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筋解结法合谷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8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循筋解结法合谷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循筋解结法合谷刺治疗,循膝周足三阴、足三阳经筋触诊寻找筋结病灶点,施合谷刺针法,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周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VAS、WOMAC评分均降低(P<0.05),SF-36 评分升高(P<0.05).38 例患者中显效 13 例,有效22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为92.1%(35/38).结论:循筋解结法合谷刺可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联合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OA)伴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接受MOWHTO联合ACL重建治疗膝内翻OA伴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胫骨后倾角(PSA)、髋-膝-踝角(HK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包括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改良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Tegner评分变化。术后6周、3个月和1年随访各指标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为(50.7±8.4)岁,随访时间(21.2±4.8)个月。患者PSA由术前9.2°±1.8°增至术后11.1°±2.4°,HKA由术前168.7°±2.2°增至术后181.5°±2.2°(均 P<0.01)。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VAS评分[(6.8±1.1)分比(1.8±0.4)分]、Lysholm评分[(52.6±7.1)分比(82.0±6.4)分]、IKDC评分[(64.7±6.2)分比(80.3±10.0)分]、WOMAC评分[(51.8±6.3)分比(81.8±6.5)分]、Tegner评分[(1.9±0.6)分比(5.0±1.0)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临床疗效满意。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5.6%),包括血肿、神经感觉异常、肌间静脉血栓、矫正角度丢失。 结论:MOWHTO联合ACL重建是治疗膝内翻OA伴ACL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WOMAC、SF-36量表与《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在大骨节病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医疗结果研究36项简表(SF-36量表)与《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在大骨节病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大骨节病患者治疗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213名大骨节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WOMAC、SF-36量表与WS/T 79-2011标准分析大骨节病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WOMAC、SF-36量表的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并分析WOMAC、SF-36量表与WS/T 79-2011标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OMAC、SF-36量表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WOMAC、SF-36量表分别含1、2个公因子;内容效度:WOMAC、SF-36量表分别含3、8个公因子);WOMAC量表的信度、区分效度均优于SF-36量表(信度:WOMAC量表信度系数均≥0.934,而SF-36量表信度系数范围为0.386 ~ 0.999;区分效度:患者治疗前后WOMAC量表3个领域均有差异,而SF-36量表8个领域中6个领域有差异)。WOMAC、SF-36量表与WS/T 79-2011标准不同领域间相关系数( r)分别为0.175 ~ 0.437、- 0.434 ~ - 0.099(均 P < 0.05)。 结论:WOMAC量表在大骨节病患者疗效评价中信度、区分效度、与WS/T 79-2011标准的相关性均优于SF-36量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电针联合超短波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晚期膝O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针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电针联合超短波进行干预。超声引导下的电针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个疗程7 d,连续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评估或检测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KOA患病程度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IL-6表达水平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IL-6表达水平与组内治疗前和组内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后和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IL-6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引导电针联合超短波可显著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开放性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开放性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opening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行OWHTO治疗的KOA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76例)和无效组(4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美国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估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KOA改善情况,并对临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术后VAS评分、WOMAC功能评分、HSS评分及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各单项项目评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t=24.92、21.45、52.62、15.87、10.88、15.28、42.54、11.07,均 P < 0.05)。术后,疗效为优的有29例(36.25%),疗效为良的有34例(42.50%),疗效为一般的有13例(16.25%),疗效为差的有4例(5.00%)。有效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24.10±3.06)kg/m 2]、术前VAS评分[(5.55±1.57)分]、术前WOMAC功能评分[(36.96±9.62)分]均明显低于无效组[(27.64±3.62)kg/m 2、(7.87±1.39)分、(47.95±9.63)分],HSS评分[(52.81±3.71)分]明显高于无效组[(46.83±3.69)分]( t=2.23、2.89、2.22、3.14,均 P < 0.05)。患者BMI、术前VAS评分、术前WOMAC功能评分与临床疗效呈显著正相关,术前HSS评分与临床疗效呈显著负相关( r=0.24、0.31、0.24、-0.33,均 P < 0.05)。对以上显著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HSS评分为疗效独立保护因素,BMI、术前VAS评分为疗效危险因素。 结论:采用OWHTO可显著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但同时要注意,过度肥胖患者疗效可能受到影响,且要控制患者术前VAS评分、WOMAC功能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生物电阻抗分析的膝关节退变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生物电阻抗指标构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退变程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应用效能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7月石家庄市裕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体检的124例社区居家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248个膝关节为对象建立模型,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系统将其分为K-L1级(19个)、K-L2级(103个)、K-L3级(96个)、K-L4级(30个)4组。通过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筛选纳入模型的指标,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膝关节退变程度预测模型,采用网格参数寻优法对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纳入模型的指标包括年龄、合并症、合并腰/背/髋部疼痛、从事高危职业、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WOMAC-功能、电抗值和相位角。训练集中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预测准确率为0.920,95%置信区间为0.868~0.957;测试集中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预测准确率为0.682,95%置信区间为0.572~0.78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膝关节退变程度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易于使用,可作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退变程度的筛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产机器人辅助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的比较: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A-TKA)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CM-TKA)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比较RA-TKA和CM-TKA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根据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RA-TKA组和CM-TK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膝-踝角(HKA)、HKA偏倚值、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胫骨外侧组件角(LTC)、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449例患者,RA-TKA组221例,CM-TKA组2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A-TK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CM-TKA组患者( MD=18.41,95% CI: 11.28~25.23, P<0.001),HKA( MD=0.41,95% CI:0.06~0.76, P=0.020)、HKA偏倚值( MD=-0.92,95% CI:-1.25~-0.60, P<0.001)、FTC( MD=0.38,95% CI:0.08~0.67, P=0.010)、LTC( MD=1.71,95% CI:0.94~2.48, P<0.001)及膝关节活动度( MD=-2.23,95% CI: -4.18~-0.27, P=0.030)显著优于CM-TK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FFC、LFC、KSS评分、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HSS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TKA中使用国产机器人辅助系统可明显提高假体固定精度,更好地重建下肢力线,并有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潜在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波(FLIPUS)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疼痛、功能及其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1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NS组(66例)、FLIPUS组(50例)和联合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TENS组接受TENS治疗,FLIPUS组接受FLIPUS治疗,联合组接受TENS同步FLIPUS治疗。TENS同步FLIPU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中文版Lequesne指数和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IPUS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显著优于TENS组治疗后。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分别为(2.87±1.02)分、(6.57±2.27)分和(26.63±8.53)分,均显著优于TENS组和FLIPUS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IPUS组治疗后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显著优于TENS组治疗后,且联合组治疗后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显著优于TENS组和FLIPUS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FLIPUS联合TENS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缓解疼痛,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继发性疼痛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KOA继发中重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17例(23侧膝关节),年龄(68±7)岁,男6例,女11例。术前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情况,使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KOA严重程度,使用磁共振膝骨关节炎评分(MOAKS)评估患膝MR成像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GAE)。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使用VAS、WOMAC量表评估临床结局,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3侧患膝均超选并栓塞3~7支膝动脉分支,其中7例K-L分级4级患者栓塞4~7支膝动脉分支。术后1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5.6%(22/23),术后3个月临床改善率为86.9%(20/23),术后6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1.3%(21/23)。23侧患膝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1、3、6个月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及WOMAC总评分分别为(2.5±1.3)、(3.4±2.4)、(19.7±9.8)分,(3.0±1.8)、(4.5±3.4)、(22.3±11.3)分,(2.8±1.5)、(4.1±3.0)、(20.5±11.0)分,均低于术前的(6.6±0.9)、(11.4±2.6)、(47.0±12.0)分(均 P<0.001)。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股动脉穿刺区皮肤瘀斑,4例术后1 d膝关节僵痛感,均在1周内自行缓解;6例患者术后存在伸屈活动时关节弹响,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行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重大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结论:GAE治疗KOA继发性疼痛临床改善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保守治疗无效的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原位推进骨瓣技术与不植骨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对截骨间隙愈合的影响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原位推进骨瓣技术与不植骨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中对截骨间隙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行OW-HTO的85例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植骨将患者分为2组:推进骨瓣组(术中采用原位推进骨瓣技术)42例,女32例,男10例;年龄(63.7±6.6)岁。未植骨组(术中不植骨)43例,女31例,男12例;年龄(63.2±9.4)岁。记录并比较的两组患者指标包括:术后3、6、12、18个月截骨间隙愈合率,术后6、18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术后即刻、术后18个月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胫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6、12、18个月推进骨瓣组患者的截骨间隙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未植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推进骨瓣组患者的WOMAC[(26.1±5.9)分]、疼痛VAS[(4.1±1.4)分]、KOOS[(47.0±9.7)分]均显著低于未植骨组[(31.3±8.3)、(4.8±1.6)、(56.1±1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MPTA、股胫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8个月推进骨瓣组MPTA(88.7°±1.1°)优于未植骨组(8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植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高于推进骨瓣组的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OW-HTO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中,采用原位推进骨瓣技术填充截骨间隙可加速截骨间隙愈合,减少截骨间隙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