气以斡旋中焦.如此以复脾胃气机,协调肝肺升降,则病向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模型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15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5 只和模型组 10只.采取"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稀释液+冰水法"复制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 只小鼠随机分为自愈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治疗组灌胃5.07 g/(kg·d)葛根芩连汤水煎液,正常组和自愈组给予等容积无菌水,连续灌胃4d后无菌提取各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HE染色观察各组肠段形态;采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组绒毛长度(villus height,VH)、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计算VH与CD的比值(绒隐比,V/C)、杯状细胞数目和紧密连接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 value,AOD);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肠段密封蛋白 1(Claudin 1)、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小鼠毛发有光泽,精神状态佳,饮水量、肛温和二便均正常;治疗组小鼠毛发洁白、精神状态良好、大便颗粒饱满、肛温恢复正常、泄泻症状消失;自愈组小鼠毛发暗淡、肛温高、大便含水量较多、挤压不成型.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黏膜结构部分受损,小肠腺出现萎缩,出现炎性症状.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肠黏膜结构较清晰,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细胞排列紧密,炎症情况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CD升高(P<0.01),十二指肠V/C和杯状细胞数降低(P<0.05,P<0.01);治疗组十二指肠V/C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空肠、回肠VH和V/C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回肠V/C升高(P<0.05,P<0.01).十二指肠肠段,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和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自愈组空肠、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降低(P<0.01).与自愈组比较,治疗组空肠肠段Claudin 1 AOD值升高(P<0.05),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改善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炎症水平、促进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 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修复肠道机械屏障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证指南医案》湿阻型脾胃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的用药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病位在脾胃、病证为"湿"的医案所涉及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 2.5)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55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厚朴、陈皮、白术、泽泻;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关联网络中核心药物为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厚朴、陈皮、人参、黄芩、黄连。药物间关联度分析中,2味药组合106个,3味药组合19个,4味药组合1个,关联系数大于0.03的药对有15个,如"升麻-葛根""白术-桂枝""苦杏仁-栀子"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可提取核心组合5对,如"白芍-黄连-莲子"和"黄芩-黄连-茯苓",得到新方组合5个,分别具有清热燥湿、升阳胜湿、理气化湿、温阳祛湿、清热利湿的功效。结论:《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注重调畅气机、分消走泄,常用宣肺化湿、升阳胜湿、行气导湿、芳香化湿、温阳祛湿、苦辛泄湿、渗淡利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金翘颗粒中10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金翘颗粒中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A、甘草苷、苦参碱、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连翘苷、甘草酸铵、靛玉红10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TMC18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进样量2 μl。结果: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A、甘草苷、苦参碱、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连翘苷、甘草酸铵、靛玉红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89 5~15.793 4 μg ( r=0.999 6)、0.571 8~11.445 6 μg( r=0.999 4)、0.110 7~2.214 7 μg( r=0.999 3)、0.047 5~0.950 5 μg( r=0.999 2)、0.269 8~5.395 8 μg( r=0.999 7)、0.085 1~1.703 9 μg( r=0.999 5)、0.105 7~2.113 0 μg( r=0.999 4)、0.065 6~1.312 1 μg( r=0.999 3)、0.080 5~1.611 2 μg( r=0.999 5)、0.057 7~1.153 3 μg( r=0.999 4);定量限分别为8.322、9.023、9.857、4.583、6.872、7.844、8.643、5.895、7.568、5.251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98.87%、97.83%、98.10%、98.17%、98.30%、98.10%、98.14%、97.99%、98.02% ( RSD<2.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 RSD<2.0%。 结论:所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金翘颗粒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组织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对T2DM db/db小鼠肝组织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5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61.80、30.90、15.45 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db/m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灌胃12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降低( 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NLRP3、IL-1β mRNA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肝组织Caspase-1 mRNA水平降低( 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8表达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IL-1β表达降低( 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HbA1c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肝组织NLRP3、IL-1β mRNA水平降低( P<0.01),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降低( P<0.05)。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 结论: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抑制db/db小鼠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血糖,从而改善T2DM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对每一层的方剂进行共现计算,以获取桂枝类方的分层树形结构图。结果:纳入方剂79首,药物96味,总用药频次529次,涉及7种功效。高频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主要功效包括解表、温通经脉、温阳利水等。方剂树形结构图共分为7层,包含最大项为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芍药、麻黄、葛根,侧支药物有茯苓、白术、泽泻、干姜等。结论: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可串联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展示方剂里高频共现药物间的联系,可用于经方的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感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乙型流感患儿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60例。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口服益气解表方加减治疗(组成:紫苏叶、葛根、柴胡、清半夏、黄芩各6 g,陈皮、荆芥穗、防风、前胡、杏仁、太子参、桔梗、炙甘草各4 g,大便干燥者加石膏、熟大黄,咳重者加白前、蜜枇杷叶,流涕者加白芷、辛夷),每日1剂、分2次服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每次10 mg/kg、每日3次。治疗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预后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解表方治疗组体温正常和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改善或部分改善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正常:49例比44例,咳嗽缓解:33例比25例,咽痛缓解:27例比23例,流涕缓解:47例比42例,均 P<0.05),鼻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BV-Ag)转阴例数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 -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10 mg/L)的例数均明显多于西医治疗对照组(IBV-Ag转阴数:36例比31例,SAA正常数:49例比46例,CRP正常数:50例比46例,均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81.67%(49/60)比75.00%(45/60),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出现便秘、食欲减退、腹泻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减少(便秘:11例比14例,食欲减退:8例比11例,腹泻:6例比8例,均 P<0.05)。 结论:益气解表方可明显改善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提高总有效率,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徐云生从脾虚湿热内外合治糖胖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糖胖病为肥胖介导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徐云生教授认为,糖胖病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热,其临床应用自拟健脾祛湿降糖方,药用黄芪、黄芩、黄连、生大黄、葛根、山药、党参、白术、苍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佩兰、砂仁、桔梗、甘草、翻白草、荔枝核,以清热健脾、助运化湿为基本治法治疗本病,且综合运用中医内治法及针灸、脐疗等外治法,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