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粒体溶质载体25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线粒体溶质载体(SLC)是最大的跨膜转运蛋白家族,决定着多种物质交换,包括营养物质、离子、代谢物和药物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增龄相关的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SLC25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结肠癌、肺癌、肾癌、膀胱癌等.本文主要对SLC25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阐明SLC25家族作为老年相关肿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茱萸丸调控TMA/FMO3/TMAO通路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抗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旨在研究茱萸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成功的47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10只,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阿托伐他汀钙组10只,以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0.54、261.08、522.16 mg·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10.40 mg·kg-1灌胃,每日1次,各组小鼠共灌胃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主动脉及肝脏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生化法检测肝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检测血浆三甲胺(TMA)、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肝脏中二甲基苯胺单加氧酶3(FMO3)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FMO3、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ATP结合盒转运子G5抗体(ABCG5)、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和细胞色素P4507A1(CYP7A1)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HE染色可见主动脉内膜大面积增厚,肝脏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严重;血清中ox-LDL、MCP-1、VCAM-1、ICAM-1升高;肝脏TC、TG、LDL-C升高;血浆中TMA、TMAO水平升高;以及肝脏中FMO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BCA1、SR-B1、ABCG5、ABCG8、CYP7A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HE染色随着茱萸丸浓度的增加,斑块富集区域逐渐缩小,肝脏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降低;血清中ox-LDL、MCP-1、VCAM-1、ICAM-1降低;肝脏TC、TG、LDL-C降低;血浆中TMA、TMAO水平降低;以及肝脏中FMO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BCA1、SR-B1、ABCG5、ABCG8、CYP7A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 茱萸丸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MA/FMO3/TMAO脂代谢通路,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和分解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肺癌相关转录本1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相关转录本1(LUCAT1)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喉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喉癌细胞系AMC-HN-8随机分为lncRNA对照组、lncRNA LUCAT1 KD 和 lncRNA LUCAT1 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 lncRNA 对照、lncRNA LUCAT1 短发卡RNA(shRNA)和lncRNA LUCAT过表达质粒,转染72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3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swell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NA沉淀分析lncRNA LUCAT结合蛋白.蛋白质免疫应激分析lncRNA LUCAT结合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HIF-1α靶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喉癌组织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1.65±0.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0,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EDU阳性率[1.71±0.12、(74.17±8.13)%]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0.71±0.09、(45.50±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90、5.665,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 EDU 阳性率[1.71±0.12、(74.17±8.13)%]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87±0.08、(87.8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3.980,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和侵袭数量[(116.83±8.61)、(93.17±4.62)个]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68.33±10.15)、(49.33±7.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4、12.650,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 EDU 阳性率[(116.83±8.61)、(93.17±4.62)个]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43.83±7.28)、(132.83±7.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6、11.300,P<0.05).HIF-1α 蛋白与 lncRNA LUCAT1 存在相互作用.lncRNA 对照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水平(0.97±0.10、0.93±0.06、1.67±0.11)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0.38±0.10、0.36±0.51、0.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0、16.170、8.560,P<0.05).VEGF、PDK1 和 GLUT1 表达水平(0.97±0.10、0.93±0.06、1.67±0.11)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55±0.14、1.51±0.11、1.4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0、11.140、4.584,P<0.05).结论 lncRNA LUCAT1在喉癌组织呈高表达,通过与HIF-1α结合,调节下游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跨膜emp24转运蛋白家族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跨膜emp24转运蛋白(TMED)家族是一种跨膜蛋白,在早期胚胎发育、器官形成、先天免疫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等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TMED家族在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都有很大关系.最新研究发现,TMED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包括乳腺癌、肝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其促进肿瘤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文章就TMED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羧酸转运蛋白1调节乳酸转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调控乳酸转运对大鼠脊髓损伤(SC1)后星形胶质细胞(AS)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CI(12 h)组、SCI+LA组、SCI+AZD组,每组5只,共20只,观察SCI后腹腔注射外源性乳酸钠或MCT1抑制剂对大鼠脊髓AS分化的作用.培养SD大鼠脊髓AS并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首先观察不同时间点OGD/R处理AS的乳酸含量和MCT1表达.其次观察OGD/R后添加外源性乳酸钠或MCT1抑制剂对AS分化的影响,分为正常组,OGD/R(OGD4.5 h/R12 h)组,OGD/R+乳酸钠组,OGD/R+乳酸钠+AZD组.最后分析Bay 11-7082(NF-κB抑制剂)或Stattic(STAT3抑制剂)处理通路蛋白对AS分化的影响,分为OGD/R+乳酸钠组,OGD/R+乳酸钠+BAY组,OGD/R+乳酸钠+STA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CI 12 h组大鼠脊髓MCT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2.776±0.353比1.000,q=13.460,P<0.01).SCI+LA 组脊髓 MCT1(2.767±0.208 比 1.900±0.100,q=10.840,P<0.01)和 S100A10(1.933±0.153 比 1.630±0.061,q=5.924,P<0.05)蛋白表达高于 SCI 组,C3蛋白表达低于 SCI 组(1.603±0.035 比 1.830±0.147,q=4.561,P<0.05);而 SCI+AZD 组脊髓MCT1(1.233±0.153 比 1.900±0.100,q=8.341,P<0.05)和 S100A10(1.237±0.067 比 1.630±0.061,q=7.681,P<0.01)蛋白表达低于 SCI 组,C3 蛋白表达高于 SCI 组(2.340±0.082 比 1.830±0.147,q=10.260,P<0.01).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OGD4.5 h/R12 h组MCT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1.760±0.053 比 1.000,q=6.415,P<0.01),OGD/R+LA 组 AS 胞内乳酸含量(0.028±0.001 比 0.022±0.001,q=6.415,P<0.01),MCT1(2.200±0.100 比 1.633±0.058,q=13.870,P<0.01)和 p-STAT3 蛋白(3.400±0.173 比 2.133±0.252,q=12.850,P<0.01)表达高于OGD/R 组,细胞核 NF-κB 蛋白表达低于 OGD/R 组(1.153±0.129 比 1.933±0.153,q=12.100,P<0.01),A1 分化低于 OGD/R 组(1.133±0.058 比 1.600±0.100,q=7.000,P<0.01),A2 分化高于OGD/R 组(2.300±0.173 比 1.433±0.058,q=15.920,P<0.01).而 O GD/R+LA+AZD 组 AS 胞内乳酸含量(0.014±0.002 比 0.022±0.001,q=9.278,P<0.01),MCT1(1.430±0.082 比 1.633±0.058,q=4.976,P<0.01)和 p-STAT3 蛋白(1.533±0.153 比 2.133±0.252,q=6.085,P<0.05)表达低于OGD/R组,细胞核NF-κB蛋白表达高于OGD/R组(2.400±0.100比1.933±0.153,q=7.239,P<0.01),A1 分化高于 OGD/R 组(2.200±0.200 比 1.600±0.100,q=9.000,P<0.01),A2分化低于 OGD/R组(1.133±0.047 比 1.433±0.058,q=5.510,P<0.05).OGD/R+LA+BAY组A1 分化低于 OGD/R+LA组(0.846±0.050 比 1.000,q=6.527,P<0.01),A2 分化高于 OGD/R+LA 组(1.300±0.100 比 1.000,q=7.491,P<0.05);而 OGD/R+LA+STA 组 A1 分化高于OGD/R+LA组(1.177±0.049 比 1.000,q=7.520,P<0.01),A2 分化低于 OGD/R+LA 组(0.813±0.066 比 1.000,q=4.661,P<0.01).结论 MCT1 调控 SCI 后 AS 乳酸转运,增加 AS 胞内乳酸含量促进其向A2分化,可以通过NF-κB/STAT3信号通路发挥上述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黄连-大黄药对对2型糖尿病GK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途径探讨黄连-大黄药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GK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成模标准的自发性T2DM 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0.1 g/kg组、黄连-大黄药对2.36、4.72 g/kg组,并取正常Wista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干预8 w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表达;IHC法检测胰腺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GRP7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磷酸化肌醇依赖性激酶1α(p-IRE1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胰岛形态结构紊乱,胰岛细胞数目减少,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组织中INS水平、Pdx1 mRNA及GLUT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Grp78 mRNA与蛋白以及p-IRE1α、p-EIF2α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连-大黄药对2.36、4.72 g/kg组大鼠胰岛形态结构改善,胰腺组织中INS水平、Pdx1 mRNA及GLUT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Grp78 mRNA与蛋白以及p-IRE1α、p-EIF2α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黄连-大黄药对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发挥T2DM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过程中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 至2023-12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门诊及住院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2 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共 231 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尿液样本、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 231 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37 株(16.02%),革兰氏阴性菌 182 株(78.79%),真菌 12 株(5.19%).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 18 株(48.65%,18/37),屎肠球菌 9 株(24.32%,9/37);多重耐药菌 14 株(37.84%,14/37),其中粪肠球菌 7 株和屎肠球菌 7 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 156 株(85.71%,156/182),肺炎克雷伯杆菌 13 株(7.14%,13/182);多重耐药菌 84 株(46.15%,84/182),其中大肠埃希菌 81 株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3 株为产ESBLs菌株.药敏试验分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 81.94%和 79.35%),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 76.92%,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则完全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结论 SGLT-2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少量真菌.由于SGLT-2 抑制剂的药理机制,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临床需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痛泻要方通过调控结肠TPH1、SERT及肠道菌群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痛泻要方调控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转运体(SERT)及肠道菌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和造模组(35只).造模组大鼠采用0.45 g/L的番泻叶药液[10 mL/(kg·d)]灌胃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 mg/(kg·d)]和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g/(kg·d),以生药量计],每组7只.各药物组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0 d.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前、末次药物干预后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分别于造模后给药前、末次药物干预后检测其腹泻指数、内脏敏感性,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其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和TPH1、SER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大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一般情况改善;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日均体重增长量显著增加,腹泻指数、内脏敏感性和结肠组织5-HT、TPH1表达均显著降低或减少,结肠组织SERT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痛泻要方低剂量组大鼠腹泻指数、结肠TPH1蛋白表达、结肠5-HT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降低,SERT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痛泻要方的干预效果有剂量依赖趋势.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剂量组大鼠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显著增加,变形菌门、大肠杆菌属-志贺氏杆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等致病菌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 痛泻要方可通过抑制结肠组织中TPH1的表达并上调SERT的表达来降低5-HT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IBS-D大鼠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间歇低氧和复氧对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miR-27a-3p/PPARγ/IRS1/PI3K/AKT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和复氧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骨骼肌miR-27a-3p/PPARγ/IRS1/PI3K/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CIH条件下miRNA数据集,运用DESeq2筛选差异表达最显著的miRNA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iRNA walk网站对差异miRNA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Cytoscape软件构建miRNA-mRNA-pathway调控网络.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和CIH组,24只/组,CON组常氧环境饲养12周,CIH组先予CIH环境饲养8周,再恢复常氧饲养4周.两组均在基线、8周、12周时留取血样和骨骼肌组织,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HE染色观察骨骼肌病理改变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骨骼肌miR-27a-3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胰岛素受体1(IRS1)、p-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激酶B(AKT)、p-AKT表达,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生信分析发现,GEO数据库未筛选出CIH状态下肌肉组织相关的miRNA数据集,仅得到肾脏组织差异表达miRNA的GSE202480数据集,从CON组和CIH组样本中筛选出165个差异表达的miRNA,选最显著miR-27a-3p作为研究对象.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肌肉调节和胰岛素信号传导.miRNA-mRNA-pathway调控网络显示miR-27a-3p是PPAR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动物实验发现,基线时,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与CON组相比,CIH组FBG、FINS、HOMA-IR、PPAR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横截面积、miR-27a-3p、p-IRS1/IRS1、PI3K、p-AKT/AKT显著降低(P<0.05或P<0.01),GLUT4表达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H可导致大鼠IR增加和骨骼肌病理改变,而复氧可以逆转;CIH可致骨骼肌miR-27a-3p表达下调,PPARγ表达上调,IRS1/PI3K/AKT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抑制,而复氧干预可以逆转;miR-27a-3p可能通过调控PPARγ/IRS1/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CIH所致的I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达格列净治疗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危重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但其对器官衰竭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确定在标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中添加SGLT-2抑制药达格列净是否改善了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在巴西22个ICU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在2022-11-22-2023-08-30,纳入非计划入住ICU且至少存在1个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心血管或肾)的参与者,并随访至2023-09-2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