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皮瓣移植受区吻合血管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受区吻合血管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科治疗的23例复杂手外伤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资料,受区均行DSA检查,明确前臂及手的血供情况,包括桡动脉、尺动脉走行及其穿支动脉、掌深弓、掌浅弓、指总动脉及各指动脉的存在与否等。根据DSA结果及血流动态影像,综合评价血管损伤情况和邻近软组织条件,并以此结果选择合适的供血动脉吻合。结果:根据DSA结果制定受区手术入路,术中探查受区吻合血管与DSA检查结果一致。23例双叶皮瓣中穿支血管共干15例,不共干8例(均内增压提供皮瓣血供)。受区血管方式:8例与桡动脉主干吻合,6例与尺动脉主干吻合,5例血流桥接吻合(4例桡动脉、1例尺动脉),2例与尺侧下副动脉吻合,1例与肱动脉分支吻合,1例两块皮瓣分别与桡动脉分支及第3指总动脉吻合。术后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好转,所有皮瓣均Ⅰ期存活,远端肢(指)体及皮瓣血运无障碍。其中10例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薄整形,术后患者对外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患侧前臂和手的血管网,发现可能存在的血管损伤,能有效指导皮瓣受区的供血动脉选择,避免肢体二次损伤,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以上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影响此类断指成活率的因素。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对8例撕脱离断断指伴长时间热缺血患者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技术,术中用静脉血管移植重建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其中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用倒置的"Y"形移植静脉,"Y"形静脉的一边桥接吻合修复原指掌侧固有动脉,另一边将相邻的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吻合,形成外增压,增加血管远端血流动力,重建血运。本组8例,断指9指,示、中指离断1例,示指离断2例,拇指离断4例,小指离断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6~63岁,平均37.6岁,受伤后断指热缺血时间12.3~20.6 h,平均17.4 h。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离断指体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8.3个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4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3指),皮肤表皮坏死1例1指,坏死1例1指。最终9指断指成活8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指功能:优6指、良1指、差1指。结论: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成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联合Masquelet技术在胫骨远端Gustilo ⅢC型骨折急诊保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诊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骨远端Gustilo 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急诊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远端Gustilo ⅢC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6~63(50.0±10.4)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1 cm × 4 cm~23 cm× 7 cm,骨缺损长度3.5~7.5(5.34±1.52) cm,血管缺损长度7~12(9.21±2.34) cm,皮瓣切取面积12 cm × 5 cm~24 cm × 8 cm。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伤口并发症、植骨部位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所有7例患者皮瓣均成活,保肢成功,患者小腿伤口无感染,植骨部位均骨性愈合。术后随访12~38(26.29±10.7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肢外形及功能恢复较满意;踝关节功能依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优3例,良3例,可1例。结论: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远端Gustilo ⅢC型开放骨折,一期闭合创面、重建远端肢体血供,二期植骨内固定,急诊保肢成功率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是一个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严重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和Ⅲ C损伤及离断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急诊一期行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Ⅲ C及离断伤63例。其中Gustilo Ⅲ C 25例,Gustilo Ⅲ B 29例,前臂离断伤9例。尺、桡骨远端骨折28例,尺、桡骨中段骨折20例,近端骨折15例,骨缺损8例。所有病例均伴有软组织缺损或大面积皮肤撕脱,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9 cm×13 cm~6 cm×5 cm;肌肉缺损8例,其中掌侧所有肌肉缺损2例,背侧所有肌肉缺损2例,指深屈肌缺损2例,指总伸肌缺损1例,掌、背侧肌肉都缺损1例。采用皮瓣、肌瓣、筋膜各种组合嵌合修复,其中联合Flow-through吻合技术桥接肢体血管41例,同时一期肌肉动力重建3例,一期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2例。术后通过患者来院复诊、医生上门、微信及电话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游离嵌合组织瓣4例术后发生血管危像,手术探查后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0例,残留肌肉创面植皮28例,一期愈合率47.62%,保肢率93.65%,感染率4.76%。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16.41个月,骨愈合时间3~18(平均6.61)个月。根据Anderson等前臂骨折评价标准:优7例,良31例,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65.52%。结论: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是治疗前臂严重Gustilo Ⅲ B、Ⅲ C损伤和离断伤的有效方法,可一次修复多种组织,一期闭合伤口,减少手术次数,并能恢复良好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Flow-through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Flow-through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应用Flow-through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9例,其中上肢3例,下肢6例;年龄5~12岁,平均9.4岁;I期行创面清创,负压海绵封闭创面,5~8 d后II期应用Flow-through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6例患者结合植皮修复创面。术中受区动脉两端均修整为管腔向下的斜面,受区血管近端和肩胛下动脉吻合,远端和旋肩胛动脉吻合,胸背静脉和受区静脉吻合。8例患者有1条胸背静脉,1例患者有2条胸背静脉。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和抗血管痉挛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中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痂下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平均13)个月,术后门诊随访7例,微信随访2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3例术后1年随访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3例后期行皮瓣整形手术。结论:应用Flow-through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皮瓣成活良好,受区主干血管血流通畅,对肢体远端血供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分型与命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是在传统穿支皮瓣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进一步丰富了穿支皮瓣的内涵,扩大了穿支皮瓣的适应证。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分为基本类型与衍生类型,前者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嵌合穿支皮瓣和联体穿支皮瓣5种术式,后者为5种基本术式中2种或2种以上技术的组合而产生,如血流桥接-分叶穿支皮瓣、血流桥接-显微削薄-分叶穿支皮瓣、血流桥接-显微削薄-嵌合-联体穿支皮瓣等18种术式类型。为更好推广与普及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技术,有必要规范其命名与分型,本文提出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分型命名原则,以便于交流与推广应用,供同道们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Flow-through嵌合ALTP急诊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急诊一期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Flow-through嵌合ALTP急诊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患者17例。其中男16例,女1例;年龄19~55岁,平均32.4岁。创面范围16 cm×8 cm~45 cm×30 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Flow-through吻合受区动脉以重建肢体血供,股外侧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皮瓣和筋膜瓣覆盖浅表创面。供区皮肤直接闭合6例,腹部取皮植皮11例。结果: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电话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1.8个月。皮瓣成活15例,2例失败并截肢。6例采用皮瓣和筋膜瓣修复,11例采用皮瓣、筋膜瓣和肌瓣修复。术后4例皮瓣一期愈合;11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坏死,其中1例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余10例患者二期植皮愈合。所有患者供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急诊Flow-through嵌合ALTP在重建肢体血供的同时实现创面三维立体修复,是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在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在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血流桥接技术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21 例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依据张浩 等制定的疗效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5 个月.术后供区切口及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皮瓣均顺利成活,无动、静脉血管危象及坏死,伤指无血供障碍等并发症发生.20 例皮瓣外观无明显臃肿,1 例术后9 个月随访时皮瓣稍显臃肿.末次随访时,患者疗效满意度5~10 分,均为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4 mm;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指关节功能:优18 例,良3 例.结论 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可一次手术完成指缺损创面和指固有动脉缺损的修复,且皮瓣薄,解剖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主动脉夹层支架误植入假腔的判定及再次腔内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支架误值入假腔的判断及再次腔内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腔内修复技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支架误植入假腔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8~52岁,2例为急性期Stanford A型夹层行主动脉置换加支架象鼻技术,术后当日患者出现脏器缺血及内环境紊乱,经急诊主动脉CTA证实支架植入假腔;2例为亚急性期Stanford B型夹层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覆膜支架植入假腔;1例因妊娠高血压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应用穿刺内膜片破膜技术或远端继发破口路径再次植入新的覆膜支架,桥接原有支架及远端真腔,矫正主动脉血流返回真腔.结果 5例患者成功完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矫正主动脉血流回真腔.手术时间45~12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使用5枚长度160 mm、锥度6mm的覆膜支架,1枚长度120 mm、锥度10 mm支架;术后7d后出院,30 d复查无截瘫、脏器缺血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复查主动脉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各分支血管通畅,无内漏表现.结论 主动脉夹层一期手术支架植入假腔为少见的危重并发症,主动脉CTA可以快速、准确识别该并发症.腔内修复术能迅速、有效地将血流矫正回真腔,可以作为急诊处理的首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开槽灌洗序贯Flow-through型股前外侧嵌合肌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胫骨开槽灌洗序贯Flow-through型股前外侧嵌合肌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开槽灌洗序贯Flow-through型股前外侧嵌合肌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18例,在应用敏感抗生素基础上行骨开槽、VSD灌洗序贯Flow-through型股前外侧嵌合肌皮瓣填塞骨腔及覆盖创面.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电话随访. 结果 本组18例,皮瓣覆盖手术前细菌学检测:阳性2例,阴性16例.皮瓣及供区均一期成活,15例创面一期愈合,3例创面术后仍有部分渗出,经换药后分别于皮瓣修复术后25、32、43 d创面愈合.随访12~30个月,平均25个月,1例延迟愈合患者半年后再次出现局部低毒性感染症状,经住院予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继续抗生素使用1周后出院,随访1年,无再发,其余17例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感染复发.原发骨折均愈合,无再次骨折.二次手术后1年,经多普勒彩超检查桥接血管无明显狭窄,血流速度同于对侧肢体. 结论 应用开槽灌洗序贯Flow-through型股前外侧嵌合肌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