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总皂苷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差异,并与市售血栓通胶囊(XST)、三七通舒胶囊(SQTS)进行对比.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制备PNS磷脂复合物肠溶胶囊(PNS-PC)、PNS pH依赖型固体分散体(PNS-SD)、PNS自乳化肠溶胶囊(PNS-SDEDDS)、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BMS)、N-乙酰-L半胱氨酸修饰的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NAC-BMS)5种不同PNS 口服制剂.将8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AD)组、XST+AD 组、SQTS+AD 组、PNS+AD 组、PNS-PC+AD 组、PNS-SD+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每组8只.给药组大鼠按照体质量及载药量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Control组、AD组大鼠给予空白胶囊灌胃.给药7 d后,采用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次日,拍摄大鼠舌质及舌下脉络,评价舌象评分;尾静脉采血,记录尾静脉凝血时间;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四项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内皮素(E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AD组大鼠舌质发白、舌下血管紫黑,舌象评分显著升高(P<0.001),尾静脉凝血时间缩短(P<0.001),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P<0.001),APTT、PT、TT 均缩短(P<0.001),FIB、ET 水平升高(P<0.001),eNOS、6-keto-PGF1α 水平均降低(P<0.001).②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舌象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P<0.01);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舌象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③与 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PNS+AD 组、XST+AD 组、SQTS+AD组的尾静脉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大鼠尾静脉凝血时间亦明显延长(P<0.05).④与AD组相比,5种PNS自制口服制剂组大鼠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1),XST+AD组、SQTS+AD组、PNS+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XST+AD组的卡森黏度及PNS+AD组的血浆黏度水平亦降低(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水平亦降低(P<0.05);与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卡森黏度水平降低(P<0.05).⑤与 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APTT、TT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PT 亦显著延长(P<0.001,P<0.01);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 PT、TT 明显延长(P<0.05),FIB水平显著降低(P<0.01).⑥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ET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5),eNOS、6-keto-PGF1α 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P<0.05);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ET 水平显著降低(P<0.01),eNOS 水平显著升高(P<0.05),PNS-PC+AD 组、PNS-SD+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5种不同的PNS 口服制剂与原料药及市售XST、SQTS均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瘀血状态,但PNS-PC、PNS-SDEDDS、PNS-BMS、PNS-NAC-BMS对血瘀大鼠各项血瘀相关指标的改善优于2种市售阳性药和原料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NF-κB炎性通路探讨纤维连接蛋白在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寻找抑制冠心病血瘀证的关键蛋白,并基于核因子(nuclear factoer,NF)-κB炎性信号通路和内皮细胞活化模型验证关键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1,Fn)对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方法 将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和健康组受试者的血清进行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的等比标记(isobaic tag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将差异蛋白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富集通路中筛选出关键蛋白Fn.利用 60 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构建内皮细胞活化模型,在内皮细胞活化模型中加入 5 μg/cm2、10 μg/cm2、20 μg/cm23个浓度的血浆Fn或敲减内皮细胞来源Fn的方法进行干预.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FnEC-KD 组、Fn5 组、Fn10 组、Fn20 组.细胞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 NF-κB 核位移和 NF-κB 蛋白表达水平,ELISA 检测培养上清的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前列环素 I-2(Proataglandin-I-2,PGI2)、内皮素的蛋白含量.结果 血清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健康组和冠心病血瘀证组存在 121 种差异蛋白,51 种血瘀证组下调蛋白集中在补体与凝血级联、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途径,70 种血瘀证组上调蛋白集中在补体与凝血级联、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血小板活化、吞噬体途径.Fn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在血瘀证患者中下调.细胞实验发现各组NF-κB总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 核位移增强,ICAM-1、VCAM-1、内皮素表达上调,PGI2 分泌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Fn5 组、Fn10 组、Fn20 组NF-κB 核位移减弱,VCAM-1、ICAM-1、内皮素分泌下调(P<0.05),PGI2 分泌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FnEC-KD 组NF-κB 核位移减弱,VCAM-1、ICAM-1、内皮素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PGI2 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浆Fn抑制内皮细胞活化和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来源的Fn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和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术后再狭窄(IS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ASO支架术后ISR患者4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行DCB血管成形术18例为DCB组,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SAB)25例为SAB组,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MAE)发生情况、靶病变血管通畅率、临床驱动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CD-TLR)率以及Rutherford分级,测定踝肱指数(ABI)、血浆P选择素、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结果:DCB组与S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12个月,DCB组的Rutherford 分级≥2级率均低于SAB组( P<0.05)。术后6、24 h和2周,DCB组的血浆ET-1低于SAB组,高于SAB组( P<0.05),但P选择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6和12个月,2组的ABI值均升高,且术后6、12个月时DCB组高于SAB组( P<0.05)。术后6、12个月,DCB组的管腔丢失明显低于SAB组( P<0.05)。术后6、12个月,DCB组的靶血管通畅率为100.00%、88.89%,高于SAB组的72.00%、52.00%( P<0.05);DCB组的CD-TLR率为11.11%,低于SAB组的48.00%( P<0.05)。 结论:DCB治疗下肢ASO支架术后IRS疗效优于SA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龙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ACS PCI术后无复流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患者4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地尔硫卓等常规对症治疗。B组患者42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治疗;C组39例,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C组患者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缺血损伤导联数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缺血损伤导联数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7.7%)明显低于B组(19.0%),B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19.0%)明显低于A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血清hs-CRP、ET-1及血浆MPO水平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血清hs-CRP、ET-1及血浆MPO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临床疗效明显,其主要是通过降低机体血液炎性因子及血小板聚集率实现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内皮素1和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7例。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MMP-9、ET-1和hs-CRP水平变化,及治疗疗效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17±0.67)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41±0.52)次/周( t=13.637,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1.72±0.4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2.89±0.56)min/次( t=14.457,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血浆MMP-9为(236.21±37.49)μg/L、ET-1为(43.57±8.10)ng/L和hs-CRP为(2.64±0.4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28.39±45.21)μg/L、(58.73±5.46)ng/L和(3.82±0.56)mg/L( t=14.693、14.476、15.858,均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5%)高于对照组(78.16%)(χ 2=6.511,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5%)低于对照组(20.69%)(χ 2=5.652, P<0.05)。 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浆MMP-9、ET-1和hs-CRP表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病后7 d的临床疗效及血浆丙二醛(MDA)和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与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因急性左心衰竭入院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2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扩血管、利尿、强心、重组人脑利钠肽(BNP)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血浆BNP、MDA和ET-1的变化。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从临床疗效看,联合治疗组患者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而联合治疗组血浆BNP、MDA和ET-1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有效地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7 d的临床症状,降低血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ET-1水平,在临床的应用价值需要更多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同时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6 min步行试验(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MLHF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T细胞淋巴群(CD3 +、CD4 +、CD8 +、CD4 +/CD8 +)、心肌纤维化[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神经内分泌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与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LVED低于对照组( P<0.05);MLHFQ评分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血清IL-6、IL-1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CD3 +、CD4 +、CD4 +/CD8 +T细胞淋巴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CD8 +低于对照组( P<0.05);PC-Ⅰ、PC-Ⅲ、LN及H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NO、NOS及CG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血清ET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其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和T细胞淋巴群,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心肌纤维化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同时提高其血管内皮功能,促进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珍菊降压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珍菊降压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诸暨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1例)与对照组(9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珍菊降压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CysC、Hcy和hs-CRP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1%(83/91)]高于对照组[79.12%(72/91)](χ 2=5.262, P<0.05);两组治疗12周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治疗前降低( t观察组=29.054、26.702, t对照组=27.449、20.145,均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SBP和DBP低于对照组( t=12.704、8.177,均 P<0.05)。两组治疗12周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t观察组=27.388、18.644, t对照组=9.480、9.657,均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 t=22.384、9.134,均 P<0.05);两组治疗12周血清CysC、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t观察组=31.586、23.159、29.776, t对照组=11.641、13.649、16.521,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血清CysC、Hcy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17.193、10.554、14.671,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2=7.959, P<0.05)。 结论:珍菊降压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CysC、Hcy和hs-CRP表达,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浓度变化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方法:创伤并发ARDS患者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9~80岁,发病入ICU后,以ARDS柏林定义的标准,对患者ARDS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入ICU第1、3、5天取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ET-1浓度;采用PiCCO技术测定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并进行多脏器功能障碍(MOD)评分及肺损伤评分(LIS),对血浆ET-1浓度与MOD评分、LIS及PVPI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轻度ARDS患者( n=5)MOD评分、LIS、PVPI及血浆ET-1浓度低于中度ARDS患者( n=9, P<0.05)。血浆ET-1浓度与MOD评分、LIS、PVPI均呈正相关( r=0.69、0.76、0.62, P<0.001)。 结论:在ARDS发病早期血浆ET-1浓度可反映患者肺血管通透性乃至病情严重程度,有必要进行动态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四川友谊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独立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10.58 ± 2.87)分比(12.94 ± 3.11)分、(1.47 ± 0.48)分比(1.81 ± 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0.446 ± 0.034比0.465 ± 0.035、(1.26 ± 0.32) mPa·s比(1.40 ± 0.34) mPa·s、(4.60 ± 0.35) mPa·s比(5.02 ± 0.41) 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 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sTM、D-D、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91 ± 1.16) ng/L比(6.84 ± 1.37) ng/L、(0.42 ± 0.10) mg/L比(0.56 ± 0.14) mg/L、 (3.74 ± 1.5) ng/L比(4.61 ± 1.6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曲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