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分析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并分析其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ROC探讨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59例(61.46%),未转移37例(38.54%);淋巴结转移组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大于未转移组,周 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占比、淋巴门消失占比高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大于未转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大、腋窝淋巴结纵径大、纵横径比值大、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大、弹性数据离散度值大、病灶与周 边组织比值大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 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33、0.782、0.758、0.721、0.646、0.714、0.685、0.730),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0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清维生素D、HCY对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及其对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到2022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82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再次妊娠结局是否正常分为再次正常组(33例)和再次流产组(49例),选择同期产前检查结果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3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检测,比较3组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阻力指数(RI)及血清25(OH)D、HCY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A发生的影响因素,各个指标和RSA的相关性则采用Pearson相关性法予以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RSA的诊断价值.对再次流产组的流产胎儿绒毛组织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绒毛染色体正常组和异常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25(OH)D、HCY水平.结果 再次流产组PI、S/D、RI值、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再次正常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再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D、RI值与HCY水平上升、25(OH)D水平下降为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与PI、S/D、RI值及HCY水平呈正相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I、S/D、RI及血清25(OH)D、HCY单独检测的AUC分别为0.827、0.849、0.804、0.834、0.813,联合检测的AUC为0.984,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6.0%,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再次流产组胎儿绒毛染色体29例存在异常,20例正常;绒毛染色体正常与异常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25(OH)D、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S/D、RI值和HCY水平升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是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滋肾益经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滋肾益经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DOR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戊酸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滋肾益经活血汤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动脉血流参数、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抗米勒管激素(AMH)、月经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AFC、FSH、E2、AMH、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月经情况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FSH、CD8+、阻力指数和月经周期、月经色质、月经量、经期评分低于对照组,AFC、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速度、E2、AMH、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经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DOR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卵巢储备功能、月经异常和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巴戟天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巴戟天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枸橼酸氯米芬组、巴戟天组,每组15只.模型组、枸橼酸氯米芬组和巴戟天组构建不孕症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灌胃,1次/d;枸橼酸氯米芬组给予0.83 mg/mL枸橼酸氯米芬溶液2 mL灌胃,1次/d;巴戟天组给予0.5 g/mL巴戟天溶液2 mL灌胃,2次/d.给药15 d后取大鼠子宫检测,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流速比值(S/D)]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合实验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巴戟天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活性成分的结合部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PI、RI、eNOS、VEGF降低,S/D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橼酸氯米芬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PI、RI、eNOS、VEGF升高,枸橼酸氯米芬组大鼠S/D降低(P<0.05).与枸橼酸氯米芬组比较,巴戟天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PI、RI、eNOS、VEGF升高,巴戟天组大鼠S/D降低(P<0.05).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出巴戟天有效成分199种,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靶点792个,其交集靶点99个.PPI网络分析巴戟天主要作用于ESR1、NCOA1、NCOA2、MAPK14、PGR和AR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有较强的结合.结论 巴戟天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或许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R1、NCOA1、NCOA2、MAPK14、PGR 和 AR 等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肾脏血流灌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评估肾脏血流灌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双重超声造影引导的PCNL的肾结石患者21例,均于术前2 d、术后2周进行CEUS检查.比较PCNL前结石压迫区肾皮质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峰值强度(PI)、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PCNL前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以及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等.结果:PCNL前,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明显低于非结石压迫区,AT、TTP高于非结石压迫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T、TT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解除肾结石后能明显改善肾内血流灌注情况,CEUS在评估局部肾功能、PCNL疗效和术后肾功能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与CA153、CA125表达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与糖类抗原 153(CA153)、125(CA125)表达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女性乳腺单发结节患者 260 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其中乳腺癌患者 109 例为恶性组,乳腺良性肿瘤 151 例为良性组,分析应用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肿块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肿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及梯度均高于良性组,而达峰时间则短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CA153 及CA125 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除达峰时间与血清CA153及CA125均呈负相关外,其余超声指标均与血清CA153及CA125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搏动指数、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梯度、CA153、CA125 是乳腺恶性结节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血流参数、超声造影、CA153、CA125 及联合应用的AUC分别为 0.812、0.890,0.712、0.634 及 0.953;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超声血流参数、超声造影、CA153、CA125(P<0.05).结论 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性能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相关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子宫动脉血流和妊娠结局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102 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 50 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测,记录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和母婴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 PI、RI、S/D 结果分别为(1.30±0.35)、(0.71±0.22)、(3.32±0.4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PI、RI、S/D 结果分别为(1.33±0.34)、(0.81±0.24)、(3.42±0.41),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PI、RI、S/D结果及不良预后发生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母婴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呈现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颅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正常体检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血流参数相关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颅内动脉灌注的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 观察组PSV、EDV、MV分别为(62.60±7.96)cm/s、(27.38±4.29)cm/s、(41.08±6.14)cm/s,均低于对照组(88.54±7.35)cm/s、(35.07±4.74)cm/s、(67.84±6.5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和PI分别为(0.63±0.13)%和(0.78±0.12)%,均高于对照组(0.52±0.11)%和(0.6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颅内动脉血流呈现低流速,血管阻力增大,为临床诊断脑卒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脐静脉-门静脉-体静脉分流三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例1 孕妇,31岁,孕1产0。曾于孕17+6、19+4周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头晕、乏力等症状,自行物理降温后缓解。中孕期胎儿常规系统性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生物学参数小于孕龄,肠管回声稍增强,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偏低。孕24+2周羊水穿刺示胎儿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孕37周超声检查:胎儿右上腹横切面血管走行杂乱,门静脉左支与肝中静脉稍扩张,二者之间可见吻合支,频谱多普勒显示近吻合口处门静脉左支血流频谱呈波动性(图1);门静脉右支及静脉导管可见,余未见其他结构异常。超声提示:门静脉-体静脉分流。孕39+1周经阴道分娩一男婴,出生体质量2590?g。新生儿腹部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左支及肝中静脉扩张,均宽约0.4?cm,二者之间可见数处吻合支(图2)。生后2个月外院超声复查,提示原门静脉左支与肝中静脉分流处未见明确分流血管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多模态超声对中孕期胎盘功能不全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使用常规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建立中孕期对胎盘功能不全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分析 2021 年 4 月—2022 年 4 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前壁胎盘孕妇 209 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组 118 例和胎盘功能不全组 91 例,从血流动力学(脐动脉、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和脑胎盘率)、血流灌注(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血流指数)、机械组织特性(弹性模量平均值)等方面评估胎盘功能.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效能.结果 两组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脑胎盘率、血管指数、血管-血流指数和弹性模量平均值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4、-10.28、-11.01、7.02、7.00、-11.97,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0.65)、脑胎盘率(≤1.53)及弹性模量平均值(≥4.14 KPa)为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弹性模量平均值的诊断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04.联合3项参数建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度为87.91%,特异度为94.92%,诊断效能较单一参数明显提高.结论 基于多模态超声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胎盘功能不全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和高度特异性,可指导临床尽早干预以改善围生期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