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 0.789~0.901, Z=12.40, 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 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科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状况并进行科学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的617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共发放6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616/617)。结果:616例高龄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60.9%(375/616)。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依赖、C-反应蛋白升高是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C-反应蛋白升高与患者衰弱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高龄老年患者衰弱的评估并结合其身体状况,制订专业、多元、安全的干预方案,以延缓高龄住院患者衰弱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居家老年高血压人群跌倒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居家老年高血压人群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1日—7月31日在某市多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270例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恐惧评估问卷、SAS、SDS、简易衰弱量表(Simple Frailty Questionnaire,FRAIL)、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居家跌倒风险筛查表(Home Falls and Accidents Screening Tool,HOME FAST)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144例(53.3%)存在跌倒恐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衰弱、移动能力、平衡能力为居家老年高血压人群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居家老年高血压跌倒恐惧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抑郁、衰弱、移动及平衡能力与跌倒恐惧相关。需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防控及心理层面的评估与支持,以减轻其跌倒恐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急诊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 d不良预后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确定连续型变量的截断值并参考临床进行离散化,根据各变量的β回归系数设立相应分值,建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临床量表预测模型。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内部验证集,对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32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23例为训练集,98例为内部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梗死体积、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S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是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急诊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临床预测评分体系总分为15分,包括:年龄≥74岁(1分)、PA≤373 mg/L(2分)、TOAST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分)、心源性栓塞型(2分)、梗死体积≥2.18 cm 3(2分)、FSQ≥3分(1分)、NIHSS≥4分(6分)。该评分体系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 CI:0.894~0.960);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0、0.976。在内部验证集中,该评分系统对不良预后有相似的预测价值(AUC=0.892, 95% CI:0.827~0.957)。 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短期预后预测评分体系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对临床医生早期判断急诊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制订干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7—11月在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就诊的400例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Fried衰弱表型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共回收38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结果:90例老年共病患者存在认知衰弱,认知衰弱发生率为23.6%(90/3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睡眠状况差、营养不良及有抑郁症状是老年共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 P<0.05),规律锻炼和有智力活动是老年共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状况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延缓认知衰弱的进展,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我院血液净化科14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评估躯体功能,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作为肌少症快速筛查的工具,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焦虑、抑郁的筛选检查。采用FRAIL衰弱量表进行衰弱评估,根据不同衰弱评分分成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并分析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衰弱组33例(22.6%),衰弱前期组86例(58.9%),衰弱组27例(18.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衰弱分组在性别( χ2=6.220, P=0.045)、年龄( F=5.197, P=0.007)、体型( χ2=31.927, P<0.001)、SARC-F分( χ2=24.283, P<0.001)、SPPB( χ2=26.773,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衰弱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3例(9.4%),衰弱前期组中肌少症高危13例(40.6%),衰弱期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16例(50%),且衰弱不同分组中肌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496,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04,95% CI:0.99~1.08, P=0.049)、性别( OR=0.39,95% CI:0.17~0.87, P=0.021)、体型( OR=0.07,95% CI:0.01~0.50, P=0.008)、SARC-F( OR=0.14,95% CI:0.05~0.38, P<0.001)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衰弱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衰弱的发生受性别、年龄、体型、肌少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及衰弱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7—12月选取北京市9个社区的241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微型营养评估表(MNA)、Fried衰弱表型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回收率为92.6%。结果:241名社区老年人中,不衰弱的老年人115名(47.7%),衰弱前期的老年人92名(38.2%),衰弱的老年人34名(14.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数量为0~9、10~19颗,口腔干燥及缺失的牙齿未完全修复或未修复是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从口腔健康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各级医疗机构和养老照护机构可将口腔健康状况作为社区老年人衰弱风险的筛查项目,为社区老年人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8月—2022年5月选取527例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衰弱表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简版老年人抑郁量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根据筛选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及区分度。结果:527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认知衰弱有64例(12.1%)。年龄≥70岁、独居( B=1.645, P<0.001, OR=5.182,95% CI=2.623~10.237)、抑郁( B=1.135, P=0.001, OR=3.112,95% CI=1.572~6.161)、营养不良( B=0.987, P=0.005, OR=2.683,95% CI=1.355~5.310)、失眠( B=0.761, P=0.047, OR=2.141,95% CI=1.012~4.530)、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B=1.083, P=0.014, OR=2.954,95% CI=1.242~7.027)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是保护因素( B=-0.982, P=0.002, OR=0.375,95% CI=0.203~0.690)。基于以上7项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L检验: χ2=5.389, P=0.715)和区分度(AUC=0.790,95% CI=0.728~0.852)。 结论:本次研究将认知衰弱的7项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并依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直观简便地识别具有认知衰弱高风险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预测评分体系的构建及效能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 MACCE)的预测评分体系,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经急诊收入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cardiovascular care unit, CCU)或急诊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的老年AC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完全血运重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情况;24 h内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白蛋白(albumin, Alb)、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ine kinase-MB, CK-MB)、D-二聚体(D-dimer)、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24 h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Killip分级、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SQ)评分;随访患者1年内发生MACCE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AC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连续型变量的截断值,参考临床进行离散化,根据各变量的β回归系数设立相应分值,建立MACCE的临床预测评分量表,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共入选322例老年ACS患者,1年内MACCE的发生率为24.5%。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自变量后显示,MACCE的影响因素( P<0.2)包括:①连续型指标: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Alb、hs-CRP、D-dimer、NT-pro-BNP、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Killip分级、FSQ评分;②离散型指标:共患病≥3个、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合并AKI。对连续型指标离散化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4岁、未完全血运重建、合并AKI、EF≤50%、FSQ≥3分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84岁:优势比( OR)=4.351, 95%置信区间(95% CI): 1.635~11.576, P=0.003;未完全血运重建: OR=6.580, 95% CI: 2.397~18.060, P<0.001;合并AKI: OR=2.647, 95% CI: 1.085~6.457, P=0.032; EF≤50%: OR=2.742, 95% CI:1.062~7.084, P=0.037;FSQ≥3分: OR=9.345, 95% CI: 3.156~27.671, P<0.001]。构建的MACCE临床预测评分体系总分为8分,包括:年龄≥84岁(2分)、未完全血运重建(2分)、FSQ≥3分(2分)、EF≤50%(1分)、合并AKI(1分);该评分体系预测MAC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95% CI:0.844~0.938, 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5、0.792。 结论:MACCE预测评分体系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临床医生早期判断老年ACS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的汉化及在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汉化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量表跨文化研究指南对英文版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进行正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最终形成中文版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7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3个科室的275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和衰弱身体表型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 25.0和AMOS 24.0软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共3个维度15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6,抑郁、功能、认知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9,0.957,0.806,评分者间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78。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析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181%。该问卷测评结果与衰弱身体表型量表呈强相关( r=0.629, P<0.01)。 结论:中文版简版老年综合评估问卷信效度良好且筛查性能较佳,适用于对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的初步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