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Web of Science的老年衰弱干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科学计量学角度对衰弱干预的研究现状、国际合作情况、热点主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相关干预性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收录的衰弱干预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采用VOSviewer、R-bibliometrix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992—2021年全球老年衰弱干预性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国际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衰弱的干预模式以营养联合运动干预为主,慢病领域逐渐开展衰弱的干预性研究。结论:衰弱干预性研究将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营养联合运动及认知干预模式将会是未来研究主要的研究趋势,且更多的衰弱干预性研究将会在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出院后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的峰值摄氧量(PeakVO 2)、无氧阈摄氧量(ATVO 2)、Fried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评分、SF-36生命质量评估表评分的变化。 结果:干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脱落2例,最终2组各纳入33例。干预12周,观察组PeakVO 2、ATVO 2分别为(23.91 ± 5.88)、(20.79 ± 5.19)ml·min -1·kg -1,高于对照组的(20.56 ± 5.81)、(17.29 ± 5.36)ml·min -1·kg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2.38、2.69,均 P<0.05);观察组SF-36生命质量评估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评分分别为(85.33 ± 6.43)、(22.64 ± 3.81)分,高于对照组的(78.72 ± 8.14)、(20.67 ± 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3.66、2.32,均 P<0.05);观察组Fried衰弱表型评分为(1.36 ± 0.99)分,低于对照组的(3.03 ± 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54,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患者认知衰弱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衰弱前期的筛查和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衰弱前期是一种可逆的多维度、多因素综合征,是介于健康和衰弱之间的一种风险状态,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健康结局。对衰弱前期老年人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老年人衰弱的进程。衰弱前期包括躯体衰弱前期、社会衰弱前期、认知衰弱前期和营养衰弱前期,筛查主要通过使用筛查评估工具和检测生物学标志物。非药物干预是老年人衰弱的重要干预手段,其中运动干预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此外还有营养支持、认知训练、心理干预等结合形成的综合性干预方案。本文对衰弱前期的分类、筛查和非药物干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衰弱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终末期肾病的老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因老年患者同时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慢性炎症、营养不良等原因,使其更易患衰弱,并且衰弱可导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跌倒、骨折、认知功能下降、反复住院及全因死亡等多种不良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科住院患者认知衰弱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科住院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老年科住院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486例老年患者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FRAIL衰弱评估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认知衰弱的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年龄(77.99±10.47)岁,认知衰弱的患病率为37.45% (182/48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1年内跌倒史、饮酒、年龄越高、贫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认知衰弱风险( P<0.05)。 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降低跌倒风险、戒酒、改善贫血、干预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认知衰弱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 0.789~0.901, Z=12.40, 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 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增龄改变与人体内在能力和体成分的相关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外周血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与人体内在能力和体成分的相关性,探讨外周血mtDNAcn是否可作为评估老年人健康衰老的可靠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416例,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mt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相对性mtDNAcn。内在能力评估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摩尔斯跌倒评分(MFS)、生理衰弱表型(PFP)、肌少症问卷调查(SARC-CalF)、简易体能状况(SPPB)、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量表];活力[微量营养评估(MNA)、住院患者多维预后指数(MPI)量表];认知[简易智能评价(MMSE)量表];心理[抑郁评估(GDS)、焦虑自评(SAS)量表]、感觉功能[疾病累积评分-共病指数(CIRS-CI)量表];评估体成分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受试者躯体各部位脂肪,包括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计算脂肪指数(FMI)和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校正性别、体质指数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mtDNAcn和年龄呈负相关( r=-0.176、-0.144,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4 m步速、SARC-CalF、MFS、MNA、MMSE、MPI及其子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智能状态问卷(SPMSQ)的评分有相关性( r=0.171、-0.207、-0.163、0.221、0.184、-0.210、0.241、-0.269,均 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后,mtDNAcn与4 m步速、MFS、MNA、MPI、SPMSQ评分仍显著相关( r=0.170、-0.170、0.148、-0.242、-0.188,均 P<0.05)。此外,进一步分析mtDNAcn与体成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有相关性( r=0.168、0.143、0.175、0.116、0.199,均 P<0.05),校正年龄、性别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仍显著相关( r=0.126、0.131、0.127,均 P<0.05)。且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年龄、步速、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MFS、PFP、MNA、MPI评分显著相关( β=-0.191、0.156、0.126、0.131、0.125、-0.119、-0.145、0.151、-0.171,均 P<0.05)。 结论:mtDNAcn与躯体功能、衰弱、营养、跌倒、认知及体成分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人体内在能力的运动及活力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血管疾病中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认知衰弱是无痴呆的患者同时存在衰弱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状态。认知衰弱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增加失能、降低生活质量。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概念、评估、流行病学、预后、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龄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预测高龄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改善预后。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年龄≥80岁的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28 d预后,随机分为建模组(70%)与验证组(30%),对建模组患者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算法(LASSO)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列线图。并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结果:507例高龄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为31.2%,在建模组中将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显示,增龄[风险比( HR)=1.059,95%置信区间(95% CI)=1.017~1.103, P=0.005]、认知功能障碍( HR=2.100,95% CI=1.322~3.336, P=0.002)、衰弱( HR=2.561,95% CI=1.183~5.545, P=0.017)、低平均动脉压( HR=0.987,95% CI=0.976~0.998, P=0.017)、低前白蛋白( HR=0.997,95% CI=0.994~1.000, P=0.040)、高尿素氮( HR=1.028,95% CI=1.010~1.045, P=0.001)及高降钙素原( HR=1.008,95% CI=1.001~1.016, P=0.019)为高龄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校准曲线、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区分度及临床实用性。 结论:增龄、认知功能障碍、衰弱、低平均动脉压、低前白蛋白、高尿素氮、高降钙素原是高龄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效能较好,可为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认知衰弱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简易衰弱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评估量表及5条目老年抑郁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认知衰弱检出率12.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 OR=0.114, P<0.05)、睡眠时长( OR=0.173, P<0.05)、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数量( OR=6.753, P<0.05)、抑郁( OR=5.706, P<0.05)及自我管理行为( OR=0.01, P<0.05)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 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存在认知衰弱现象,医护人员应该关注低教育水平、睡眠不足、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自我管理水平差以及存在抑郁的患者,在预防认知衰弱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