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观念视域下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公立医院在推进绩效考核工作中,外部各省份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指标体系有待优化;内部学科结构各异,各要素重视程度不一,院内绩效联动不及时,信息化建设滞后.基于系统观念,从强化政策衔接、优化指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加大薪酬引导、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释疑及教学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以高三二轮复习时遇到的一道广东省高考题为例,探讨基于思维认知能力群释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并结合高考真题的考查方向提供教学建议,实现教考的有效衔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气血水"学说探析《腹证奇览(全)》腹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气、血、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正常循环时可荣养全身,病理状态下停滞而成"毒".腹证乃疾病发展中的重要征象,《腹证奇览(全)》为日本伤寒派腹诊集大成之巨著.为增强腹证与经方间的衔接性,以"气血水"学说辨析书中各类腹证得出:胸胁部、腹部腹证以气毒、水毒所致者为主;少腹部腹证成因以血毒、水毒更为多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至8月由120转送至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2023年6至8月由120转送至本院的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以2023年3 至 5 月由 120 转送至本院的 90 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前,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交接,预检护士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协助建卡挂号,同时院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处置;试验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后,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通过急救中心专用APP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病情等级等)对应输入,并向目标网络医院推送相关信息,预检护士通过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接收急救车即将到达的信息,在急诊预检系统中获取院前提供的患者基本信息,提前进行建卡及预挂号,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院内医护人员根据 120 医生评估的病情等级制定抢救方案.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以及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立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完成建卡时间(min):1.3±0.3 比 2.6±0.4,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min):1.1±0.3 比 3.5±0.7,均P<0.05],而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明显提升[95.6%(86/90)比 86.7%(78/90),P<0.05].结论 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实现了院前院内数据传输,真正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行",有效缩短了危重症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普通患者的预检分诊效率,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国内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0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所(56.7%)护理院校仅招收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8所(93.3%)院校培养方向划分较为笼统,仍以临床护理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15所(50.0%)院校会将专科护士培训内容融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130名(65.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与23名(76.7%)教学管理人员表示该校有意在未来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相衔接进行专科化培养,衔接途径主要从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证书授予等方面进行.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呈专科化发展的趋势,应进一步推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经历,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开展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真实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出院准备期处于矛盾之中;出院后生活发生改变,存在多种过渡障碍因素;积极应对疾病,经历自身成长.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医护人员应加强过渡期出院准备服务的实施,加强医院与家庭和社区衔接,关注患者心理体验,以帮助脑卒中患者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顺利过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中医术语翻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受语言、文化、专业差异限制,中医术语翻译多存在释义不明、译语冗长、译语混乱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中医术语翻译策略,可充分利用语篇衔接特点,使翻译后的中医术语仍有原本的含义和作用。翻译时应遵循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建议通过利用词根、词缀、元音字母创造新词,优化解释性翻译,灵活运用音译翻译法等方式,提高翻译准确性及译后术语的简明性、规范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医科院校分层多元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医科院校英语分层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医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双语或全英文医学专业教学做铺垫。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构建医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方式,采集7名长期在医学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指标打分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门课程的专家权重。结果: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论文写作的综合权重分别位于方案层所有指标的前5位;综合英语2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6位;四级考核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8位。结论:通用英语在医科院校仍然必修,但是可适当压低权重,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能力设定多样化的起点;同时辅以等级考试,以推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准入标准的衔接;跨文化课程板块在医科院校不纳入主科,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增加医科院校英语课程内涵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板块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采用磁吻合技术(MCA)实施食管吻合6例:3例为Ⅲa型长段食管闭锁通过消化道内镜将1枚磁体置入食管近端盲袋,与远端食管腔内磁体互相吸引,实现食管吻合口衔接;2例术后食管狭窄和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均通过消化道内镜和胃造瘘方法将两个磁体分别置入食管狭窄部位近端和远端食管腔内,对食管狭窄部位产生持续压力以疏通食管。术后通过胃管喂养直至磁环自然脱落。1例长段食管闭锁患儿术后1周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16个月,2例患儿再次发生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吻合口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建立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病三级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方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帕金森病(PD)及相关运动障碍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对于该类疾病各地区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不平衡,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实现对运动障碍病全程管理的分工协作。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建立PD和运动障碍病三级全程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提高疾病改善率,降低疾病致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