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牙周病学会种植体周病防治S3级临床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欧洲牙周病学会(EFP)于2023年6月发布了种植体周病防治S3级临床指南(DOI:10.1111/jcpe.13823),该指南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植入期间以及种植修复后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对种植体周病进行专业防治。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梳理和解读,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这一指南,对种植体周病的防治进行规范化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产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楼属植物有极高药用价值,我国重楼属南重楼组有4种8个变种,均为入药种类,南重楼组各类群是中药重楼的来源和各产地药用植物的核心来源。陕西是重楼主产区之一。本文梳理并分析了陕西产重楼属南重楼组的种类调查、药用状况、有效组分测定分析、药理作用、内生菌测序分析、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规范化生产种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陕西产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广西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地掌握南丹县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栽培基地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等方式,对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入药部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南丹县共有药用维管束植物1 222种,隶属174科691属;优势科为豆科、菊科、大戟科、蔷薇科、茜草科、百合科;生活型多以草本、灌木或小乔木为主;入药部位种类最多的为全草类,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南丹县重点调查的植物药材67种,涉及基原植物63种.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中有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有1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估为濒危(EN)、近危(NT)、易危(VU)的物种有4种.结论: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但存在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等问题,且当地中药材种植尚未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议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山西省野生酸枣分布区划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山西省酸枣的分布区划,助力山西省酸枣产业的发展.方法 基于山西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获酸枣样点经纬度等信息和中药资源空间信息网格数据库环境因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出影响山西省酸枣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酸枣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植被类型、最冷月最低温、11月份降水量、10月份降水量、海拔、坡度.从ArcGIS重分类的适生度栅格数据得出酸枣在山西省的高适生区面积约为0.73×104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为1.41×104 km2,低适生区面积约为4.33×104 km2,同时发现酸枣中、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南部.结论 本研究得出酸枣最适生长区主要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可为山西省酸枣资源开发利用和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山西远志适生区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预测远志在山西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为远志现有资源的发掘利用及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102个远志样点(其中远志1 060个、卵叶远志42个)分布信息,结合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 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植被类型、降水量、温度等.远志在山西省潜在适生区分布主要集中于临汾、吕梁、太原、长治、晋中、运城东南部、忻州西北部、朔州西南部等地.结论 本研究预测的远志和卵叶远志生态适宜性区划可为山西远志种植地区的选择和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和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评价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建立不同生长期(花前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地上部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和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评价毛菊苣药材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olyPack C18-AQ色谱柱,以甲醇(A)-乙腈(B)-0.3%磷酸溶液(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建立不同生长期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应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生长期下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中具有的差异性化学成分.利用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对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 不同生长期下20批次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指认出3号峰为秦皮乙素、6号峰为异槲皮苷、7号峰为3,5-O-二咖啡酰奎宁酸.CA将20批不同生长期下药材分为4类;PCA确定了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8.143%,PCA结果与CA结果基本一致;PLS-DA结果显示色谱峰11、2、6(异槲皮苷)、3(秦皮乙素)和5号峰可作为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质量的差异标志物.样品展开斑点和TLC-生物自显影说明花前期和开花期药材相比成熟期药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用.结论 利用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规范化种植以及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不同轮作模式对桔梗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土壤微生态角度探寻一种无公害防治桔梗连作障碍的方式,以二年生桔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桔梗-桔梗(JG-JG)为对照,研究了桔梗-北沙参(JG-SS)、桔梗-玉米(JG-YM)、桔梗-防风(JG-FF)和桔梗-牛膝(JG-NX)不同轮作模式下对桔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筛选出桔梗的最优轮作模式.研究发现,JG-YM和JG-NX轮作模式下桔梗各生物量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通过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JG-SS、JG-YM、JG-NX、JG-FF细菌数量高于桔梗连作处理;JG-YM和JG-FF整体放线菌数量变化高于桔梗连作处理;JG-YM和JG-NX真菌数量与桔梗连作处理相比增长最为缓慢.通过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JG-NX的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其他四种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轮作模式下的桔梗生物量、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表明桔梗与牛膝或玉米轮作种植能改善种植土壤环境,缓解桔梗的连作障碍,可为桔梗的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生境土壤元素对冷蒿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考察不同生境土壤元素对冷蒿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土壤农化法测定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i)、微量元素(Fe、Mn、Zn、Cu、B)的含量,分光光度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的含量,再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 荒漠草原、沙地土壤培育的冷蒿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Ca、Mg含量是影响总黄酮积累的正向土壤元素,前者对后者有拮抗作用;B含量与总生物碱积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本实验分析了根际土壤元素与冷蒿品质的关系,旨在明确对药材品质形成影响较大的有效元素,为其规范化开发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11种核苷与碱基类成分分析及产地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对 10 批采自重庆、云南、陕西等 5 个省(市)的太白贝母样品中 11 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化种植和产地优选提供参考.方法 水超声提取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产地进行划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确定太白贝母中差异性的指标成分,比较指标性成分在不同产地样品间的含量差异.结果 11 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在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可将样品聚为 4 类;PLS-DA鉴定出 5 个指标性成分,分别为尿嘧啶、胞嘧啶、尿苷、肌苷、腺苷,以重庆、湖北产地样品所含核苷和碱基成分相对较高,质量相对较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筛选出了鉴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的特征性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可用于初步阐明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太白贝母的品质,为太白贝母药材采购产地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果实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果实农艺性状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花期采用不同方式对连翘进行授粉,在青翘收获期测定结果率、果长、果宽、鲜重、干重、折干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和连翘酯苷A、连翘苷2个品质指标.结果:连翘♀长 × ♂短异花授粉产生的果实农艺性状和含量最优;其余果实农艺性状和含量测定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连翘♀短 × ♂长异花授粉、♀短 × ♂短(同型异花)授粉、♀长 × ♂长(同型异花)授粉,连翘自花授粉不结实;♀长 × ♂短异花授粉后的结果率、鲜重、干重、折干率、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显著高于♀短 × ♂短(同型异花)授粉和♀长 × ♂长(同型异花)授粉.结论:连翘♀长 × ♂短异花授粉的果实农艺性状、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最佳,可为连翘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