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影像及血清学特征对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及 CA125 等血清学特征在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资料,按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 96 例分为两种类型,Ⅰ型 41 例,Ⅱ型 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盆腔CT增强检查及MRI检查,分别测量记录病灶实性成分平均ADC值、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计算CT值差、CT强化率,记录肿瘤标志物CA125、HE4,将ADC值、CT值、CT值差、CT强化率、CA125及HE4 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用于评价Ⅱ型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CA125、HE4、年龄、静脉期CT强化率、延迟期CT值差、ADC值)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得出ADC值(OR:1.49,95%CI 0.99~2.00),CA125(OR:1.10,95%CI 1.00~1.15)及HE4(OR:1.20,95%CI 0.99~1.26)是Ⅱ型EOC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CA125、HE4、ADC及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2、0.75、0.85、0.88;ADC截断值为 1.005×10-3mm2/s,CA125 截断值为 381 U/ml,HE4 截断值 196 Pmol/l时,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85.7%、74.9%、78.6%,61.5%,66.7%、82.6%,三者联合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 81.5%、83.1%.结论 基于ADC值联合CA125、HE4 肿瘤标志物建立的Logistic模型能有效地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CD36水平在RA患者心血管风险中的表达及预测价值,为临床识别及预测RA患者中的中、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8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34名作为对照。所有纳入对象根据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分为低心血管风险组和中高心血管风险组,同时于入院时接受血清CD36水平及其他血清学指标检测,且病例资料完整。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分析中 P<0.05的变量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人数明显增多[8例(23.5%)与38例(45.2%), χ2=4.80, P=0.029],并和血清CD36呈负相关( r=-0.27,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值(95% CI)=1.654(1.157,2.365), P=0.029]、舒张压[ OR值(95% CI)=1.225(1.040,1.442), P=0.015]可能是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D36水平[ OR值(95% CI)=0.569(0.352,0.922), P=0.022]升高可能是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保护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CD36水平诊断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0.691,截断值为4.27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1.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论:血清CD36水平在RA患者中随着心血管风险增高而降低,提示血清CD36水平升高是RA心血管风险的保护因素,且血清CD36水平对RA患者心血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潜在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外泌体circRPS6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外泌体环状RNA circRPS6(hsa_circ_0086471)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的115例CRC患者血清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47例,年龄(63.0±9.5)岁;收集同时期1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标本,其中男性70名,女性50名,年龄(61.0±10.7)岁。此外收集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R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及组织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及CA19-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血清学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3.14±0.11)高于癌旁组织(1.97±0.09)( Z=5.38, P<0.001),血清外泌体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4.28±0.13)高于健康对照组(2.04±0.09)( t=14.52, 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circRPS6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CEA、CA19-9检测对 CRC 患者的诊断效能。血清外泌体circRPS6相对表达量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 P均<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circRPS6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高表达患者,进一步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外泌体circRPS6高表达是C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外泌体circRPS6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有望成为CRC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脾弹性硬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获得的肝脾弹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55±12)岁,回顾性分析2D-SWE技术获得的肝(L-SWE)脾(S-SWE)弹性值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相关性,并与常见血清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HVPG测值,58例患者中HVPG≥10 mmHg(1 mmHg=0.133 kPa)者47例,为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SPH),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增高;HVPG≥12 mmHg者34例,为严重门脉高压(SPH),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概率增加。相关分析显示L-SWE与HVPG值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r=0.42, P<0.01),S-SWE为高度正相关( r=0.68, P<0.01)。血清学模型为低度正相关( r=0.36及 r=0.28,均 P<0.01)。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C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8、0.89,当L-SWE>12.86 kPa或S-SWE>35.73 kPa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性增高。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81、0.77,且S-SWE特异度最高,当S-SWE>41.5 kPa时,曲张静脉出血风险大。 结论:2D-SWE技术获得的L-SWE及S-SWE可协助诊断CSPH及SPH,进行危险分级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FIB-4联合血清PCⅢ、ⅣC评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无创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2例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纤维化分期,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2)以及中重度肝纤维化组(S≥2)。检测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及FIB-4指数,根据ROC曲线评价FIB-4与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特异性及敏感度。结果: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FIB-4、血清PCⅢ及ⅣC水平均较轻度肝纤维化组高( p<0.01),FIB-4、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Ⅲ procdlagen,PCⅢ)及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89.8%。 结论:FIB-4与血清PCⅢ、ⅣC联合诊断HBV相关S2期以上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联合FIB-4和血清PCⅢ、ⅣC可作为评估肝纤维化的一种无创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脏弹性测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肝脏弹性测定(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纤维化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FIB-4)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经肝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NAFLD患者,记录其血清学及LSM等检测结果,计算其APRI、FIB-4及NFS。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4种肝纤维化模型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并探索建立LSM的诊断阈值。结果: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升高,LSM、APRI、FIB-4及NFS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LSM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 r = 0.727, P < 0.000 1。与之一致,LSM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APRI、FIB-4及NFS。对于显著肝纤维化( F≥2),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 F≥3),LS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 结论:LSM对NAFLD引起的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排除诊断及较好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FIB-4及NF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剪切波频散成像和弹性成像联合血清学指标的预测模型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剪切波频散成像(SWD)和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指标的预测模型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因肝功能异常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并进行肝穿刺活检患者219例,其中男130例,女89例,年龄18~76(42±12)岁。所有患者穿刺前均接受SWD和SWE检查。同时收集血清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病理肝纤维化分期(S0~S4期)为标准,分析总体人群的频散斜率和弹性模量在不同纤维化分期中的分布。将总体人群以入组时间按7∶3分为训练集(156例)和验证集(63例)。训练集中,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化≥S2期和S4期的影响因素。用R语言构建诊断≥S2期和S4期预测模型,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并进行校准验证。结果:频散斜率和弹性模量随纤维化严重程度而增加,在不同纤维化分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训练集中,频散斜率、弹性模量、ALT、AST和GGT是肝纤维化≥S2期和S4期的影响因素(均 P<0.05),基于这些指标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中,预测模型、SWD和SWE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AUC分别为0.743(95% CI:0.665~0.821)、0.709(95% CI:0.628~0.790)和0.725(95% CI:0.647~0.804),诊断肝纤维化S4期的AUC分别为0.988(95% CI:0.968~1.000)、0.908(95% CI:0.852~0.963)和0.974(95% CI:0.945~1.000);验证集中,预测模型、SWD和SWE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AUC分别为0.735(95% CI:0.612~0.859)、0.658(95% CI:0.522~0.793)和0.699(95% CI:0.570~0.828),诊断肝纤维化S4期的AUC分别为0.976(95% CI:0.937~1.000)、0.872(95% CI:0.757~0.988)和0.948(95% CI:0.889~1.000)。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模型一致性好。 结论:SWD和SWE联合血清学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甚至逆转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早期准确识别CHB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在临床极为重要。因肝活体组织检查存在创伤性、取样误差、重复性差等缺点,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研究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肝纤维化单一血清学标志物和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模型对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诊断肝纤维化的优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预测丙氨酸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因素,以建立无创评分模型进行预测。方法:共纳入128例已接受肝活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活检病理结果是否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将其分为有脂肪浸润组和无脂肪浸润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病理学检测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临床筛选变量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曲线评价新模型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法比较新模型与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脂肪肝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甘油三酯、血尿酸及血小板与肝内脂肪变性高度相关( P<0.05)。结合上述变量建立回归方程triglyceride-uric acid-platelet(TUP)-1=-8.195+0.011×尿酸+1.439×甘油三酯+0.012×血小板计数。纳入腹部超声结果后,建立方程TUP-2=-7.527+0.010×尿酸+1.309×甘油三酯+0.012×血小板计数+1.397×脂肪肝(超声检查)(有=1;无=0)。TUP-1与TUP-2模型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均优于单独超声检查。TUP-1与TUP-2模型间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453, P=0.146)。 结论:新模型相较于单独的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脂肪肝方面诊断效力更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筛查评分模型建立及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肺癌筛查评分模型建立及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年龄≥60岁,且第一次诊断为COPD或COPD合并肺癌患者109例,其中COPD合并肺癌患者55例(COPD合并肺癌组),单纯COPD患者54例(单纯COPD组)。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吸烟指数、肺气肿、病程时间及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等。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危险因素赋值后建立筛查评分模型并验证。结果:COPD合并肺癌组与单纯COPD组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53、2.42、2.95, P值均<0.05)。病程时间≥23年、吸烟指数≥55包年、年龄≥73岁、肺气肿是老年COPD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建立7分筛查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发现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52, P<0.001)。 结论:可用7分筛查评分筛选老年COPD人群中患肺癌高危人群,血清学标志物中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可用于进一步探究COPD患肺癌风险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