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圆锥形重叠吻合成形术对Siewert Ⅱ型AEG患者胃食管反流、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圆锥形重叠吻合成形术对SiewertⅡ型AEG患者胃食管反流、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42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中行圆锥形重叠吻合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双肌瓣吻合法。SPSS 24.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isick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ewertⅡ型AEG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采用圆锥形重叠吻合成形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促进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利于恢复,且具有更好的抗反流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新诊断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方法 搜集2017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 1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16例,分为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359例)和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357例).测定两组患者的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果糖胺、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两组患者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患者症状性脑梗死病史次数低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2).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的血糖水平低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1).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肌酐水平低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44).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发生前循环脑梗死的比例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16).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比例低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2).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2).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多发性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5).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颅内狭窄或闭塞血管总数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1).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前循环狭窄或闭塞血管数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1).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数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1).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数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4).新诊断糖尿病脑梗死组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总数高于伴糖尿病史脑梗死组(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诊断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有:多支血管狭窄(P=0.045)、多发性脑梗死(P=0.030)、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P=0.031)、后循环脑梗死(P=0.001).结论 有部分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是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与长期糖尿病病史的脑梗死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梗死灶往往累及多个部位,且累及的狭窄或者闭塞血管更多,尤其以大脑中动脉为主,发生后循环梗死比例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波动性高血糖和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观察波动性高血糖和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诊断的112例T2DM患者,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52例)与波动性高血糖组(60例),评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结果 波动性高血糖组较持续性高血糖组2 h血糖、2 h胰岛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升高(P<0.0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踝肱指数(ABI)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30.0%(18 例)vs.13.5%(7 例),x2=4.394,P=0.036]和脑梗死发生率[26.7%(16 例)vs.11.5%(6 例),x2=4.039,P=0.044]增高,糖尿病肾病[10.0%(6 例)vs.25.0%(13 例),x2=4.450,P=0.035]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8.3%(5例)vs.23.1%(12例),x2=4.703,P=0.030]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为2 h血糖、2 h胰岛素、MAGE>3.9 mmol/L、肱动脉EDD(P<0.05);微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MAGE≤3.9 mmol/L、hs-CRP(P<0.05).结论 波动性高血糖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影响更明显,可能与内皮功能受损有关,而持续性高血糖对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影响更显著,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Ang Ⅱ/TGF-β1/smad通路干预合并血脂异常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调控AngⅡ/TGF-β1/smad通路对高脂喂饲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和4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将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WKY-ND)、高血压病组(SHR-ND)、高脂高血压病组(SHR-HF)、半夏白术天麻汤低(BDL)、中(BDM)、高(BDH)剂量组和西药(Telmisartan)组.所有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WKY-ND组和SHR-ND组大鼠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给予WKY-ND组、SHR-ND组和SHR-HF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药物干预12周.之后进行大鼠心肌组织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采用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纤维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 Ⅱ、IL-6、TNF-α、NO、ox-LDL、LOX-1、ROS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SMA、Col Ⅰ、Col Ⅲ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TGF-β1、p-smad2、p-smad3、MMP2、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Masson染色显示,给药后心肌细胞大小更均匀,形态更完整,细胞核清晰,胶原纤维面积减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剂量组给药后改变更为明显;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血清中Ang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Ang 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 Ⅰ、Col 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ColⅠ、Col 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smad2、p-smad3、MMP2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IMP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HF组相比,BD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TGF-β1、p-smad2、p-smad3、MMP2显著降低,TIMP1显著升高.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通过调节Ang Ⅱ/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高脂喂养SHR大鼠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补脾益肾通络方对G1A2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DKD患者共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肾通络方口服,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urinary creatinine,UA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 glucosaminidase,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总有效率82.69%(43/52),优于对照组的68.62%(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α1-MG、β2-MG、NAG、RB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ACR、β2-MG、NAG、RBP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BG水平均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FBG水平下调(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LDL-C、HDL-C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DKD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对香豆酸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病变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对香豆酸(p-C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6组:对照组(n=10)、DN组(n=10)、低剂量对香豆酸组(L-p-CA)(n=10)、中剂量对香豆酸组(M-p-CA)(n=10)、高剂量对香豆酸组(H-p-CA)(n=10)和RhoA激动剂U-46619组(U-46619)(n=12).对照组大鼠为健康SD大鼠,其他组大鼠均为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模型大鼠.造模后,对照组和DN组大鼠灌胃2 mL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分别灌胃2 mL剂量为50,100,200 mg/(kg·d)的对香豆酸溶液,U-46619组大鼠同时灌胃1 mL对香豆酸溶液(剂量为200 mg/(kg·d))以及1 mL剂量为30 μg/(kg·d)的RhoA激动剂U-46619.各组大鼠均干预12周.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肾脏损伤和纤维化.通过qRT-PCR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录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肾脏TNF-α、IL-1β、MCP-1、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发生明显病变,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升高(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N组比较,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纤维化面积降低(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p-CA组和M-p-CA组比较,H-p-CA组大鼠的FPG、FINS、24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纤维化面积降低(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p-CA组比较,U-46619组大鼠的FPG、FINS、24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病变加重,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升高(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TNF-α、IL-1 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RhoA和ROCK 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对香豆酸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地黄叶总苷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糖、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一的对比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经组间统计学比较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69/75)、72.00%(54/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2 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U-β2MG)、24 h 尿蛋白总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细胞内细胞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毒蜂蜇伤患者血清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由3名中医师讨论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复合证候,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医证候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为:毒证>风证>内火>瘀血>痰湿,中医复合证候分布为:火毒证>风毒证>痰瘀互结证,风毒证与火毒证患者的病程显著短于痰瘀互结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毒证、火毒证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LDH)、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酐(Scr)水平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P<0.05),火毒证的降钙素原(PCT)、尿素(BUN)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痰瘀互结证(P<0.05),痰瘀互结证的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火毒证(P<0.05).结论 毒蜂蜇伤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可参考血清指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获得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择36只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Wistar大鼠I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High组)和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Low组),选择12只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High组大鼠予以经腹腔注射穿心莲内酯200 mg/(kg·d),Low组大鼠予以穿心莲内酯腹腔注射100 mg/(kg·d),HFD组以及NC组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 d.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空腹血糖值(FBG)水平进行监测,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油红O染色制片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应用联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对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进行监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内核糖体蛋白S6激酶(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S6K1)及p-胰岛素受体底物-1(p-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p-IRS-1)(Tyr63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 法检测肝脏组织内 S6K1 及 p-IRS-1(Tyr632)表达水平.应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NC组比较,HFD组、High组、Low组大鼠FBG、FINS、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其余3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相比NC组,HFD组光密度平均值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SOD活性与MDA含量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其治疗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与下调S6K1的表达及提升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p38 MAPK/CREB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解毒通络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 AP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分别进行仅抓取(模型组)、补肾解毒通络汤、穴位埋线(足三里、肾俞、中脘)+补肾解毒通络汤(埋线组)干预,3周后观察干预后大鼠肾重/体质量,尿肌酐、血肌酐,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fibrino-gen,FN)含量、肾皮质形态学差异,以及肾皮质p-p38MAPK,p-CREB,F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的肾重/体质量、血肌酐和尿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血清FN和肾皮质p-p38MAPK、p-CREB和FN蛋白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埋线组的以上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且埋线组的以上各项指标也显著低于补肾解毒通络汤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足三里、肾俞、中脘联合补肾解毒通络汤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及肾损害,可能是通过调节p38 MAPK/CREB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