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应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2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口腔菌落数、口唇干裂、口腔pH值变化、口臭、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以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比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的口腔干裂、口臭改善情况、口腔舒适度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显著( 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pH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pH值变化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采用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菌落数,减轻口臭,提高患者的口腔舒适度,而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比较0.9%生理盐水来说,优势更多,能有效缓解口唇干裂,改善口腔pH值,临床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TRPM8对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小鼠疼痛症状及神经元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TRPM8)对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小鼠疼痛症状及神经元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8~10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C/BPS模型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各6只);TRPM8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TRPM8基因敲除组和TRPM8基因敲除模型组(各6只)。IC/BPS模型组、IC/BPS模型+薄荷醇组和TRPM8基因敲除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尿路斑块蛋白65-84氨基酸残基(UPK3A65-84)多肽;IC/BPS模型+薄荷醇组继续注射薄荷醇。建模成功后,通过机械敏感性评估各组疼痛阈值的差异;膀胱壁注射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Dil),10 d后采集背根神经节(DRG)组织,利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各组TRPM8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蛋白质和mRNA含量的差异;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RG组织中TRPM8表达与GAP43或Dil的分布情况。分析TRPM8与IC/BPS小鼠疼痛症状的关系及在神经元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模型均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IC/BPS模型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小鼠的疼痛阈值均降低[分别为(8.50±1.22)、(5.50±1.05)比(11.67±2.16),均 P<0.001]。与对照组相比,IC/BPS模型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TRPM8的表达量均升高,而在TRPM8基因敲除组小鼠中TRPM8未表达[分别为(3.16±0.05)、(6.46±0.21)、0比(1.00±0.06),均 P<0.001]。各组小鼠TRPM8蛋白表达量与mRNA表达趋势相同( P<0.001)。与对照组相比,IC/BPS模型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DRG中GAP43 mRNA的表达增加,而TRPM8基因敲除模型组的表达下降(均 P<0.001)。GAP43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相同( 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C/BPS模型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DRG中GAP43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TRPM8基因敲除组下降(均 P<0.001)。与对照组相比,IC/BPS组和IC/BPS模型+薄荷醇组DRG Dil阳性感觉神经元数量增加,而TRPM8基因敲除组下降(均 P<0.001)。 结论:TRPM8可加剧IC/BPS小鼠的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诱导DRG水平的感觉神经增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俄罗斯桦褐孔菌治疗流行性感冒配伍应用再探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介绍俄罗斯药食两用真菌桦褐孔菌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方面的配伍应用方法,发现桦褐孔菌可与姜、薄荷、黑接骨木花、洋甘菊、百里香、犬蔷薇、金盏菊、椴树花、柳树皮、荨麻叶、覆盆子、柠檬香蜂草、核桃叶、葛缕子(藏茴香)、西洋蓍草等配伍,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康复具有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角膜冷受体感觉神经元在干眼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干眼是由泪液质、量和动力学改变引起的以泪膜稳态失衡为特征的多因素疾病,可伴有眼部不适、视觉障碍、眼表及神经损伤等临床表现。冷受体感觉神经元存在于人眼表,对角膜表面温度及泪液渗透压的变化较为敏感,可以诱导冷觉、痛觉的产生,并调节泪液分泌,与干眼临床表现有诸多联系。本文就角膜表面冷受体对角膜感觉调节、泪液分泌调节,角膜感觉调控相关影响因素,TRPM8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干眼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乙二醇中添加辅助制剂改善口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结肠镜是肠道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充分的肠道准备是获得优良结肠镜成像质量的重要先决条件。临床上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肠道清洁剂,但此类肠道清洁剂需要摄入的剂量大、口感差,常导致肠道准备患者依从性差,影响肠道准备的充分性。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发现,在聚乙二醇中添加佳得乐、零度可口可乐、菠萝汁、咖啡、绿茶、橙汁、无糖薄荷糖滴、柑橘皮等辅助制剂有助于改善肠道清洁剂的口感,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本文对聚乙二醇中添加辅助制剂改善口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张磊治疗“滞脉”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张磊治疗“滞脉”患者的用药规律及思路。方法:收集张老2021年4月1日-2022年8月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滞脉”患者医案,采用Excel 2019及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中药使用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张老临床诊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收集医案213份,纳入处方332首,涉及患者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木土壅郁等;涉及中药243味,总频次3 459次,其中频次排名前5位中药依次为甘草(163次)、柴胡(117次)、清半夏(110次)、茯苓(108次)、黄芩(104次),用药药性以寒、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肝、胃、心经为主,常用药对为柴胡-当归,基础方为柴胡、清半夏、甘草、茯苓、白芍、黄芩、当归、陈皮、香附。聚类分析得到4类核心方,类1大枣、生姜、党参、炙甘草、清半夏、黄芩、黄连、牡蛎;类2神曲、苍术、川芎;类3香附、栀子、柴胡、薄荷、牡丹皮、白芍、当归、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类4薏苡仁、大黄。结论:张老对“滞脉”的治疗以解郁为主,注重寒热平调,兼以顾护正气,以助祛邪并防止传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薄荷醇制剂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抑制胃蠕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L -薄荷醇制剂(NPO-11)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单次喷洒抑制胃蠕动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分别局部喷洒NPO-11(含有效成分L -薄荷醇160 mg)或安慰剂20 mL。记录评估给药前、给药后2 min、内镜检查结束时的胃蠕动情况,由术者评估操作难易程度,并分析NPO-11抑制胃蠕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5家研究中心共入组220例患者。NPO-11组共109例,安慰剂组111例,两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试验药物给药后2 min及内镜检查结束时两个时间点蠕动分级均为1级的受试者比例,NPO-11组为40.37%(44/109),安慰剂组为16.22%(18/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93, P<0.001),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NPO-11组较弱蠕动(1级和2级)的比例分别为67.89%(74/109)、79.82%(87/109),比安慰剂组46.85%(52/111)、48.65%(54/111)更高;亚组分析显示NPO-11对胃蠕动的抑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 结论: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NPO-11局部喷洒可有效抑制胃蠕动,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其安全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操作者评估胃镜操作较容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薄荷不同提取方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有效部位的抗病毒机制。方法:采用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检测薄荷的体外抗RSV作用。以体外抗RSV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为指标,对薄荷提取方法及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并以最佳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用不同浓度的洗脱液进行洗脱,确定薄荷抗RSV的有效部位。以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干预,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薄荷水提醇沉后的上清液对RSV的抑制作用最强,TI值为37.58;HPD100树脂对上清液的分离纯化效果最佳,其中25%乙醇洗脱部位效果最佳,TI值为57.8。理化鉴别反应确定其有效物质为多酚类物质;有效部位与病毒混合后,再进行抗病毒实验效果最佳。结论:薄荷水提醇沉上清液经HPD100吸附后,25%乙醇洗脱液的抗RSV作用最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悄悄的肺部阴影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患者,主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1年,咳嗽咳痰2个月”就诊。患者胸部CT提示双肺实变及磨玻璃影,纵隔窗可见实变内部低密度影,既往因鼻咽癌放疗及长期薄荷油滴鼻病史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通过肺穿刺活检病理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证实为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停用滴鼻油后症状好转。本患者的诊治过程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对误吸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管理,提高对误吸相关肺部综合征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薄荷水喷雾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困扰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薄荷水喷雾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困扰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9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和容量管理,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口腔喷雾,试验组给予薄荷水口腔喷雾,连续应用10 d。采用心力衰竭患者口渴困扰量表(TDS-H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价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5、10 d,试验组TDS-HF评分分别为(12.80 ± 3.29)、(11.82 ± 2.63)分,低于对照组的(15.29 ± 4.26)、(14.26 ± 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8、4.04,均 P<0.01);干预10 d,试验组MLHFQ中身体领域、情绪领域评分及总分分别为(56.12 ± 9.22)、(57.21 ± 12.83)、(52.18 ± 6.09)分,高于对照组的(50.82 ± 9.84)、(49.10 ± 11.72)、(47.83 ± 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6、3.53、4.02,均 P<0.05)。 结论:薄荷水口腔喷雾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困扰,提高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