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PLR及容量负荷试验(VE)前后监测P ETCO 2、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VE试验后CI变异率(ΔCI)分组,ΔCI≥15%为有反应组,ΔCI<15%为无反应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LR后P ETCO 2的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结果:43例患者中有反应组22例,占51.2%;无反应组21例,占48.8%。PLR试验后,有反应组MAP、SVV、CI及P ETCO 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mmHg):3.8±2.1比1.4±2.0,SVV(%):-5.3±2.5比2.7±2.0,CI(mL·s -1·m -2):0.48±0.13比0.14±0.18,P ETCO 2(mmHg):3.4±1.8比1.1±1.0,均 P<0.05,1 mmHg≈0.133 kPa〕。VE试验后有反应组HR、MAP、SVV、CI及P ETCO 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HR(次/min):-8.3±2.8比-2.3±3.7,MAP(mmHg):3.8±2.4比1.2±1.7,SVV(%):-6.3±3.1比-3.3±2.0,CI(mL·s -1·m -2):0.51±0.14比0.16±0.12,P ETCO 2(mmHg):3.3±1.2比1.3±1.1,均 P<0.05〕。PLR试验前后P ETCO 2变化值(ΔP ETCO 2 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当临界值为5.9%时,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9.5%,正确指数为0.68;SVV基线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35,当临界值为12.8%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0.0%,正确指数为0.65。ΔP ETCO 2预测价值并不低于SVV基线。 结论:PLR试验后,P ETCO 2的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无创、简便、安全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呼气末二氧化碳在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被动抬腿试验预测容量反应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 2)在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被动抬腿(PLR)试验预测容量反应性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入选自发性脑出血术后行机械通气需液体复苏的患者33例,先后进行PLR试验和补液试验,记录心排量(CO)、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及ETCO 2等指标。以补液试验后CO增加≥10%为有反应组,CO增加<10%为无反应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试验前后CO、SV及ETCO 2变化趋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比较两组PLR及补液前后颅内压(ICP)变化。 结果:33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16例,无反应组17例。PLR后、补液后有反应组MAP变化值、CO变化值、SV变化值、ETCO 2变化值、CO变化率、ETCO 2变化率均高于无反应组(均 P<0.05)。PLR后ETCO 2变化率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0.047(95% CI:0.824~1.000)。PLR前后、补液前后两组患者IC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LR后ETCO 2变化率可作为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指标,且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声技术评估禁饮禁食时长对患儿血容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超声技术评估禁饮禁食时间与患儿诱导期血容量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至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施择期手术患儿110例。七氟烷诱导镇静后,分别测量下腔静脉(IVC)直径最大值(呼气相,IVC max)、最小值(吸气相,IVC min)和心尖五腔心切面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计算上述各个参数随呼吸变化的变异度;再行被动抬腿试验(PLR)重复测量和计算上述指标。对禁饮禁食时间长短与IVC变异度(IVC RVI)、主动脉VTI变异度(ΔVTI)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PLR前,IVC max、IVC min和IVC RVI分别为(0.78±0.19)、(0.43±0.15)cm和0.45±0.12;PLR后,IVC max和IVC min分别增加至(0.94±0.20)、(0.55±0.18)cm,而IVC RVI减小为0.4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6、10.85、3.14,均 P<0.05)。IVC max、IVC min、IVC RVI均与禁饮禁食时长无相关性(PLR前: r=0.052、0.163、0.171;PLR后: r=0.062、0.169、0.165,均 P>0.05)。PLR前,呼气相VTI(VTI max)、吸气相VTI(VTI min)和ΔVTI分别为21±5、17±4和17±8;PLR后,VTI max和VTI min分别增加至23±5、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60、10.43,均 P<0.05),而ΔVTI为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4, P>0.05)。回归分析发现主动脉VTI max、VTI min及ΔVTI均与禁饮禁食时长无相关性(PLR前: r=0.111、0.100、0.047;PLR后: r=0.003、0.033、0.073,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回退法)分析发现,无论PLR前后,年龄和体重均是IVC RVI和ΔVTI的影响因素(IVC RVI:β=-0.441、0.515、-0.451、0.507;ΔVTI:β=-0.442、0.545、-2.422、2.850;均 P<0.05)。经年龄和体重校正后,禁饮禁食时长与IVC RVI以及ΔVTI仍无相关性(IVC RVI:β=0.177、0.160;ΔVTI:β=0.037、0.054;均 P>0.05)。 结论:患儿IVC直径和主动脉VTI随呼吸变异度与一定范围内的禁饮禁食时长无相关性,而与患儿的年龄和体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液体反应性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重点、难点,过与不及都可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机体对液体反应性是指导液体治疗管理的重点。文章综述了目前预测液体反应性常用指标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从而为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的液体治疗管理提供依据,选择合适的液体反应性预测指标,作出及早诊断和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评价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ΔVpeak)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从建库至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ΔVpeak判断容量反应性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量表(QUADA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 Dics 1.4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和诊断优势比( DOR)等,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S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χ 2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Deek检验法分析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总计1 854例接受床旁即时超声ΔVpeak检测的患者,包括11项国内研究、20项国外研究。用QUADAS 14个条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显示,纳入文献均为A级,说明文献整体质量较高。SROC曲线平面散点分布不呈"肩臂形",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62( P=0.710),认为其不存在阈值效应;异质性检验提示 I2=57.2%( P=0.001),说明各研究间存在一定异质性,且该异质性来源为非阈值效应;Meta回归分析显示,补液试验方法是造成异质性的原因〔 DOR=3.87,95%可信区间(95% CI)为1.56~9.57, P=0.004 8〕。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剔除用被动抬腿试验(PLR)代替容量负荷试验的研究后,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 I2=10.6, P=0.288 5)。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显示,合并 DOR为23.85(95% CI为17.57~32.37),合并敏感度为0.82(95% CI为0.80~0.85),合并特异度为0.83(95% CI为0.80~0.85),合并PLR为4.17(95% CI为3.58~4.86),合并NLR为0.22(95% CI为0.18~0.28),AUC为0.901 2(95% CI为0.88~0.93), Q指数为0.832 5。Deek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无发表偏倚( P=0.19)。 结论:床旁即时超声测量ΔVpeak对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休克、危重症及外科手术等需要监测容量反应性人群的可靠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4例,单胎、孕37~42周,年龄18~40岁,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超声测量PLR前后的颈动脉直径、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的变异度(ΔD、ΔVTI和ΔCBF)。根据是否发生腰麻后SHS将患者分为SHS组和非SHS组(NSHS组)。分析SHS组ΔD、ΔVTI和ΔCBF与腰麻后SB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ΔD、ΔVTI和ΔCBF预测腰麻后SHS的准确性。 结果:SHS组ΔVTI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 r=-0.539, P<0.01),ΔCBF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 r=-0.475, P<0.05),ΔD和腰麻后SBP无相关性( P>0.05)。ΔCBF、ΔVTI和ΔD联合PLR预测腰麻后SHS的临界值分别为15.5%、10.1%和6.0%,灵敏度分别为92.9%、57.1%和96.4%,特异度分别为53.1%、81.2%和7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681和0.846。 结论:超声测量的颈动脉ΔCBF和ΔD联合PLR可作为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可靠方法,且ΔCBF联合PLR准确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左室流出道ΔVpeak和ΔVTI对胃肠肿瘤术后急性循环衰竭老年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左室流出道峰值速度呼吸变异度(ΔVpeak)和速度时间积分呼吸变异度(ΔVTI)对胃肠肿瘤术后急性循环衰竭老年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择期行胃肠肿瘤手术后转入ICU且存在急性循环衰竭的老年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被动抬腿(PLR)试验前测定脉压变异度(PPV)。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ΔVpeak、ΔVTI和每搏量(SV)。PLR试验后SV增加(ΔSV)大于10%为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并将患者分为2组: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PPV、ΔVpeak、ΔVTI与ΔSV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PV、ΔVpeak和ΔVT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结果:有反应组36例,无反应组40例。与无反应组相比,有反应组PPV、ΔVpeak和ΔVTI升高( P<0.05)。PPV、ΔVpeak、ΔVTI与ΔSV呈正相关( rPPV=0.485,95% CI 0.291~0.640; rΔVpeak=0.734,95% CI 0.610~0.823; rΔVTI=0.754,95% CI 0.636~0.837; P<0.001)。PP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686,截断值为8%,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47.5%;ΔVpeak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68,截断值为12.2%,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90.0%;ΔVT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85,截断值为12.7%,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7.5%。 结论:左室流出道ΔVpeak和ΔVTI可准确预测胃肠肿瘤术后急性循环衰竭老年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颈内静脉扩张指数预测脓毒症休克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测量颈内静脉扩张指数(internal jugular vein dilation index, ΔIJV)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 PLR)预测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危重病中心ICU完全机械通气情况下诊断为脓毒症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给予患者在30 min内输入500 mL晶体后,将"金标准"左心室搏出量(stroke volume, SV)提高15%为容量反应性阳性组,提高不足15%为容量反应阴性组。首先给予超声测量颈内静脉呼吸周期中最大前后径IJV max、最小前后径IJV min,其次测量PLR前后的SV,最后给予快速输注500 mL晶体后再次测量SV、IJV max和IJV min,计算ΔIJV=(IJV max-IJV min)/(IJV mean)×100%。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扩容前后和PLR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PLR后SV的变化率(ΔSV)和ΔIJV与"金标准"的ΔSV之间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功能曲线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及相关截断值来评估ΔIJV和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 结果:研究共纳入56例患者,容量反应性试验后分为两组,有反应组为32例,无反应组为24例。扩容后ΔIJV与ΔSV呈正相关性( r=0.778, P<0.01);以ΔIJV>17.3%为阈值,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46(95% CI: 0.716~0.977),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83.3%。而PLR同ΔSV也呈正相关性( r=0.698, P<0.01),取PLR后ΔSV>15.5%为阈值,其AUC是0.895(95% CI: 0.796~0.993),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79.2%。当ΔIJV联合PLR预测容量反应性时,其AUC是0.944(95% CI: 0.862~1.00),敏感度为99.8%,特异度为87.5%。 结论:应用床旁超声测量颈内静脉呼吸扩张指数是预测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靠性指标,当联合PLR时可以提高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颈动脉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危重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和校正血流时间(FTc)预测危重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PLR实施前后,利用超声监测颈动脉VTI和FTc,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指数(SVI)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根据PLR前后SVI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组,以PLR后SVI变化率≥15%为容量有反应组,<15%为容量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PLR前后颈动脉VTI差值(ΔVTI)和FTc差值(ΔFTc)、CVP差值(ΔCVP)、ITBVI差值(ΔITBVI)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危重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上述指标与PLR前后SVI差值(ΔSV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容量有反应组27例,容量无反应组2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量有反应组PLR前后ΔVTI、ΔFTc、ΔCVP、ΔITBVI均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ΔVTI(cm):2.07±1.16比0.67±0.86,ΔFTc(ms):4.00±6.10比0.01±2.26,ΔCVP(cmH 2O,1 cmH 2O= 0.098 kPa):1.67±1.14比1.00±1.17,ΔITBVI(mL/m 2):98±69比48±70,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VTI、ΔFTc、ΔCVP、ΔITBVI对机体容量反应性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0.870 (0.769~0.972)、0.694(0.547~0.841)、0.684(0.535~0.832)、0.709(0.564~0.855);当最佳截点值分别为0.92 cm、1.45 ms、1.50 cmH 2O、44.50 mL/m 2时,其敏感度分别为96.3%、63.0%、44.4%、81.5%,特异度分别为65.2%、78.3%、82.6%、56.5%,以ΔVTI的预测价值更高。相关性分析显示,ΔVTI、ΔFTc、ΔCVP、ΔITBVI与ΔSVI均呈显著正相关( r值分别为0.971、0.334、0.440、0.650, P分别为0.000、0.018、0.001、0.000)。 结论:床旁超声监测PLR前后颈动脉ΔVTI、ΔFTc与传统指标均能预测危重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且ΔVT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影响脉压变异率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因素与校正措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脉压变异率(PPV)作为心肺交互的产物,是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动态指标,但PPV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容量反应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小潮气量通气、自主呼吸、腹内高压,此时可通过改变PPV阈值、潮气量挑战、叹息试验等方法提高其预测准确性;当PPV预测容量反应性准确性受到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或右心功能不全影响时,则需要通过被动抬腿试验和呼气末阻断试验才能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