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蛴螬不同途径给药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Caspase-3、FasL、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蛴螬提取物口服和滴眼两种途径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模型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光损伤方法建立干性AMD活体模型,分别予以蛴螬提取物口服和滴眼,用药4周后,观察其对各细胞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stic acid-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跨膜蛋白(Fas ligand,Fas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组织中的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FasL、TNF-α、NF-κB表达均增强(P<0.05),口服组和滴眼组组织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口服组和滴眼组中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FasL、TNF-α、NF-κB表达明显降低;与口服组比较,滴眼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蛴螬提取物对感光细胞等细胞凋亡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早期抑制,晚期促进.其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或促进细胞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表达实现的,同时通过抑制炎症相关因子FasL、TNF-α、NF-κB表达对慢性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不同途径给药对激光诱导鼠眼CNV模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蛴螬提取物不同途径给药对对激光诱导鼠眼CNV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BN大鼠32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口服组、滴眼组.采用激光诱导建立CNV活体模型,口服组、滴眼组分别予以蛴螬提取物口服和滴眼干预.分别在用药后1W、2W、3W、4W行眼底照相、FFA、OCT检查,观察CNV的形成情况,在2W、4W时对视网膜Ang1、HTRA1、VEGF进行检测.结果: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减轻眼底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促进瘢痕形成,稳定视网膜各层正常的结构及功能,减少激光对视网膜外屏障的损伤,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促进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新生血管形成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W时,造模各组视网膜组织中Ang1、VEGF表达增强,模型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P<0.05),口服组、滴眼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TRA1表达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W时,Ang1表达水平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TRA1、VEGF仍维持高表达.模型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组与滴眼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蛴螬提取物对激光诱导CNV活体模型不同时期Ang1、HTRA1、VEGF的高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进而表明蛴螬提取物对激光诱导的CNV形成的早期及晚期均有抑制作用,且口服和滴眼效用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兔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每组10只兔20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用光化学动力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周、3周行FFA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内皮抑素表达.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给药后周1周,模型组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复方血栓通组和蛴螬组渗漏、出血较模型组少;给药后3周,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渗漏、出血明显减小,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视网膜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蛴螬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病理变化均轻于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内皮抑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造模组内皮抑素表达均下降,蛴螬组表达最强,模型组表达最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蛴螬提取物能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促进RVO模型中内皮抑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多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蛴螬多肽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蛋白酶水解提取蛴螬多肽, 电泳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然后每天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多肽连续20 d, 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在实验结束前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试验结束小鼠称体质量、采血、无菌操作制备脾脏细胞, 体外培养添加脂多糖和刀豆蛋白A诱导细胞分化, 采用MTT和Gries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和NO分泌量;分光光度法和流式技术检测血清溶血素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迟发型超敏反应分析免疫原性.结果 酶解提取蛴螬多肽质量浓度为37.01 mg/ml, 提取率为31.63%, Mr在8 000~9 000.模型组小鼠脾脏肝脏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蛴螬组, 小鼠脾脏和骨髓T、B淋巴细胞存活率及NO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蛴螬组, 其中骨髓B淋巴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T淋巴细胞, 但脾脏和骨髓T淋巴细胞NO分泌量高于B淋巴细胞;对照组和蛴螬多肽组小鼠溶血素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 随着蛴螬多肽剂量增加溶血素含量逐渐提高, 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蛴螬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 随着剂量增加白细胞数提高;中高剂量蛴螬多肽组小鼠耳肿胀度高于模型组, 随着蛴螬剂量增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 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蛴螬组小鼠腹腔骨髓脾脏巨噬吸光度值高于模型组, 随着蛴螬多肽剂量增加吸光度值提高, 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蛴螬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荧光强度强于模型组,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阳性细胞数不明显高于模型组, 结果提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强.结论 蛴螬多肽具有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兔光损伤视网膜变性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兔光损伤视网膜变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B细胞淋巴瘤-2相关的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同源区域3凋亡诱导蛋白(Bid)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实验性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蛴螬低剂量组、蛴螬中剂量组及蛴螬高剂量组.每组6只兔(12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均建立光损伤视网膜变性模型,在光照架的6个面分别放置1根40瓦的白色荧光灯管,调节光照强度,并用ZDS-10型数字式照度计测定兔活动水平.多点照度平均为(2000±200)Lx,在12 h明及12 h暗环境下循环光环境适应7 d,自由摄食饮水.7 d后光照前先暗适应24 h,然后光照12 h,再进行暗适应12 h,连续3个循环,光照时间总计为36 h.成模后,给予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5 ml/kg灌胃,蛴螬低剂量组以0.45 g/kg(中剂量组以0.9 g/kg、高剂量组以1.8 g/kg)蛴螬提取物配成5 ml蛴螬提取物混悬液灌胃.在给药14 d处死全部兔后取材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细胞结构及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的表达.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表达水平的差异,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SNK法两两比较.结果 视网膜显微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空白组兔视网膜结构层次分明,各层细胞排列整齐规则,细胞染色均匀且形态规整;模型组兔视网膜层次结构模糊,分界不清,出现不规则淡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目减少;蛴螬低剂量组兔视网膜外核层胞核排列较疏松;蛴螬中剂量组兔视网膜外核层增厚,视网膜外核层胞核排列较整齐密集;蛴螬高剂量组兔视网膜外核层胞核排列较整齐,厚度有所增加.空白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阳性物质分布稀疏,含量较少;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阳性物质弥漫分布,含量较多.空白组和模型组的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表达与蛴螬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中剂量组Caspase 8、Caspase 3表达与蛴螬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0,5.43;P<0.05);蛴螬中剂量组Bid、Bax表达与蛴螬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5.79;P>0.05).蛴螬高剂量组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表达与蛴螬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1,0.11,0.95,0.01;P>0.05).蛴螬中剂量组Caspase 8表达与蛴螬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4,P<0.05);蛴螬中剂量组Bax、Bid及Caspase 3表达与蛴螬高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1,0.79,1.71;P>0.05).结论 蛴螬提取物能够抑制Caspase 8、Bax、Bid及Caspase 3的表达,不同剂量效果有差异,蛴螬中剂量组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不同时间窗MMP-9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不同时间窗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兔随机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10只兔20只眼.除A组外,其余三组均用光化学动力法建立RVO动物模型,A、B组以生理盐水5 mL/kg灌胃,C组以复方血栓通混悬剂5 mL/kg灌胃,D组以蛴螬提取物1.5 mL/kg灌胃.给药后1、3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计算无灌注区面积和视盘面积的比值,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量.结果 FFA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1、3周,C、D组无灌注区面积和视盘面积的比值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视网膜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B组在造模后1周,视网膜组织水肿,细胞排列较乱,尚无新生血管索,在造模后3周,出现大量的新生血管索;C组在造模后1周,视网膜组织水肿,细胞排列紊乱,在造模后3周,视网膜组织水肿减轻,无新生血管索;D组在造模后1周,视网膜组织细胞排列大致清晰,在造模后3周,视网膜组织水肿减轻,无新生血管索.MMP-9免疫组化结果示:各组MMP-9表达均上调,D组表达最弱,C组次之,B组表达最强,其中B、C、D组MMP-9表达均明显高于A组,但C、D组MMP-9表达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蛴螬提取物能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抑制实验性RVO模型中MMP-9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40只兔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及蛴螬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光化学动力法复制RVO动物模型,于给药后7、14及28 d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于给药后1、3、7、14及28 d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表达.结果 FFA检查显示,模型组给药7 d后,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与蛴螬组出现无灌注区,但渗漏、出血较模型组少;给药28 d后,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无灌注区面积增大,并出现新生血管;复方血栓通组渗漏、出血明显减少;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给药后7、14及28 d的无灌注区与视盘面积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模型组CD68表达增加,复方血栓通和蛴螬提取物都使CD68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蛴螬组CD68表达减弱得更快.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3、7、14及28 d CD68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说明其比单纯的活血化瘀药能更快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不同时间窗TIMP-2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蛴螬提取物对有色家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不同时间窗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复方血栓通组(C组)、蛴螬提取物组(D组),每组10只兔(20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用光化学动力法建立RVO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 wk、3 wk行FFA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TIMP-2染色,观察其结果.结果:(1)FFA检查结果显示:造模后1wk,B组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C、D两组渗漏、出血较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wk,B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出现无灌注区与新生血管;C组渗漏、出血与1wk时相比明显减小,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视网膜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D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病理变化均轻于B组、C组.(3)TIMP-2免疫组化结果示:造模后第1wk:各造模组TIMP-2表达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TIMP-2表达与C、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3 wk:各造模组视网膜组织中TIMP-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弱,D组的TIMP-2表达与1wk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C组的TIMP-2表达与1 wk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D组TIMP-2表达均较B组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C、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蛴螬提取物能促进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出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可以增强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中TIMP-2的表达,从而可以抑制实验性新生血管的形成,其作用与复方血栓通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小胶质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视神经小胶质细胞 CD40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有色大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栓通组及蛴螬组,血栓通组灌胃复方血栓通片混悬液5 mg/ml,蛴螬组灌胃蛴螬提取物1 g/ml,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兔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主干的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后即时及造模后1、14、28 d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 FFA)检查,分别于1、3、7、14、28 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兔视神经CD40表达.结果 FFA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后1 d静脉不充盈, 14 d仍有部分静脉不显影,28 d无血管再通迹象.血栓通组与蛴螬组造模后1 d部分静脉不充盈,14 d静脉充盈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28 d 静脉充盈时间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 1 d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3 d小胶质细胞数量达最高峰,7、14、28 d小胶质细胞数量较前依次减少.造模后3、7、14、28 d,与模型组比较,血栓通组和蛴螬组大鼠CD40 [3 d:(8 908.91±96.30)、(6 099.92±273.44)比(10 436.4±1 306.8);7 d:(5 982.06±483.37)、(2 957.36±424.19)比(8 798.12±444.39);14 d:(3 225.36± 468.88)、(342.04±64.56)比(5 356.74±439.16);28 d:(756.97±80.17)、(72.85±11.06)比(4 215.27± 361.00)]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视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和蛴螬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用光化学动力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周、3周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蛴螬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病理变化均轻于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HG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造模后1周,蛴螬组与复方血栓通组HGF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周,蛴螬组与复方血栓通组较1周前均有所降低,蛴螬组造模后3周与造模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蛴螬提取物能促进实验性兔RVO出血的吸收,维持视网膜各层正常的结构,降低实验性兔RVO模型视网膜HGF的表达,这可能是蛴螬抑制RVO后CNV形成的可能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