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药通关藤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通关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通关藤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DiKMA C18(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将色谱信息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结果: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2个色谱峰分别为通关藤苷G、通关藤苷I。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42~0.995。当平方欧式距离为20时,样品可聚为2类,S1~S3、S13~S15聚为一类,S4~S12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和PLS-DA结果表明,15批通关藤质量具有一定差异性,且与产地相关。结论:该结果可为分析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质量差异及后期相关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血藤多酚组分的化学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实验富集大血藤多酚组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化学表征,丰富该药材的物质研究基础,初步分析多酚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对其进行化学表征,利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大血藤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优化Folin-Ciocalte法最大吸收波长为740 nm,大血藤总多酚含量约为32.34%;通过高分辨质谱检测到大血藤中多酚类成分有62个,包括28个酚酸和酚苷类成分、13个木脂素类成分、12个苯丙素类成分、9个黄酮类成分;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都具有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4.88 μg/mL、16.68 μg/mL.该研究从大血藤提取物中检测到62个多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与其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了大血藤多酚组分,为该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DNA条形码和二级结构鉴定菟丝子及其易混伪品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ITS2碱基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对菟丝子及其混伪品金灯藤进行鉴定.方法: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收集10份菟丝子、5份南方菟丝子、5份金灯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后,利用ITS2序列扩增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ITS2序列.利用MEGA 11.0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通过数据库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构建的NJ树分别聚为一支,基于ITS2碱基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能准确鉴别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的二级结构在整体上有较大区别,能够明显区分.结论:基于ITS2序列可以准确地鉴别菟丝子及其混伪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壮药火索藤汤剂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建立壮药火索藤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HPLC法建立10批壮药火索藤汤剂HPLC指纹图谱,指认共有峰,并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分析,筛选出差异性物质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指纹图谱中共有峰12个、相似度均≥0.91,指认出9号峰为金丝桃苷、12号峰为槲皮苷;CA、PCA分析结果一致,10批药材样品共分为3组;OPLS-DA分析筛选出8个差异物质,金丝桃苷和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15~0.66 mg·g-1、1.71~6.52 mg·g-1,样品中S4、S5批次指标成分含量最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可用来对该制剂质量控制和成分物质基础提供相关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浙江省中药材生产现状及特色道地药材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分析 2021 年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等数据,对浙江省中药资源种类多样性进行研究,为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和Origin 2021 软件,从全省中药材种植情况、县域中药材种植情况及道地药材等多个角度对 2021 年度浙江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 年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 5.74 万hm2,其中多年生草本类、藤本类和乔木类中药材占比较高;"浙八味"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新"浙八味"在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上分别同比 2020 年增长 3.60%、6.20%、4.11%.此外,黄精种植发展较快.结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道地品种,但部分道地药材种植出现一定萎缩,应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临床用药需求,通过制定政策等形式给予引导和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时空分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统计 2021 年贵州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与产量.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相关分析方法,对 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栽培情况及栽培中药材的种类、面积、产量、加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 年该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 911.02 万亩(1 亩≈666.67 m2),总产量 307 万t,种植品种 74 种.其中,种植面积超过 100 万亩的市州有遵义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有 9 个,在地域、规模上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种是天麻、太子参、薏苡仁、钩藤、半夏,这可能与这些品种的生长环境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关,其他品种还未形成核心种植区.结论:掌握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禹州市药材生产统计及六大"禹药"区划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通过分析禹州市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及六大"禹药"栽培现状,为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梳理禹州市人民政府、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发布的相关文件报告,结合本课题组抽样调查结果,同时查阅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从多个角度对禹州市中药材生产整体概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禹州市主要种植中药材 30种,2021年种植面积达到 33 350 hm2,其中木本类种植面积最大,达到 23 345 hm2;草本类、藤本类和灌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 005 hm2,其中草本类种植种类最多.六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禹药"中禹州丹参种植面积最大,约 3 001.5 hm2,且六大"禹药"的种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结论:禹州市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道地特色显著,"禹药"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统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对 2021 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学、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方法,对 2021 年江苏省全域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以及中药材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 年,江苏省有 68 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 46 种,种植面积共 115.56 万亩(1 亩≈666.67 m2),年产量 54.06 万t,年产值约 69.38 亿元.江苏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和淮安市,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 97.72%.种植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 15 种,种植面积达 109.43 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 94.69%.本次统计中,江苏省乔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为 52.17 万亩,占比 45.14%;其次为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江苏省重点中药材银杏、菊花、芡实、瓜蒌、黄蜀葵花和薄荷种植面积为 40.97 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 37.44%;产量 106 336 420 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 19.66%.结论:本次统计结果反映了江苏省中药材的种植现状,为制定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及中药产业规划、调整农村中药材产业结构、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中药资源信息化做出必要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研究及网络机制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基于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痹祺胶囊的药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采用Ⅱ型胶原蛋白造模,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痹祺胶囊(0.05、0.10、0.20、0.40g/kg)组及泼尼松(10mg/kg)组和雷公藤总苷(10mg/kg)组,连续给药15d.持续监测大鼠体质量、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考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初步评价痹祺胶囊治疗效果.选择痹祺胶囊中39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和TCMSP、Uniprot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的RA相关靶点相互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Omicsbean、STRING等数据库平台对获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功效-疾病"网络,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饮食减少,足趾肿胀、关节呈急性炎症表现,关节炎评分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 和 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0.01、0.001),IL-10水平降低,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增加(P<0.01、0.001),病理显示膝关节可见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骨与软骨被侵蚀.与模型组比较,痹祺胶囊组大鼠踝关节病变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具体可见足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血清中RF、IL-17、TNF-α、IL-1β、IFN-y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IL-10水平增高,脾脏、胸腺指数降低(P<0.05、0.01),踝关节骨、软骨组织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痹祺胶囊39个成分与RA交集靶点共371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显示,IL-6、白蛋白、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质金属蛋白酶9、趋化因子配体8等124个靶点可能是痹祺胶囊治疗RA的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VEGF信号通路、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Wnt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等80条信号通路,与免疫调控、抗炎、抑制血管翳生成、成骨/破骨细胞平衡等过程相关.对网络进行分析发现痹祺胶囊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中单体成分士的宁、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异甘草素、迷迭香酸、阿魏酸等可能为痹祺胶囊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结论 痹祺胶囊对Ⅱ型胶原诱导的RA大鼠模型治疗效果较好,可能通过抗炎、免疫调节、血管生成、骨形成/侵蚀平衡等发挥治疗作用,体现了痹祺胶囊治疗RA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浙江温州洞头国家海洋公园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本研究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踏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浙江温州洞头国家海洋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查涉及14个岛屿共计23条样线,统计到药用植物共99科282属400种.结果表明:禾本科(Poaceae)和菊科(Asteraceae)为该区内的优势科;药用种子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共计157种;药性以平性居多,有50科101属122种;入药部位以全草或全株入药为主,有64科160属221种;药效包含20个大类,其中以清热药为主,有55科97属115种;药用植物中有毒植物共计70种,隶属于31科54属;药用植物中有75种植物和77味中药被药典收载;共3种药用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受威胁评估等级,分别是全缘贯众(Cyrtomium falcatum)、黄檀(Dalbergia hupeana)和福参(Angelica morii),并有2种药用植物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分别是葱叶兰(Microtis unifolia)和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在药用植物中发现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和3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和柃木(Eurya japonica).本研究旨在为该区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先导资料,并为海岛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