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中药饮片入库质量分析与控制措施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存在的质量问题,探讨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汇总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HIS信息管理系统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记录共223 123批次,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中药饮片拒收情况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纳.结果 4年拒收不合格中药饮片2756批次,退货率为1.24%.退货原因主要为加工炮制不当、霉变、虫蛀、掺伪、采收不当、包装问题、送货问题等.结论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较多,我院利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中药饮片入库质量,增强了我院临床用药安全和疗效,更好地服务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塔额盆地野果林不同居群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明确新疆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特征,探究影响野扁桃种群更新受限因子.[方法]以新疆塔额盆地的野扁桃为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土样采集及母株下幼苗数量、级别统计等方法对新疆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进行研究.[结果](1)野扁桃土壤种子库种子平均密度为96.45粒/m2,托里居群完整种子密度最大,裕民居群被啃食种子密度最大,虫蛀种子仅在塔城居群出现;(2)野扁桃种子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占种子总量的56.29%,S2(0-5 cm)土层占29.07%,S3(5-10 cm)土层占14.65%,土壤种子水平扩散距离与野扁桃所处坡度成正比;(3)调查的野扁桃幼苗中未发现实生苗,Ⅰ级苗占幼苗总数的51.12%,母株基部50 cm内的范围是野扁桃幼苗集中分布区域.[结论]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表现为近母株及地表,幼苗更新也为近母株分布.自然条件下,被啃食种子、虫蛀种子和生态位缺失是野扁桃实生苗无法萌发、实生更新受限转而进行萌生更新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星天牛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能够取食上百种植物,以幼虫蛀干危害为主.本研究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星天牛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天牛复眼着生于触角基部,为不规则的肾形,表面光滑,由1 211~1 270个小眼组成,大部分小眼呈六边形,少数位于复眼边缘的小眼为不规则的五边形,小眼间角为6.90~9.56°.每个小眼由角膜、晶锥、视网膜细胞和基膜组成.角膜厚度为84.03±3.82 pm,晶锥被初级色素细胞包围,色素颗粒直径为0.41~0.97 μm.每个小眼包括8个视网膜细胞,其中6个周缘细胞(R1~R6)包围2个中央细胞(R7~R8),视网膜细胞的感杆小体在向心侧形成半融合的感杆束,次级色素细胞色素颗粒将相邻小眼的视网膜细胞隔离,色素颗粒直径为0.41~1.06 μm.星天牛成虫复眼为并列像型,复眼分辨率较低,但视觉角度广,能够感受强度较低的光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药饮片质量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入库的中药饮片常见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入库的中药饮片质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整理饮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在2021年入库的4387批中药饮片中,有229批中药饮片存在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含非药用部位51批(占比22.3%);饮片性状不合规74批(占比32.3%);饮片基源存疑25批(占比10.9%);炮制问题31批(占比13.5%);饮片变质9批(占比3.9%).药品保存期间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走油、霉变、虫蛀、粘连、气味散失、潮解等.导致饮片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来源存疑、药品等级差、掺伪掺杂、加工炮制不当、含非用药部位等.结论:目前我院入库的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中药饮片的药效及治疗效果,饮片验收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并加强库房养护与保管,以提高中药饮片管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药材贮藏期虫蛀现象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受自身性质及外界贮藏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虫蛀现象.虫蛀后的中药材,轻则影响外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重则影响品质,降低其药用价值,并产生虫体、排泄物及分泌物等杂质,严重污染中药材.该研究对影响中药材虫蛀发生的相关因素和虫蛀后的成分变化进行文献整理,对预防虫蛀发生的养护措施进行系统总结,首次对可应用于中药材贮藏过程中的虫蛀发生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在贮藏过程中,虫蛀的发生是生物因素(害虫的来源、种类和虫口密度等)、内在因素(水分、化学成分和自身的新陈代谢等)和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含氧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虫蛀发生后,中药材所含的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变化.通过对中药材入库前的严格检查、入库后的定期养护及采用恰当的贮藏养护方法,可降低虫蛀发生率,提高中药材的保存完好率.中药材的贮藏养护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贮藏,严格执行操作管理规范,就能降低被虫蛀的风险,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苦杏仁采后的现状调研和质控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对苦杏仁的采后生产进行全过程调研,为控制和提升其质量提供建议.方法:实地走访苦杏仁的种植、加工、贮藏基地,考察在采收、初加工、炮制、贮藏及包装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质控建议.结果:采收、初加工、炮制、贮藏与包装均可影响苦杏仁的质量.苦杏仁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走油、虫蛀和霉变的变质现象,可从控制水分、温度、湿度、包装、贮藏等方面进行防控.结论:对苦杏仁采后的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对初加工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指出贮藏环节的主要变质现象并提出质控建议,为建立苦杏仁的质量控制系统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云南松林受到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的共同危害.本文对两种害虫在蛀梢期的危害特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切梢小蠹的发生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受害程度不同的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的危害差异显著,轻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11.38%,中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36.56%,而重度受害林分则达到59.7%.分析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得知,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中均呈聚集分布.其中,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空间依赖范围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而局部空间连续性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结论]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在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明确两者在该时期存在聚集危害的特性,导致云南松因树梢受到聚集危害变为衰落木,从而有利于成虫蛀干危害和繁殖.本文为探究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林中的危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虫害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当归饮片生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药标准化研究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化的重要举措,而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的标准化是中药标准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当归饮片的加工工艺技术标准对其质量的提高和疗效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优选当归的最佳软化、切制和干燥工艺.以阿魏酸、当归多糖、挥发油、浸出物(水、醇)含量为指标,分析不同软化、切制、干燥工艺对当归中5种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归一距离评价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软化方法和干燥温度会对当归中5种成分的含量造成影响,但切片厚度对含量影响不大.当归饮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当归药材捡去沙石等非药用部位,除去霉变、虫蛀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抢水洗净,码放于润药池中,采用浸润法进行软化,每1 kg药材每隔2.5h喷洒125 mL水,药材上部用洁净湿润的棉布覆盖,闷润15 h至药材内外软硬程度适宜后切薄片(1~2 mm),装盘厚度为1~2 cm,于55℃鼓风干燥6h,期间翻动2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羌活饮片生产加工工艺规范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以羌活醇、异欧前胡素、挥发油和浸出物(水、醇)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软化方法、切片厚度和干燥方法对羌活饮片质量的影响,采用归一距离评价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软化、切制、干燥工艺会对羌活中5种成分的含量造成影响,羌活饮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羌活药材捡去沙石等非药用部位,除去霉变、虫蛀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抢水洗净,码放于润药池中,采用闷润法进行软化,每1 kg药材每隔2h喷洒1/8量水,药材上部用洁净湿润的棉布覆盖,闷润12 h至药材内外软硬程度适宜后切厚片(2 ~4 mm),于50℃鼓风干燥4h,期间翻动2次.该工艺切实可行,为羌活饮片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羌活饮片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熏硫对党参储藏过程中“时间-质量”关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硫磺熏蒸在党参药材储藏过程中的利与弊.方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采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药材性状参照药典进行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建立特征指纹图谱.结果 党参药材在自然条件下贮藏,其性状质量和代表有效组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储藏至30个月,未熏硫样品颜色变深、虫蛀严重,党参多糖、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降低一半以上,并检出黄曲霉毒素;熏硫样品仅个别出现虫蛀现象,党参多糖、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含量均显著降低,但降低幅度显著低于未熏硫样品.结论 贮藏时间和党参药材质量呈负相关,适度熏硫可有效的减缓党参品质下降的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